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邦昌立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邦昌立楚 张邦昌立楚金宋斗争中的政治事件。靖康元年 (1126)金第一次围攻汴京,宋廷派李棁为使者谢罪,请求重修旧好,康王赵构、少宰张邦昌被作为人质送往金营,和议暂时达成。十二月间,金兵围攻汴京,宋帝只好投降。金兵进入汴京,俘徽、钦二宗及随朝宗室贵族、百官,收集财宝图籍准备北返,同时下令宋百官另立异姓新王,“金师即破京城,勒令别立异姓,令下甚严” ( 《大金国志》 卷20)。宋百官畏于严令,出于无奈,只得顺从,但没有人肯举议适当人选。“有人云: 邦昌旧任宰相,姑举之以塞责” (同上)。金于是命令宋百官儒者,僧道军民具书押字,百官中只有中丞秦桧不肯画押签状,被金拘捕。当金收到百官的押字后,立即册立张邦昌为大楚皇,立大楚国。张邦昌,字子能或时彦,宋永静军东光 (今河北) 人,少举进士第,累官至大司成,历职礼部侍郎、尚书左、右丞、中书侍郎等。宋钦宗时拜少宰,晋太宰、门下侍郎。百官推张邦昌为帝时,其在金营中,金人送其回城准备,宋御史台率百官集聚南薰门外数千人迎接,百姓士庶观望的至数万人。当日,张邦昌进入城中后,径直奔到尚书省治衡,没有进到皇宫中,文武百官 “敦请即皇帝位”,张邦昌与同僚相见,相互大哭,“从官卿监郎官十员昼夜直宿,续增作十五员掌管事务,并使臣十员,祗应衙门官员亦同宿直” (同上)。以防事变。金急于册立,派使者促命百官至尚书省劝进,张邦昌深知此事危险重重,称病绝食四天。百官来劝进,他对王时雍说: “诸公怕死,又掇送与邦昌邪! 虽暂假而归焉,不免祸?”(同上) 金屡屡派人让百官递入推戴状,限令三日内立张邦昌,不然下令屠城,百官哭泣着劝金给予宽限,最后定正月初七日行册礼,张邦昌坚决不肯听从,要自尽。有些官僚抱怨说: “相公城外不死今欲死,涂炭一城邪!” (同上) 又有人劝解: “相公权立,他日相公为尹,为王莽,皆在相公处之” (同上)。张邦昌才勉强答应: “某以九族保此一城人”(同上)。另一部分官员得知张邦昌答应继位,或弃职出走,或藏匿不知所处,有百余名内亲事官杀死妻拏,焚烧居所,准备刺杀张邦昌。初七日,张邦昌行受册命礼,十二日下令百官不得称其命令为诏旨: “自内传出者为中旨,有面得者为面旨,出四方者为宣旨。” 同时规定,手诏称为手书,他不御正殿,不受常朝,不山呼万岁。在群臣面前他自称为予,不称朕,“至于禁中诸门,悉缄锁,题以臣张邦昌谨封” (同上)。他每天在迎阳门上朝,罢去閤门仪制,大家相互行完礼,执政以上与其对坐议事,相互间也只称呼名字。当金官来时,张邦昌才与众官易换服制。他的这些谨慎行止曾被人们议论,卫士们说: “伶人往日作杂剧每装假官人,今日张太宰作假官家。” 官家即皇帝。金军北还时,张率领百官出南薰门,面北大哭,送徽宗、钦二宗北去。回宫后,其马上迎元祐皇后垂帘听政。四月初十日,张邦昌宣布退位。张邦昌称帝立楚前后共三十三天。宋廷重建后,败将李纲倡言张邦昌为潜逆,不可留居朝中,于是宋廷将张邦昌贬谪为昭化军节度副使,至滦州安置,寓居在天宁寺。又有儒官告他在禁中曾与华国靖恭夫人李氏私通,宋廷乘此机会赐张邦昌死。金得到张邦昌的死讯,又开始南下伐宋。 ☚ 耶律章奴谋立 苗刘之变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