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引淤压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引淤压碱harness alkaline land with sedimentation of silts引含泥沙量高的河水漫淤盐碱地,以洗盐压碱的一种改土措施。是中国北方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公元前300年前后的魏国引漳灌邺(今河南省安阳一带),就是一项放淤洗盐改良盐碱地的水利改土工程。 田间工程 放淤田间工程包括控制建筑物进水口、田间渠系、围堤、格田及排水设施等五部分。由于洪水历程短、来势猛,只能在短时间内引用,因此要求放淤工程坚固,确保放淤不跑水窜泥。并应完善排水系统,否则会有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威胁。放淤面积以13.33~133.33公顷为宜,它可以一年淤成,避免淹而不淤。动水放淤和动水静水结合放淤,大都采用长方形的淤区,布置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长边垂直放水渠道,退水直接入排水沟或下级灌溉渠道(图1);另一种是长边平行放水渠道,退水仍回原放水渠道(图2)。 图1 淤区长边垂直于放水渠道布置 图2 淤区长边平行于放水渠道布置 放淤技术 为保证放淤质量,作到泥沙送得远、落得匀、淤得平,表层落淤、底层落沙,必须根据泥沙运行规律,采用以下相应措施:❶多口引水。放淤流量大,淤区可以长一些;反之,则应短一些,如受地形限制,需要增大淤区的长度时,则应采用多口引水,以保证下游有足够的落淤量。 ❷导流送淤。导流的措施是筑导流墙和挖导流沟。导流墙可为土坝或打桩编柳土坝,用以阻止水流向洼地,导向高平地;导流沟挖在阻水的高地,引淤远送或使水流迂回曲折前进,以延长流程,两者均为了达到均匀落淤。 ❸低引高泄。可减缓淤区水流速度,使泥沙充分沉落,并使低处多淤,自然找平地面。因此,应根据地形和落淤厚度,修建不同高程的进水口、出水口,在放淤过程中各种口门交替运用。 ❹先静后动,以清顶浑。为了均匀落淤,并使较细的淤泥不致从出水口泄出,在开始放淤时,先将出水口堵死,把淤区放满水,再关闭进水口,使浑水在淤区内澄清。然后重新打开进水口,放入浑水,同时在下游打开出水口,使进、出水口的水量保持平衡。这时淤区内浑水推着清水前进,清水顶着浑水,使浑水的流速降低,便于泥沙沉降。 ❺倒灌回淤。放淤将要完成时,为了不使淤区上段和主流槽中沙粒太粗和地面不平,应进行1~3次的倒灌回淤,即把进水口堵死,改由出水口进水,倒灌至计划水深时,静水沉积3~5天后,再泄清水,以达淤匀、淤平,以粘盖沙,保证放淤的质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