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弗兰西斯·培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Francis Bacon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出生于伦敦的一个新贵族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13岁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1576年,他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到巴黎住了三年。先后做过律师,当选过国会议员。担任过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和大法官。后来被控贪污受贿,由法院判决罚金和监禁,但很快获释。被免除官职后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著述。在一次冷冻防腐的实验中,不幸染病去世。主要著作有《崇学论》、《学术的促进》、《论说文集》、《新大西岛》等。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也就是道德。因此,一切善德都来自真理,一切不道德的都来自谬误的见解。知识可以洗涤、改良人的心灵,人的理性在知识指导下,能使人明辨善恶,从善去恶,变得幸福快乐,因而知识是道德的来源和基础。由此出发,培根主张道德修养首先要靠知识去确立人生的正确目标,然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人生的目标就是通过真理认识善,再通过坚定有恒的修养去达到善。在个人善与社会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上,培根根据全体大于部分、高于部分的原则,认为个人的善是社会善的组成部分,社会的善高于个人的善,全体福利高于个人的福利,这就是培根的“全体福利说”。他批评历代以个人内心安宁为中心的道德观,认为它们只求个人的怡然自得,都不关心社会,不关心公共的利益。人为什么要关心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他人谋福利呢?他认为,是由于人性之中有一种隐秘的爱他人倾向和趋势。培根还设计了一个在科学统率下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按照人道主义治理国家,人人有信仰的自由,国家和人民的幸福是社会的目的。培根的社会理想表达了英国资产阶级对未来社会和新道德的向往和追求;他要求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的主张,为尔后的资产阶级功利理论奠定了基础。

弗兰西斯·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Fulanxisi Peigen,Francis Bacon

英国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新贵族家庭,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1573年就学于三一学院,对经院哲学歪曲了的“不结果实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极为不满,转而学习法律。曾任女王特别法律顾问、掌玺大臣、大法官和上议院议长等要职。1621年因受贿被解职。主要著作有《学术的进展》、《新工具》、《论古人的智慧》、《新大西岛》等。他全面、系统地批判了经院哲学,认为这种哲学堵塞了认识自然的道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提出“四幻相”说,主张铲除各种妨碍人们客观认识的各种幻想和偏见。还主张“双重真理”说,为科学的发展争取权利,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激励人们为征服自然而认识自然。认为自然是物质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能动的、具有内在力量和内部张力的。断定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但也承认理性认识的作用。主张在感觉和理性之间建立合法的婚姻:既不要做只收集材料的蚂蚁,也不要做只从自身吐丝结网的蜘蛛,而要做既采集又加工的蜜蜂;一切真正的知识都是在经验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分析、比较、实验等理性方法整理出来的。但是他的学说中留存有神学的不彻底性,如承认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等。

☚ 布鲁诺   霍布斯 ☛
弗兰西斯·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Fulanxisipeigen

“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这位英国哲学家的名言。实验科学的先驱者,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大半生的时间从事政治活动,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主要代表人物。特别强调发展科学的重要性,认为科学真正的目标就是用新发明和新发现去改善人类的生活。提倡以新的唯物主义哲学来指导科学的发展。他说,我们应当拿着圆规和直尺去研究自然界,即科学家应该先研究事实,然后对所掌握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得出一定的理论结果。他倡导实验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认识方法——归纳法,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可靠的感觉,而归纳是科学方法的基础,也就是从个别事实的感觉出发,一步步地逐渐上升,最后才概括出普遍的原理,科学在整理感性材料时,用的是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等理性方法,归纳法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培根著述很多,有《道德政治概念》、《新工具》、《学术的进步》、《新大西岛》等,其思想的进步方面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对发展科学的要求。

☚ 布鲁诺   伽利略 ☛
弗兰西斯·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4Francis Bacon

英国人,唯物主义哲学家,英国经验论的奠基人,归纳法的创始人。曾任掌玺大臣、大法官,获得过爵位。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等。
培根作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言人,在改革上主张重视“二流贵族”即新贵族和商人。他反对君权神授,反对暴君专断,主张议会应有一定权力。他主张改革旧教的权义和繁缛礼仪。但不主张激烈改革。他反对旧贵族的腐朽寄生,又害怕人民起义。
为了适应资产阶级向自然攫取财富的需要,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鼓吹科学的伟大复兴。他认为要发展科学,获得知识,就必须对经院哲学开展批判。他谴责经院哲学脱离实际,不会带来任何实际效果。他认为,妨碍人们认识自然的障碍有四种:“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种族假相”是由人类共同的本性即狭隘和成见、理智的无能等造成的认识错误。“洞穴假相”是由于每个人的环境、教养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个性所造成的认识错误。“市场假相”是由于人们相互交往,用词不当而引起的认识错误。“剧场假相”是由于人们盲从各种错误思想体系造成的认识错误。
为了发展自然科学,培根创立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自然中存在的只是按规律活动的个别物体。物质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永恒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本性,静止只是表面现象。物质的运动具有多种形态,不止是机械运动一种。他认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他把物体的运动规律叫作“形式”。此外,他认为事物的“形式”决定它的性质,自然物不仅有量的特性,而且有感觉、生长、颜色、冷热等特性,这是物质的基本形式,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各种不同的事物。为数不多的事物的形式是永恒不变的。
培根认为,科学必须以自然为对象,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自然的规律。他认为发现自然规律的正确的方法,是唯物论的经验论和归纳法。他认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感觉材料愈丰富,愈精确,则对事物的认识愈容易、愈深入。他认为,经验、工作成果是哲学真理性的保证。他指出,感觉经验不单是个人感官的直观经验,更重要的是科学实验。因此“实验所决定的则接触到自然和事物本身”。他认为,光有经验不行,真正的科学是实验与理性的密切结合。他把经验主义者比作蚂蚁,只会收集;把理性主义者比作蜘蛛,只从自己肚子里吐丝;他认为真正的科学工作要象蜜蜂,采百花而酿蜜,用理性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他认为只有把经验能力和理性能力结合起来,才能避免认识上的混乱。
培根的归纳法就是“从感觉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申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渐上升,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具体分三部:一是广泛收集材料;二是按他的“三表法”整理材料。(所谓“三表法”是在概括事物之前,注意“存在表”,即具有所考察的性质的例子,“差异表”即具有近似性质,但却没有所研究的性质的例子, “程度表”即具有不同程度的例子。)三是归纳,把一切无关的非本质的东西去掉,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根的归纳法对科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他过份强调归纳,而贬低了演绎法。
作为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培根的哲学还有宗教神学的残余,他相信上帝的存在,采用“二重真理”说,保留信仰“真理”的位置,这是英国资产阶级妥协性在哲学上的反映。

☚ 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   霍布斯 ☛
000000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