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Lüè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广西之荔浦等地均有分布。《姓氏考略》收载并注其源: ❶其引 《元和姓纂》云: “姜姓,太公之后。望出武陵。” ❷又据《魏书·官氏志》云: “拔略氏改为略氏;一作拨略氏改为略氏。” 略lüè❶巡行。見“略地”。 ❷侵奪,強取。通“掠”。杜篤《論都賦》:“略荒裔之地,不如保殖五穀之淵。”亦指所獲之物。《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觀士大夫之勤略,均獵者之所得獲。” ❸法度,樣式。見“蠖略”。 ❹謀略。枚乘《七發》:“雖有心略辭給,固未能縷形其所由然也。” ❺粗獷,質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鴻荒朴略,厥狀睢盱。” ❻粗略,簡省。《文選》揚雄《長楊賦》:“請略舉其凡,而客自覽其切焉。”杜篤《論都賦》:“臣欲所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陳。” 略lüè❶范围副词,相当于文言的皆、俱,白话的全、都,不是通常大略、略微的意思。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诗:“鲁卫弥尊重,徐陈~丧亡;空余枚叟在,应念早升堂。”此犹言俱丧亡,与下文“空”(只)相对,且诗用曹丕《与吴质书》语意。丕书云:“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可为第二句注脚。又《三绝句》:“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略与,全与。如解为“大略”,则与全诗痛斥官军横暴掳掠的语气不协。李绅《过吴门二十四韵》诗自注:“及余以太和七年领镇会稽,则当时宾客、群吏、乐徒、寺僧、里客,无一人存者,至于韦公子,凋丧~尽。”义同上。 “略”与否定词连用是更为习见的情况。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文才不如人,行又无町畦,问之朝廷事,~不知东西。”张籍《祭退之》诗:“学诗为众体,久乃溢笈囊,~无相知人,黯如雾中行。”李咸用《分题雪霁望炉峰》诗:“雪霁上庭除,炉峰势转孤;~无烟作带,独有影沉湖。”范成大《南塘东夜倡和》诗:“绝笑儿痴生活淡,~无岁晚稻粱谋。”王琮《旅兴》诗:“觉道近来全俗了,~无一语及梅花。”陈师道《示三子》诗:“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不省。”汪藻《春日》诗:“一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辛弃疾《浣溪沙》词:“试问花留春几日,~无人管雨和风。”冯取洽《念奴娇》词:“不奈火云烧六合,逃也~无逃处。”侯寘《满江红》词:“梦里~无轩冕念,眼前岂是江湖窄。”以上凡言“略不”“略无”,皆犹云“全不”“全无”。《谢天香》剧一:“今子告别,我则道有什么嘉言善行;~无一语,只为一匪妓往复数次。”《玉环记》剧二○:“这功劳一赖朝廷洪福,二仗叔父威风,三借克孝奋勇,于小生~无寸功。”义并同。 按“略”表示“全”“都”义,南北朝时已然。《世说新语·赏誉》:“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即全不存问过访叔父之意。
❷时间副词,暂、偶。曹唐《小游仙》诗:“净扫蓬莱山下路,~邀王母话长生。”此言偶邀或暂邀。吴融《浐水席上献座主侍郎》诗:“暖泉宫里告虔回,~避红尘小宴开。”略避,暂避。杨万里《送傅山人二绝句》:“我昔属官今属我,子能~伴瘦藤无?”瘦藤,指藤杖。意云你能暂伴我拄杖以游否。《宋诗别裁》孔武仲《清凉寺》诗:“白寺荒湾~舣舟,携筇来作上方游。”敦煌词《内家娇》:“应是降王母仙宫,凡间~现真容。”又《抛球乐》词:“无端~入后园看,羞杀亭中数树花。”二例均“偶”字义,前例上文系写一美人步出宫门时体态,故“略现”并非只现一点儿的意思。朱敦儒《水龙吟》词:“放船千里凌波去,~为吴山留顾。”毛滂《最高楼》词:“刚能小睡还惊觉,~成轻醉早醒松。”蔡松年《水调歌头》词:“市朝声名场里,谁肯~忘机?”《王粲登楼》剧四:“元帅请暂息雷霆之怒,~罢虎狼之威。”《董西厢》三:“临歧执手,彼此难舍,更了一杯酒,比及再回,哥哥且~别。”又五:“莫萦心且暂停宁耐,~时间且向书帏里待。”《西游记》剧一四:“(裴女云)爷娘如何不想?(唱)展眼~为欢,开怀且自饮。”《白兔记》剧二:“一碗家常饭,何须苦挂牵?~且止止饥寒。”张养浩小令《阅金经》:“取索檀,~别华鹊山;无多惭,此心非为官。”义并同。“略”又可重叠使用,仍是暂时、偶然的意思。柳永《女冠子》词:“绮罗丛里,有人人那回钦敬,~~曾谐鸳侣。” 略 略❶全、皆之意。张籍《祭退之》:“学诗为众体,久乃溢笈囊,略无相知人,黯如雾中行。”略无犹全无。 ❷暂,偶。曹唐《小游仙》:“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此言偶邀、暂邀。 ☚ 随分 欲 ☛ 略 略偶然。敦煌曲子词《内家娇》(两眼如刀):“应是降王母仙宫,凡间略现容真。”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去):“放船千里去,略为吴山留顾。” ☚ 眼奚搐 曼衍 ☛ 略 略lüè(1)都,全。辛弃疾《浣溪沙·与客赏山茶》:“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3—1925)侯寘《满江红》:“梦里略无轩冕念,眼前岂是江湖窄。拼蝇头、蜗角去来休,休姑息。”(3—1427) (2)暂对,偶然。刘焘《转调满庭芳》:“雁儿且住,略就自家说。你是离群到此,我共那人才相别。松江岸,黄芦影里,天更待飞雪。” (2—692)周邦彦《南柯子》:“恨逐瑶琴写,书劳玉指封。等闲赢得瘦仪容。何事不教云雨,略下巫峰。”(2—626) (3)稍稍,稍微。史浩《永遇乐·夏至》:“寻思尘世,寒来暑往,冻极又还热炽。恰如个、脾家疟疾,比着略长些子。”(2—1276)吕渭老《豆叶黄》:“林花着雨褪胭脂,叶底双桃结子迟。对镜凭郎略皱眉。”(2—1132) ☚ 掠 略许 ☛ 略 略lüè锋利。《周颂·载芟》一章:“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毛《传》: “略,利也。”俶载 (chùzài),开始耕种。南亩,向阳的田亩。此句: 那耕地的犁头多锋利,开始翻耕向阳的田亩。 ☚ 晞 蛇 ☛ 略读音l·üe(ˋ),为üe韵目,属e—ie—üe韵部。离灼切,入,药韵。 ❶简单;简略;大致。 ❷省去;略去;简化。 ❸简要的叙述。 ❹计谋;方略;策略。 ❺地域;疆界。 上一条: 絶 下一条: 畧 略lüé <绥德> ❶用扫帚(或笤帚) 稍作清扫: 拿扫帚把院起的柴草圪渣~给下! ❷用剪刀将头发稍加剪理: 头发不怎么长,往齐~给下就对了。 略畧{}四5465①动抓。闽语。福建厦门〖 〗。②动把蔬菜放在开水中煮一下即捞起。冀鲁官话。山东淄博〖 〗。芹菜滚锅一~。③动侵吞财物。吴语。江苏。浙江。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人谓摭取为捞。其干没者淮南谓之捞,吴越谓之『~』,~音如洛。所干没者曰略头,声亦如洛。」④副较;颇。闽语。广东海康〖lio33〗。   略lue夺取。成语:“攻城~地”。《史记·高祖本纪》:“沛公与项羽西~地至雍丘之下,与秦军战,大破之。”《后汉书·冯衍传》:“燔(fan)其室屋,~其财产。”(燔:焚烧。) 略*畧lüè❶夺取;掠夺 △ 攻城~地∣侵~。 ❷计谋;规划 △ 方~|战~。 ❸大概情况 △ 大~|史~。 ❹简单;不详细(跟“详”相对) △ 详~得当∣~写∣粗~。 ❺省去;简化 △ ~语|省~∣从~。 ❻稍微 △ ~知一二|~有提高。 略lüè
略畧❶简单:省去:~读︱~图︱约~︱大~︱详~︱从~︱粗~︱崖~︱简~︱缺~︱删~︱省~︱疏~︱忽~︱~见一班。 ❷简要的叙述:传(zhuan)~︱史~︱事~︱概~︱节~︱要~。 ❸计谋:韬~︱经~︱方~︱才~︱大~︱胆~︱智~︱策~︱谋~︱战~︱权~︱雄才大~。 ❹夺取:侵~︱攻城~地。 ❺大致;稍微:~~︱~微︱~识之无︱~胜一筹︱~知一二。 ○领~(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略lüè❶ 简单:大略│粗略。 ❷ 简单扼要地叙述:史略│要略。 ❸ 省去,简化:略而不谈。 ❹ 计谋:雄才大略。 ❺ 掠夺:侵略│攻城略地。 略lue略表 略称 略带 略读 略略 略图 略微 略语1 略作兵略 才略 策略 从略 粗略 大略 胆略 方略 概略 忽略 简略 领略 谋略 侵略 缺略 删略 省略 史略 事略 疏略 韬略2 详略 要略 战略 智略 传略 省略号 省略句 略高一筹略见一斑 略胜一筹 略识之无3 略逊一筹 略有所闻 略知一二攻城略地 雄才大略 雄图大略 略lue❶简单:稍微:~知一二|~作解释|你不必讲得太详细,~加分析就行了|你的汇报太~了,还需再补充一点内容。 ❷省去;简化:咱们最好~去客套话、直接谈正题|这本书修订时~去了两章,另外新增加了一章。 略(反)详 略lüè❶表示程度轻微;稍微:黛玉只合着眼说道,“我不困,只~歇歇儿。(十九·427)洗澡时不防水~热了些,烫了脚。(八十·1988) ❷全;完全: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无参商。(五·97)世上至大莫如孝字…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尽孝意。(十六·331) ❸计谋: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三六·826)
略lüè略;详○略lüè(形)简单;不详细:~图|~读|大~|粗~|详~得当|简~说明|约~估计。 ●详xiáng(形)详细:~尽|~谈|~情|~知底细 |不厌其~|语焉不~。 详←→略xiáng ← → lüè详:详细。 略:简单。 【例】 我今天所讲,倘若刘先生的书里已详的,我就略一点;反之,刘先生所略的,我就较详一点。(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略lüè〖动词〗 一、巡视(2)。《臧僖伯谏观鱼》:公曰:吾将略地焉。——隐公说:我将去巡视边地。《潮州韩文公庙碑》:西游咸池略扶桑。——西边游览了咸池,[东边]巡视了扶桑。 二、侵犯,侵夺(2)。《叔向贺贫》:贪欲无艺,略则行志。——贪婪的欲望没有止境,侵犯法律,一意孤行。《贾谊论》:彼其匹夫略天下之半,其以此哉! ——他一个普通人却侵夺了天下的一半,大概就因为这个缘故吧! 三、忽略,省略(2)。《与陈给事书》: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阁下收下我的心意,忽略我的礼节就可以了。《阅江楼记》: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其他的像留恋风光景色的话,都省略不讲。
略lüè〖形容词〗 简略(2)。《虞师晋师灭夏阳》:达心则其言略。——心里通达,他的话就简略。《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道路遥远,信中的话简略,,还不能详细了解那具体情况。
略lüè〖副词〗 表示事物的约略情况,精确度不高。可译为“大略”、“大体”等(6)。《报任安书》:请略陈固陋。——请允许我大略地陈述一下固执鄙陋的意见。《报任安书》: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事。——搜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大体上考证了那些事实。《三槐堂铭》: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李栖筠的儿子吉甫,他的孙子德裕,功名富贵大体同王家相等。
略lüè〖名词〗 谋略(4)。《李陵答苏武书》: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功绩谋略压倒当世,义气勇敢全军第一。《杨恽报孙会宗书》: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知略士也。——他的朋友安定太守西河人孙会宗,是一个有知识和谋略的人。《徐文长传》: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文长自信有才干谋略,喜欢奇计。 略畧lüè❶ 疆界。《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与之武公之~,自虎牢以东。” ❷ 巡行,巡视。《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楚子为舟师,以~吴疆。”(为:训练。舟师:水军。)司马相如《上林赋》:“观士大夫之勤~,均猎者之所得获。” ❸ 掠夺,夺取。《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治兵于稷,以~狄土。”邵长蘅《阎典史传》:“分遣贝勒及它将~定东南郡县。” ❹ 谋略,计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刘基《卖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耶?”(洸洸guāngguāng:威武的样子。) ❺ 简略。《荀子·天论》:“养~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文心雕龙·镕裁》:“谓繁与~,随分所好。” ❻ 省略,略去。萧统《文选序》:“今之所撰,又以~诸。”(诸:之。)《世说新语·轻诋》:“谢安目支道林,如九方皋之相马,~其玄黄,取其俊逸。” ❼ 大略,大致。司马迁《报任安书》:“请~陈固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❽ 丝毫,完全。《三峡》:“两岸连山,~无阙处。”(阙:同“缺”。)周密《观潮》:“倏而黄烟四起,人物~不相睹。”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无慕艳意。” 略*△畧lueC2D4 ❶大致,不详细:详~得当/~知一二。 ❷简化,省去:忽~。 ❸简明的叙述:文学概~/中国史~。 ❹智谋:谋~/战~/雄才伟~。 ❺〈文〉与“掠”同。 谋略 谋略略(算略;筹略;道略;术略;意略;思略;计略;谟略;猷略) 钤韬 钤决 机数 机画 主画 志画 谋算 谋猷 方谋 计术 计谟 谦称自己的谋略:鄙计 谋略与识见:谋 谋略与武力:策力 谋略与功业:谟烈 谋略和训诲:谟训 谟勋 谋略与决断:谟断 声威谋略:威略 预为谋略:设储 智谋,谋略:机谟 操守谋略:操略 功绩谋略:功谋 谋略周全:机静 谋略美善:谟明 谋略高明,世所少有:略不世出 谋略变化多端:情巧万端 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看不出谋略:大谋不谋
另见:军事 计谋 策略 智谋 ☚ 谋略 有谋略 ☛
智谋 智谋略 智计 智意 智虑 智谞 谋智 囊中术 智谋和力量:计力 智谋与勇力:谋勇 智谋和才略:智略 权变智略:权智 贼人的智谋:贼智 狡诈的智谋:诡智 谲智 高明的智谋:明略 高远的智虑:云智 富于智谋:足智 智谋很多:足智多谋 多谋足智 (智慧和计谋:智谋)
另见:才智 谋略 ☚ 各种智慧 明智 ☛
掳掠 掳掠系(剽系) 略(拥略) 掠卤 掠虏 掠掳 陆掠 卤掠 卤获 讨虏 剽虏 剽夺 搜牢 驱迫掳掠:驱掳 驱虏 抢劫掳掠:抢掳 劫掳 钞虏 攻击掳掠:攻略 杀戮掳掠:杀掠 杀略 (抢劫人和财物:掳掠) ☚ 抢劫 掠夺 ☛
简略 简略略(浅略) 简约 简寡 不够详尽:未详 不详(~细) 简约而完备:简赅 简约而严肃:简肃 秀美简约:秀简 平易简略:易简 朴素简略:素简 素约 质朴简略:质略 粗糙简略:粗(粗略) 草率 草创 粗且 粗疏简略:疏简 疏略 简阔 稀少简略:稀简 残缺简略:阙陋 草率而简略:苟简 简约得当:简当 简约流畅:简畅 极为简略:殊略 叙述的文字极为简略:一笔带过 (不详细:简略) ☚ 简要 明白2 ☛
各种用途的文章 各种用途的文章以颂扬为宗旨的诗文:颂 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论文 记事的文章:记(笔~;日~;游~;案~) 略(史~;事~) 注(起居~) 录 记述死者经历和功德的文章:铭诔 记载典制的文章:典志 评论的文章:评(书~;社~;影~;漫~;竖~) 就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策论 论策 批评、议论的文章:评论 简短的评论:短论 诘难批驳的文章:难驳 说明事物的情况或道理的文章:说明文 考试所写的文章:试文 科举考试时作为示范的文章:程文 科举考试时考场上写的诗文:闱艺 规劝告诫的文章:诫(女~) 劝人行善好施的文章:阴骘文 古代一种告诫性的文章:诰 悼念死者的文章:诔 ☚ 各种文章 各种程度的文章 ☛
程度不深 程度不深浅(浅浅;浅薄;~显;~鲜;~淡;浅短;浅微;~露;浮~;肤~) 浮 薄(薄薄;~少;~弱;~情;~寒;寡~;简~;清~;凉~;单~;绵~;浇~;稀~;疏~;淡~) 微(微微;~薄;~弱;丝微;些微;轻微;细~;几微;低微;毚微) 俴(俴薄) 小(~可;~试;~学;~结;微~) 略(略略;略微;略为;~知一二) 少(~待) 大(~致;不~) 些(些些;些微)须 裁 淡(淡淡;色~) 嫩(~寒) 粗(粗浅;~具规模) 轻(轻微;~鲜;~约;~伤) 差(~可告慰) 或(不可~缓) 聊(~胜于无) 颇 小可(非同~) 鸿毛 不够 弥弥 有点 多少(~吃点) 几分(~姿色) 不大(进步~) 不甚(~了解) 泛泛(~而谈) 杯水 表示程度不深:稍(稍稍;稍微;稍为;稍许) 表示轻微:些(些小;些微) 细小轻微:星(星点:一星;半星) 细微的,不值得一提的:小小不言 小小不然 ☚ 程度低 浅薄 ☛
省略 省略略(简略;脱略) 简省 删节省略:节略 删减省略:删略 粗疏省略:疏略 粗淡简略:疏俭 删除省略:删省 删略削减:删减 剪裁 ☚ 涂掉 补充2 ☛
夺取 夺取争(争求;攘争) 略(略取;攻城~地) 掠(掠夺) 猎 攫(攫挐)篡(篡取) 攻获 劫取 搏取 攘取 博夺 斥夺 褫夺 取夺 攘夺 争夺优胜:争标 争魁 夺取锦标:夺标 打标 夺取奖杯:夺杯 夺取第一名:夺魁 夺冠 抢元 夺取利益:夺利 争利 攘夺他人的功劳:贪天(~之功) 夺取军事优势:争利 从敌人那里夺取供养:因敌取资 因敌为资 从敌人那里夺取粮食:因敌取粮 设法夺取:规取 争斗夺取:争夺 侵犯夺取:侵夺 损害夺取:亏夺 引诱夺取:诱夺 强逼夺取:逼摄 逼略 以威力夺取:胁夺 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强行夺取为自己所有:攫为己有 恃强夺取:豪干暴取 心怀贪欲,正伺机夺取:虎视鹰瞵 虎视眈眈,心怀贪欲,正伺机夺取:虎视狼贪 虎猛狼贪 无理夺取:横夺 夺取而得到:夺得 夺获 终于夺得天下:卒擅天下 不敢夺取别人好的东西:不敢掠美 (以武力强取:夺取)
另见:争夺 夺位 篡夺 力求 ☚ 夺取 用某种方式夺取 ☛
巡视 巡视巡(巡行;巡检;巡阅;巡察;巡蒐;瞻巡) 行(行巡;觇行;督行;循行) 逻 案(案行) 按(按巡) 略 周视 抚视 周循 巡视考试事宜:按试 巡视所管的县:行县 巡视部伍:案部 巡视土木工程:巡工 巡功 巡视监狱:按狱 巡视山岳:行山 巡视河川:行川 巡视四方:省方 外出巡视:出巡 巡行,巡视:按行 游目巡视:游巡 夜间巡视:查夜 闸夜 乘驿马巡行:驿巡 警卫巡视:警巡 警徼 警戒巡行:警逴 监察巡视:监行 (到各处视察:巡视)
另见:各地 视察 察访 ☚ 巡视 天子巡视 ☛
地界 地界边(边界;边届) 界(界分;界限;境界) 藩篱 藩篱 疆界 疆畛 国与国领土之间的界线:畛(畛封;畛略)畿 畔(畔界) 疆(疆界;疆徼)略(邦略) 境(界境;国境) 履国界 圻界 阃阈 封畔 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界限:境(境界) 域(肇域) 阃阈 封疆 封界 封略 疆界 疆圻 疆塍 界疆 都邑的疆界:郊圻 四方疆界:四境 四边 地区间的界线:疆(疆畔;疆封;疆圉;疆境;疆埸;疆徼) 边(边界)界至 界畔 竟界 国界,边界:沟境 疆界,边界:境(~界;国~;入~;出~;边~) 不同地域分界的边线:界线 两军对垒的或双方之间的界限:楚河汉界楚界汉河 大地的边际、界限:地垠 封地的边界:封畛 都邑的疆界:郊圻 邦国疆界:邦场 井田制的地界:田界 经界 田地、住宅等四周的界限:四至 八方的界限:八垠 八垓 两地相接处:交界 接界 搭界 接壤连界 连地 连壤 通壁 地界相连,交界:接境连境 (两块土地之间的界线:地界)
另见:河 山 边境 边地 界限 ☚ 地界、边际 边际 ☛ 略畧lüè离灼切,入药。 ❶经略,整治。《书·禹贡》:“嵎夷既~,潍淄其道。” ❷巡行,巡视。《左传·宣公十一年》:“议远迩,~基趾。” ❸侵略,掠夺。《史记·萧相国世家》:“攻城~地。” ❹疆界,地域。《左传·僖公十五年》:“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 ❺谋略,计谋。《韩非子·守道》:“孙吴之~废,盗跖之心伏。” ❻简略,粗略。《荀子·非相》:“久则论~,近者论详。~则举大,详则举小。” ❼大概,大致。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不能悉意,~陈固陋。” 〖略〗 粵 loek6〔掠〕普 lüè ❶ 邊疆。許慎《說文解字》:「〜,經〜土地也。」後借指為邊界。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經營天下,〜有四海,故曰經〜。正封,封疆有定分也。」左丘明《春秋.莊公二十一年》:「王與之武公之〜,自虎牢以東。」(與:給予。武公:鄭武公。虎牢:春秋時鄭國地名,在今河南省。) ❷ 巡視。司馬光《資治通鑑.晉紀.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融馳騎〜陳,欲以帥退者,馬倒,為晉兵所殺,秦兵遂潰。」(融:苻融,五胡十六國時期前秦宣昭帝苻堅之弟。) ❸ 通「掠」,搶掠,掠奪,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掠」。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進兵北〜地,至燕南界。」 ❹ 謀略,計謀。蘇洵《六國論》:「燕、趙之君,始有遠〜。」 ❺ 簡略,與「詳」相對。劉知幾《史通.敍事》:「加以一字太詳,減以一字太〜。」 ❻ 副詞,約略,大約。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書不能悉意,故〜陳固陋。」(書信不能完全表達想法,因而只能簡單陳述我固執的愚見。) ❼ 副詞,大致,幾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無慕豔意。」
略畧lüè❶简单,略微。如:大略,略图,略知一二。 ❷简要的叙述。如:史略,事略,要略。 ❸省简。如:从略,略去。 ❹计划,计谋。如:战略,雄才大略,谋略。 ❺夺取。如:侵略,攻城略地。 略 略lue副词,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粗略和简要,相当于“简要地”“概略地”。如:❶请略陈固陋。(《文选·报任安书》“略”句:请让我简要地谈谈浅薄孤陋的看法。) ❷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而言之。(《文选·子虚赋》“略”句:虽然这样,请概略地把你所看到和听到的说一说。)每 mei (一)副词,用于谓语或小句前,表示动作或情况反复施行或出现,有的表示持续施行或出现,相当于“每次”“往往”“总”等。如:❶王公每发言,众人竞赞之。(《世说新语·赏誉》“每”句:王蓝田每次发表议论,众人都竞相赞美。) ❷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史记·项羽本纪》“每”句:每次吴郡有劳役和丧事,项梁总是当主办。) ❸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临川先生文集·答司马谏议书》“每”句:我私自认为跟您友好交往的时间很久,但议论政事意见往往不一致,是我们所持政治观点不同的缘故。) ❹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三国志·蜀书·蒋琬传》“每”句:诸葛亮总说:“蒋公琰心志忠诚高尚,应当是和我共同辅佐王业的人。”) (二)代词,用于名词前,表示逐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每”。如: ❺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每”句: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问。) ❻每鼓三、十击之。(《墨子·旗帜》“每”句:每个鼓打三下或十下。) ☚ 令 弥 ☛ 略[畧]lüèⅠ ❶ (简单扼要的叙述) summary; outline; brief account; résumé: 节 ~ memorandum; aide- mémoire; 史 ~ outline history; brief history; 要 ~ outline; summary ❷ (计划; 计谋) strategy; plan; scheme: 战 ~ military strategy; 方 ~ overall plan; 策 ~ tactics ❸ (姓氏) a surname: ~ 文 Lüe Wen Ⅱ ❶ (夺取) capture; seize: 侵 ~ invade; commit aggression; 攻城 ~ 地 attack cities and seize territories ❷ (省去; 简化) omit; delete; leave out; simplify: 从 ~ be omitted; 忽 ~ neglect; overlook; ~ 去 leave out altogether Ⅲ (简单) brief; sketchy; simple: 粗 ~ rough; sketchy Ⅳ (略微) slightly; just a little; somewhat: ~ 看一看 take a cursory glance ◆略见一斑 catch a glimpse of...; see a sample of ...; get a rough idea of...; 略略 slightly; briefly; 略胜一筹 be a stroke [notch; cut] above ...; be one upon sb.; just a little better; slightly better; slightly superior; 略识之无 only sightly literate; know only a few simple words [characters]; 略图 sketch map; sketch; schematic diagram; abridged drawing; contour; schema; 略微 slightly; a little; somewhat; something of; anything of; a bit of; a trifle; briefly; 略语 abbreviation; shortening; 略知一二 have a smattering of; have a rough idea; know a little; know just a little; know sth. about; understand a little about ... 略lüè❶ 略地侵城|略高一筹|略见一斑|略识之无|略无忌惮|略逊一筹|略知皮毛|略知一二
❷ 脱略形迹|意略纵横
❸ 攻城略地|举大略细
❹ 长算远略|宏材大略|六韬三略|疏谋少略|文才武略|文经武略|文韬武略|雄才大略|雄材大略|雄材伟略 略 金文; 篆lüè[田(田地,意符)+各(來到,聲意符)→略(《説文》:“略,經略土地也。從田,各聲。”略:意爲田界、疆界。引申爲越過疆界,跑到他人的疆土上,侵奪别人〈侵略〉。大部分内容被拿掉〈簡略〉;僅去掉一小部分〈略微〉,進一步引申爲省略、大略。根據形勢來决定的主要的謀事方針,常省略細節〈謀略〉。)] [西漢] 司馬遷《史記·三代世表》:“至於序《尚書》則略,無年月。”(等到〈孔子〉編纂《尚書》時,則比較簡略,不計年月。)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何爲‘風月之債’?從今倒要領略領略。” 略畧luè(11画)
  【提示】田,中间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右两边相离。 , 3画, 不要错写成4画的攵。 *略〔畧〕lüè11画 田部 (1) 计划;智谋: 谋~|方~|策~|战~|雄才大~。 (2) 夺取;掠夺: 侵~|攻城~地。 (3) 简单;不详细: 简~|粗~|~写|~图|详~得当。 (4) 简省;省去: 省~|忽~|从~。 (5) 简略的叙述: 史~|要~。 (6) 大约;大体上;大致: 大~|~见一斑|英雄所见~同。 (7) 稍微: ~微|~表寸心|~有盈余|~知一二|~高一筹。 略 ☚ 畤 當 ☛ 略畧lüè战国以来的形声字。从田,各声。声母演变如各洛络路骆、革勒、果裸例。韵(入声)变如曷揭、蘖又读è例。本是经营土地、划定疆界义。引申为计谋。如:战略|策略|方略|雄才大略。又引申为省去,简化。如:略去|忽略。又引申为大致,简单,不详细。如:略图|略表|略知一二。组词如:简略|粗略。又指简要的叙述。如:史略|要略。又引申为抢,掠夺。如:攻城略地。中古以后造掠(lüè)字。 略畧★异◎异★常◎常
lüè畧,形声,从田,各声,本义为划定疆界,治理土地。变体作“略”,由上下结构改为左右结构。引申为侵夺(土地等)、谋划、计谋、省去、简单、概要、副词(稍微)等。《异体字表》以“畧”为异体字。 【辨析】 略/掠 这两个字古代都有掠夺义,读音相同,是同源字。现代这两个字仍有夺取义,但有分工:“略”用于“侵略”“攻城略地”等,“掠”用于“掠夺、抢掠、劫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