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度测量在地面上丈量地球子午线弧长,推求地球形状的测量。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根据亚历山大城和锡内(即现今的阿斯旺)间所测的经度差和在地籍图上测得距离,计算出经线一象限弧长为11560 km。公元724年,中国唐朝张遂(一行)、南宫说,在河南的同一子午线上,测4个点的距离和日影长短,算得1度弧长为351唐里30步,约合129.22 km(有说132.3 km)。1525年,法国费纳尔测得巴黎到亚眠的1度子午线弧长为110 km。1735~1744年,法国测量队,在秘鲁和拉普兰(芬兰与瑞典交界处),测得一度弧长分别为111.9487 km和110.5766 km。1792年法国在敦刻尔至巴塞罗那的900 km距离上,测得一象限弧长为107 m。1864年中欧弧度测量协会成立,1867年扩大为欧洲弧度测量协会,1886年改为国际大地测量学协会。 弧度测量利用天文、大地测量结果推算地球形状、大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