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引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引种(一)yǐnzhǒng (二)yǐnzhòng

(一)yǐnzhǒng <动>把别的地区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引进本地区试验,选择适合本地区条件的加以繁殖推广。
【用法】用于正在引进品种。例:为了提高水稻亩产量,镇农技站想方设法为农民~。|~的工作已经派专人到外地联系。
(二)yǐnzhòng <动>从外地引进优良的植物品种在本地种植。
【用法】用于引进良种种植。例:他们~杂交水稻,连年获得了好收成。|~要因地制宜,不要盲目种植。

种植

种植

种(~粮;~花;种艺;种莳;畜种;营种;养种;点~;引~;套~;轮~) 植(植艺;播植) 殖(农殖;营殖;播殖;生~) 树(树艺;树植) 养 艺(课艺;~蔬自给) 播时 栽培 滋培
种植与收获:稼穑
种树:植树 树木
 种植花木:栽花 植秀
 植树造林:植林
种植谷物:
种植庄稼:树稼 生稼 耕稼
 种植旱地作物:陆种
种植禾苗:养禾
生产种植:产植
开垦种植:垦植 垦殖 垦种 垦艺
 农业垦殖:农垦
 把水滩等围起来垦殖:围垦
种田,种植:播田
耕田种植:耕植 耕殖 耕艺
间隔地种几种作物:间种 间作
亲自种植:手植
(栽种培植:种植)

另见:耕种

☚ 种植   耕种 ☛

引种introduction

把果树品种或野生资源从分布地区引入新的地区栽种。果树树种和品种都有一定分布范围。如果引入地与原产地自然条件差异小, 或引入果树本身适应范围较广, 或者采取简单措施,不改变遗传性就能适应新环境, 并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称为简单引种。如果引入地区自然条件和原分布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 或引入果树本身适应范围较窄, 只有通过改变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环境则称为驯化引种。
引种的作用 ❶可以解决果树种类, 品种分布不均和消费多样性的矛盾。是改变品种组成和获得优良品种的最简捷的办法。在果树生产中, 引入异地起源的树种、或育成的品种常占很大比重, 譬如柑橘原产中国,现在美国、巴西等国普遍栽培; 桃原产中国, 也已成为世界性果树。苹果、西洋梨、葡萄原产于欧洲,中国均已相继引入。中国引入较早的葡萄, 核桃在长期栽培中已选出不少新的品种和类型, 引入较迟的西洋梨、甜樱桃等则仍以直接利用引入品种为主。
❷通过引种常可使品种在新的地区得到比原产地更好的发展,譬如起源于南亚的香蕉, 在南美洲得到大量发展,而且单位面积产量高、品质好, 比在原产地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引种地区的自然条件比原产地更适于品种的优良特性充分表现。
❸引入各种种质资源改变遗传组成。如引入优良品质基因或抗性基因, 进行育种, 改良当地品种遗传组成。美国引入原产中国的板栗和沙梨后, 成为抗栗疫病和梨火疫病育种的优良亲本。
引种原理 进行简单引种的果树, 引入到新的自然条件下能够生存, 并能正常生长结果, 说明这种果树在原分布区内已具备适应类似环境的潜力, 或新的环境条件没有超越该品种遗传反应范围。对于驯化引种的原理, 达尔文认为驯化是植物本身适应了新环境条件和改变生存条件要求的结果, 选择则是人类驯化活动的基础。米丘林经过引种实践提出, 果树驯化最好通过播种, 在果树早期实生苗阶段, 它们适应性也最大程度的发展, 可塑性最大, 到结果2~3年后就完全消失。处于幼龄阶段的个体, 具有较大的遗传可塑性, 易接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 从而定向改变遗传适应范围。米丘林认为杂交是最有希望的驯化方法, 杂交时如果利用地理上和生态上远缘的植物做亲本, 可以增强杂种后代对新环境的适应力。米丘林指出果树的农业栽培技术和立地条件选择有极其重要作用。近代遗传学发展, 对有性杂交后代性状变异、遗传和环境条件与基因关系的研究, 推动了对驯化引种本质的认识, 认为新环境对实生苗遗传定向培育作用,在一、二个世代较短时间内究竟有多大还得不到有力证据,获得性即遗传变异能够遗传,而获得的性状不能遗传,变异不能定向获得, 变异是不定向的, 选择才是定向的。引种驯化原理,实质是通过有性过程形成多样的、复杂的基因重组类型, 从中选择出对当地适应性强的重组类型, 也就是对大量的各种重组基因型进行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影响果树引种的因子 根据引种原理, 要使引种成功, 关键是从内因上选择适应的基因型, 使它们满足引种地区综合生态环境条件, 外因上要采取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 使其能正常生长结果, 符合生产品种的要求。
引种成败的主要影响因子有: ❶温度。是果树引种环境条件中最不易进行人工调节的因子, 因温度条件不符合生长发育基本要求,而使植物不能正常生长,或造成树体致命的伤害, 也可能虽然生长正常但影响果树产量和果实品质, 使引种果树没有生产价值。临界温度是果树能忍受的最高或最低温度的极限, 如菠萝品种一般临界低温为-1℃, 柑橘类中甜橙-6~-7℃, 橘类-8~-9℃, 最低温度其持续时间, 回升快慢常成为柑橘引种栽培的限制因子。活动积温也是影响引种的重要因素, 据中国气候特点, 不同成熟期的葡萄品种群对活动积温要求分别为: 极早熟品种群2000~2400℃,早熟品种群2400~2800℃,中熟品种群2800~3200℃, 晚熟品种群3200~3500℃, 极晚熟品种在3500℃以上。引种时可据当地活动积温,选择可以满足积温要求的品种群。
❷降水。各种果树对降水量的要求和适应性有很大差异。如凤梨在降水量500毫米的干燥地方生长, 但在湿润多雨地区也能适应, 扁桃则只适应干燥地区, 不能在多雨地区生长。桃、杏、梅、葡萄耐干旱力强, 苹果、梨、柿等则较弱, 因此要据耐旱性不同进行引种。
❸日照。果树对日照要求也是遗传性所决定的, 果树北移时, 生长季内日照延长, 使生长期也延长, 休眠期推迟, 因而易遭冻害; 北树南移时, 生长季内日照缩短, 枝条提早封顶,缩短了生长期, 抑制了正常生命活动,有时顶芽二次萌发, 反而延长了生长期, 同样削弱了树体对不良条件抵抗力。
❹风。主要在果实成熟期如正值大风到来的时期, 这样的果树就不宜引种栽培, 中国浙江、福建省沿海7~8月台风频繁, 在这时期成熟的品种就一定要有保护措施。
❺土壤。土壤质地和酸碱度也影响引种果树正常生长结果,如核桃喜碱性土,在南方酸性红壤虽能生长, 但结果不良。而杨梅则要求酸性土壤条件下才能正常结果。
❻生物因子。生物寄生、共生、竞争, 以及花粉携带者之间共生关系也会影响引种成败。如南亚原产的一种专供制优质干果的斯米拉无花果, 本身只着生雌花, 需野生或半野生的卡布力无花果来授粉才能结实, 但这种供花粉的无花果无食用价值, 只是一种小蜂的寄主, 这种小蜂对无花果起了特殊的媒介作用。美国引种斯米拉无花果很久没有收益, 只有到引入卡布力无花果和那种小蜂后才真正成功,而日本没有引入小蜂就一直没有成功。以上这些因子在引种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综合考虑。
引种原则 对果树种类、品种适应范围的研究,直接和客观的方法是把它们引入目的地栽种, 观察它们对当地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 特别是不良条件的适应能力, 以及在新条件下的产量、品质, 结果时期等经济性状的表现,从而确定其适应范围和引种价值。但是限于条件, 不可能大量引种试栽, 同时要对引种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选择引种材料主要由二方面因素决定, 一是对引入材料经济性状要有明确要求, 如果要引入罐桃品种就可排除所有白肉桃品种, 而优先考虑那些果肉黄色、不溶质、粘核, 果肉不带红色的品种。二是品种类型在引入地风土适应的可能性, 据品种的遗传基础, 生态因子, 栽培技术和引种关系, 可以作出大致估计, 但客观分析引种的可能性要建立在对引种地区农业气候、土壤资源和树种、品种群对气候土壤等条件要求的系统比较研究基础上, 一般可参照如下原则: ❶首先从当地综合生态因子中, 找出对引入树种或品种适应性的限制因子, 作为估计适应可能性的重要依据。如辽宁省中、北部苹果的引种, 限制因子是冬季低温及持续时间, 可以用日平均温度是否低于-14℃, 作为估计一般美国原产苹果品种适应可能性的指标。中国长江以南葡萄病害严重, 因此葡萄品种对主要病害的抗性强弱应作为引种的限制因子。
❷要调查引入类型分布范围, 或对比原产地或分布范围与引种地主要农业气候指标,从而估计适应可能性。
❸分析果树中心产区和引种方向关系, 向心引种可能性大于离心引种,不同树种几乎都可找到中心产区,从中心产区以北不同地点引种时, 向南引比向北引适应可能性大。
❹可参考适应性类似的种类、品种在本地区的表现, 引入树种或品种在原产地、或现有分布范围内, 常和其他树种品种一起生长, 表现出对共同条件相似的适应性。因此, 可以通过其他种类、品种在引种地区表现适应性, 来估计引入树种、品种适应可能性。譬如在可以栽培杨梅的地区引种枇杷、柑橘都较易获得成功。
❺从病虫害及灾害经常发生地区引抗性品种, 因为这些地区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影响下,形成具有对这些病虫害、灾害的抗性品种类型,所以在这些地区引抗性品种较易成功。
❻考虑品种类型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能表明它们系统发育条件和适应性的密切关系,如亲本之一是抗寒性强的品种,则后代中选出的品种就可能有较强的抗寒性。此外可查阅有关品种适应性研究资料,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都有利于引种材料选择。引种时要防止贪大求全、盲目乱引。
引种方法 简单引种首先要严格检验引入材料和进行登记编号, 登记项目包括种类、品种名称、繁殖材料种类、材料来源和数量、收到日期、收到后采取的措施。同时把引入时该种类的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原产地风土条件特点等记载说明均列入档案。简单引种一般包括少量引试, 中间繁殖比较鉴定和大规模推广3个阶段(见育种程序)。驯化引种在选择引种地区和引入类型的依据, 基本可参照简单引种, 驯化过程包括了适应变异和个体选择等环节, 所以必须增加引种时数量, 为较严格的选择提供足够的材料。对有性繁殖的果树, 驯化引种时, 种源选择上不少于5个, 并选自接近树种分布极限边缘地带, 从抗性最强的优良母株上采种,每种源采种母株一般不少于10株。每一母株实生后代不少于50株, 对无性繁殖果树, 一般只要选抗性较强、经济性状符合要求的若干无性系,勿须选种源。每个无性系采种后获得的实生苗不少于100株。驯化引种可以从树种原分布边缘再向南或北推移多大距离, 或综合生态究竟能差异多大, 不同树种表现不一。如果一个世代引种不能成功, 可采用多代连续选择或逐代迁移选择法。多代连续选择法是从实生后代中, 选出相对适应能力强的若干个体, 进行适当保护, 待其开花结果后采种, 再在当地播种培育和选择,一代一代累积加强对当地风土条件的适应性。逐代迁移选择法是从引种地区向引入方向推移, 一定距离播种培育,从中选出适应性强的类型, 从上采种子,再向引入方向推移一定距离处播种, 培育选择适应性更强的类型, 逐代迁移, 最终在引入目的地选出符合要求类型。米丘林曾经用这种方法进行抗寒性引种驯化, 他开始从俄国杏栽培北限罗斯托夫采种, 播于考兹洛夫, 结果实生苗全部冻死。米丘林重新从罗斯托夫采集杏核, 播于罗斯托夫以北300公里的地方,从这里选适应性最强的实生树采集杏核, 再播于更北的考兹洛夫培育选择, 从而育成抗寒性极强的北方杏。近代遗传学认为逐代迁移或多年就地播种, 每代获得变异,变异是多方面的,不定向的, 但有一定范围。逐代迁移和多代就地播种, 起了连续定向选择变异的作用, 使变异向一定方向积累, 从而最终选择并获得适应性强的类型。
另外适宜的农业措施, 也能使引入类型在新的环境中正常生长结果, 以获得高产优质产品, 如中国北部地区栽培葡萄品种, 采用埋土防寒法。热带爪哇东部山地农民引种瑞光苹果成功, 亩产高达4500千克,经济效益明显, 他们采用适应热带气候砧木, 进行拉枝, 绑扎, 使主枝水平生长, 并在苹果采后1月左右摘除全部叶片, 使苹果树再次开花, 达到每年收获2次。为果树引种成功而采取的一切农业措施, 必须在大面积推广方面切实可行,扣除成本后仍有较大收益,否则亦不能认为引种成功。


引种introduction

引入异地(包括国外)的品种、品系、类型或野生材料,在本地区通过试种更新作物品种的方法。
世界很多国家十分重视引种,如美国原有的植物资源极少,从1776年独立起就开始有组织地引种,至20世纪70年代末,从国外引入材料已达几十万份,并利用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搜集种子、每年约搜集1~3万份。苏联、日本、法国等国家也常年派出考察队或分赴各国从事品种考察搜集工作。中国蔬菜引种可追溯到公元前26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的蔬菜有蚕豆、豌豆、黄瓜、芹菜、大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加强了国内外蔬菜引种工作。进入80年代,国际间蔬菜种质资源的交换更为频繁,先后从一些国家引进众多优良品种,直接应用于生产,如强力米寿番茄,嫩荚菜豆、耶尔福菜花、西芹、结球莴苣等。同时,中国的蔬菜种类与品种也广泛传播到世界很多国家,如青麻叶、小白口大白菜、芥菜、白花芥蓝、心里美萝卜等。
引种的基本规律是生态条件相近似的地区间相互引种较易成功,例如同纬度地区气候条件接近可相互引种。若将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引至低纬度地区种植,往往植株矮小,提早成熟,产量低; 相反,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引至高纬度地区种植,则植株高大,延迟成熟,有些品种甚至不开花结实。海拔高度不同的地区,温度与日照也有差异,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1℃。因此同纬度的高、低海拔地区之间相互引种不易成功,而纬度偏高的低海拔地区与纬度偏低的高海拔地区之间相互引种却较易成功。
引种工作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并要按照一定的引种步骤进行。❶确定引种目标,提出引种计划。根据本地区蔬菜生长状况(如现有蔬菜种类、品种存在的问题等),提出引种的蔬菜种类和品种引入地区的引种计划。
❷了解引进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引进地区的条件。如果准备引进的品种生育期不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则不能直接利用。引种时,首先对引进品种的历史、生态类型、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种植地区的自然条件等进行全面分析,并预测引进品种在本地区适应的可能性。
❸引种试验。通过引种试验鉴定引进的品种对本地区自然条件适应程度、产量以及品种特征、特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的依据。试验分两步: 首先是少量引进试种。把引进品种与当地生产上的品种进行小面积试种对比,观察它在当地的表现,从中选出较有希望的品种。接着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把中选品种播种较大面积,进行1~2年的品种比较试验。为了加速引种过程,可在本地区进行多点试验,确定推广价值。在品种比较试验的同时,可配合播期、密度等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探索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引进品种的优良种性。
❹生产鉴定。经过引种试验确定的品种,在一般生产条件下扩大栽培面积,鉴定品种的抗逆性、适应性及丰产性,肯定利用价值。进而扩大繁殖,用于生产。
❺严格检疫(见种苗检疫)。

引种introduction

将异地的优良品种、品系或具有某些优良特性的类群引入本地作为育种素材或直接推广利用的育种措施。引种的基本原则是:
❶本地缺乏这种材料,引入后对改良本地品种或发展生产都有很大作用;
❷被引入的品种能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
❸没有严重危害性的疾病。品种引入后,要为它的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其特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要重视对引入品种的保存和选育提高,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引种

从外地引进动植物新类型或新品种,经试验鉴定,从中选出适应本地区的品种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为育种工作利用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引种

introduc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