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喻取分
喻,或指比喻,或指说明。引喻,指援引例证或借助比喻来说明事理。引喻取分,指根据文章的需要选取事物某一个方面的特点来引喻而不必面面俱到的一种手法。分,不尽、不全之意。《大般涅槃经·狮子吼菩萨品》第十:“引喻不必尽取,或取少分,或取多分。”如古代散文中常用满月来比喻人的面庞,这里取的就是月亮“圆”的意思来说明面庞“圆”这一个特点。实际上,人的脸上有眼睛、眉毛,而月亮没有。取其一个方面而已。诚如钱锺书先生所言:“盖一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或别,着眼因殊,指同而旨则异;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守常处变。”(《管锥篇·周易正义》卷16)这也可使行文灵活变化。例如唐代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引喻有二,一是冰雪,只取其晶莹洁白的特点来比荔枝瓤肉,一是醴酪,只取其味道甘美而微酸的特点来比荔枝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