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引申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引申法

 由浅显的事物引申到范围更广、程度更深的其他事物上,使对方从浅显事物中接受理解其他事物的道理。
 唐太宗李世民对身边的侍臣说道:“我听说胡贾(北地的商人) 得到一颗漂亮的珍珠,就把自己的皮肉割开藏到肚子里了,有这回事吗?”侍臣回答说:“有”。李世民又说:“人们都笑话他爱珠子而不爱惜自己的身子; 可是,身子都不存在了,要那颗珠子有什么用呢?这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这样,官吏受贿,个人得益,却犯了国法; 帝王骄奢淫逸,却毁了国家,这和胡贾剖腹藏珠又有什么不同呢?”
 引申法虽然由一事物引申到另一事物,事不同,理却相通,它可使对手由“浅”自然联想到“深”,在不知不觉中,顺理成章地理解接受了深奥事物的道理。因此,引申法运用得体,可使说服、动员他人的思想工作减少阻力,使论辩效果卓著。

引申法 - 作文写作辞典 - 可可诗词网

引申法

 引申法,也叫归谬法,是常用的论证方法之一。这是由反面论点引出错误结论来说明道理的方法,也就是先假设对方的错误论断是“正确”的,然后从对方的论断中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对方的论断是不成立的。这种方法多用于驳论文章。
 例如下面的习作片断:
 
 假如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的观点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国家花费那么多资金、建立那么多设备精良、条件优越的科研单位干什么呢? 现在,我们讲改善知识分子待遇,我看,照上面的观点,何必去改善呢? 逆境出人才嘛! 让我们再回过去想一想:对于那些逆境中成才的人,人们除了赞扬他们取得的成绩之外,更多的往往是称道他们在逆境中能作出比一般情况下多几倍、几十倍的努力,战胜种种不利因素而走上成才之路的拼劲和韧劲。这不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逆境中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逆境)阻碍了人才的脱颖而出吗?
 所以,我认为:逆境能造就人才,但是,顺境提供的比逆境优越得多的客观条件,促成了更多成才的机会。作为成才的一个重要客观条件,我们应该说:顺境更有助于出人才。

 
 上面这个片断运用了引申法,可分两个层次。先假定“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的话,那么,国家就不必办科研机构,也不必改善知识分子的待遇,这显然是错误的,因而“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的观点不能成立。然后,从“那些在逆境中成才的人”中引申开去。“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在逆境中成才,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以此来论证“顺境更有助于出人才”的观点。

引申法

❶指在本义或基本义基础上通过推演产生新义的方法。如:“浅”的基本义是“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小”,由此引申出“浅显”、 “浅薄”、“(感情)不深厚”、“(颜色)淡”、“(时间)短”等意义。
❷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术语。指运用现有的语言材料,通过意义引申的手段创制新词的造词法。如:“领袖、骨肉、裁缝、锻炼、手足、网罗”等。经过词义引申分化而形成新词,也是一种引申造词。如:“日 (太阳)~日 (一天的时间)”。

引申法

引申法yinshen fa

通过对某一结论的合理引申,使正确的主张得以强调,使错误的观点充分暴露其荒谬性的论证方法。
引申法主要用于驳论中。用于反驳对方论点时,引申常和归谬法结合使用。这种论证方法辛辣、有力,又常富于幽默感,具有独特的风格。比如,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中有这样一段话:“蒋介石说:‘要知道政府今天在军事、政治、经济无论哪一方面的力量,都要超过共产党几倍乃至几十倍’。哎呀呀,这么大的力量怎样会不叫人们吓得要死呢!姑且把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力量放在一边不去说它们,单就‘军事力量’一方面说,人民解放军现在有三百多万人,‘超过’这个数目一倍就是六百多万人,十倍就是三千多万人,‘几十倍’是多少呢?姑且算作二十倍吧,就有六千多万人,无怪乎蒋总统要说‘有决胜的把握’了。为什么求和呢?完全不是不能打,拿六千多万人压下去,世界上还有什么共产党或者什么别的党可以侥幸存在的呢,当然一概成了粉末。由此可见,求和决不是为了别的,完全是‘为民请命!”这里就是将敌方的论点“超过共产党力量几倍乃至几十倍”加以合理引申,暴露出其荒谬性,达到驳倒其论点的目的。
引申要按照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原理进行,而且要适度,以能说明问题、树立论点或驳倒对方论点为限。

☚ 对比法   分析法 ☛
000198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