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弹射练习及跳伞训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弹射练习及跳伞训练

弹射练习及跳伞训练

图1 72型地面弹射练习器


1. 绞盘滑轮 2. 上扶梯3. 中扶梯 4. 下扶梯 5.绞盘 6. 底盘 7. 弹射轨及支架 8. 弹射座椅9.平台 10. 座舱


现代军用飞机都装备有弹射救生装置(见“航空救生-弹射离机”)。为保证弹射跳伞的安全,要求飞行人员不仅应熟知航空救生装置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还必须定期进行地面弹射练习及跳伞训练,并经常在座舱内复习弹射操作程序。弹射练习和跳伞训练工作系由训练部门伞勤人员负责组织实施。航空军医主要负责卫生教育以及组织和施行有关的卫生保障工作。
地面弹射练习 此练习可利用地面弹射练习器进行。通过练习使飞行人员实际体验弹射时冲击性过载的影响,熟练掌握弹射操作程序及弹射时应取的正确姿势,并增强其对应急弹射离机的信心。航空军医应做好下述卫生为保证弹射练习安全进行,保障工作。
(1) 弹射练习前: 参与制定练习计划。向飞行人员进行有关的航空医学教育,讲解弹射练习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等。参与确定参加弹射练习的人员。凡体检结论飞行合格者均可参加,但有脊柱压缩骨折或椎间盘脱出史,以及临时患病或处于病后恢复期者,均不宜参加。此外,还应作好外伤救护准备工作。
(2) 弹射练习时: 一般分两轮进行。第一轮用8G弹射弹,第二轮用12G。要求飞行人员始终保持正确姿势,严格按规定程序(如收油门、收腿、拉面帘把手或握弹射把手击发弹射等)操作。保持正确姿势的要领是:弹射者端坐在座椅上,背及臀部紧靠椅背,腿勿外展,两脚紧踏座椅踏板,头部紧靠座椅头靠,闭口闭眼,全身肌肉紧张,屏住呼吸。若用面帘把手击发弹射时,两肘要紧贴躯干勿外展。若用弹射把手击发弹射时,两臂应用力支撑扶手,紧贴躯干。航空军医应加强卫生指导,随时准备进行意外事故的救护工作。
(3) 弹射练习结束后: 可根据每次弹射后的主诉(尤应仔细了解其颈部及脊柱有无不适),对可疑受伤者作进一步检查,必要时送医院诊治。将飞行人员弹射练习过程中的医学情况记入健康登记本。
跳伞训练 为使飞行人员掌握跳伞技术,除应定期进行一般跳伞训练外,有时根据任务和地区的不同,还进行高空、高原、海上(水上)及夜间等特殊条件下的跳伞训练。


图2 跳伞着陆正确姿势


(1) 一般跳伞训练: 在跳伞训练过程中,飞行人员普遍有精神紧张表现。特别在跳伞前,常可见血压升高,呼吸、心率加快,以及异常的兴奋状态,如注意力不集中、焦躁不安、言语过多,甚至脸色苍白、大量出汗等。但也有表现为抑制状态占优势者,如动作拘束、迟缓、淡漠、沉默寡言等。上述反应容易引起跳伞事故,故应设法减轻或防止其发生。跳伞训练或观摩别人跳伞可有所助益。航空军医还应帮助飞行人员消除思想顾虑,增强信心。对精神过分紧张者,应暂中止其跳伞训练。如何防止发生外伤,是跳伞训练医务保障工作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跳伞外伤通常分空中伤和着陆伤两类,但以后者居多。造成空中伤的主要原因是开伞时的冲击性过载(也称“开伞动载”)。冲击性过载常通过背带系统造成肩胛、胸及大腿等部位的机械性外伤。特别是背带系统调整不合适,如肩带或裆带一长一短,或整个背带系统过松等,更易引起外伤。预防空中伤的关键在于调整好背带系统及保持正确开伞姿势。正确的开伞姿势应是: 两腿用力并拢,两手合抱于胸前,头部紧缩,全身肌肉紧张用力。造成着陆伤的主要原因有:
❶着陆时思想准备不够,致使突然摔倒。
❷着陆姿势不正确,如两腿未并拢,未用脚掌接地,甚至以手或臀部接地等。
❸服装装备方面的原因,如靴子不合适,或后跟不平等。
❹环境条件,如风速过大及着陆场地不良等。预防着陆伤的关键在于保持正确的着陆姿势和选择好着陆地点。正确的着陆姿势应是: 身体端正,两腿并拢,两膝稍屈曲,脚掌与地面平行,两手紧握操纵带,全身紧张用力,面向运动方向并注视着陆地点,取下蹲姿势着陆(见下图)。如在有风时着陆,小腿伸出的角度应随风速大小而不同。一般两腿伸出的方向应与身体重心运动轨迹方向一致,即沿风速与垂直下降速度的合速度方向。若两腿过于下垂,则双脚在身体重心轨迹的下方,脚掌接地时即可造成力矩,使身体向前扑倒。反之,若小腿过于前伸,则双脚在身体重心轨迹的上方,将造成臀部或背部先接地。着陆后应立即拉下面的吊伞绳并迅速解脱背带,以防止被伞拖拉所引起的外伤。着陆伤发生部位以下肢居多,其次为脊柱、上肢及头部等。轻者发生扭伤和软组织伤,重者可致关节挫伤,甚至骨折。预防外伤的措施主要有:
❶对跳伞人员进行体检。凡脊柱或下肢有病变或骨折史,或两下肢不等长超过3cm以上,心血管功能不良或有静脉曲张,以及因健康原因暂时飞行不合格者,均不得参加训练。
❷检查跳伞人员的着装装备及着陆场地情况,如跳伞靴的松紧度是否合适等,必要时可戴护踝或缠“8”字绷带。靴底过硬可加海绵垫,后跟要平。
❸对着陆场地的要求是:土地平坦、松软、无乱石,远离湖泊、江河、沟渠、电线、陡壁、森林、铁路及建筑物等。
❹注意跳伞人员的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准备好救护器材,规定负伤联络信号,以便及时救护。
(2) 高空(高原)跳伞训练:主要特点是:易发生缺氧、冻伤,自由降落阶段人体旋转速度快,开伞动载值大,伞衣张开后易摇摆及不易操纵等。因此,应更加注意作好跳伞人员的选择,特别着重了解跳伞人员的缺氧耐力和平衡机能情况。还应重视检查跳伞氧气装备和防寒装备的性能及配备情况。高原跳伞训练时,应携带一定量氧气,并戴滤光眼镜以防护紫外线的有害影响。
(3) 海上(水上)跳伞训练:其特点见“海上救生”。要求跳伞人员熟练掌握着水前的准备动作和着水后的上船方法,准确判断着水高度,掌握脱伞时机和水中脱伞方法。此外,还应组织好医疗救护工作。
(4) 夜间跳伞训练:特点是能见度低,以致跳伞人员不易判断高度,看不清着陆点,不易避开障碍物及辨别风向等。精神紧张程度也较昼间为重,故更易发生疲劳和外伤。因此,应重视训练判断距离和寻找目标的能力,要求熟练地掌握昼间跳伞技术。训练应注意循序渐进,如可先进行黄昏及月夜跳伞,然后再进行黑夜跳伞。卫生保障工作的要点是: 注意保护和提高跳伞人员的暗适应能力;跳伞前应有充分睡眠和休息;组织好夜间救护工作。
☚ 加压供氧训练   飞行人员营养卫生 ☛
000206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8: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