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主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主语

与谓语相对。 主谓句或主谓短语的必要成分。 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能回答 “谁”、 “什么”之类的问题。 如 “我们消灭了敌人”、 “鬼子被我们消灭了”中的 “我们”、 “鬼子”。 主语一般处于句首, 如果倒置于谓语之后,两部分之间要有停顿。如 “出来吧,你们!” 主语 “你们” 与谓语 “出来吧” 之间有停顿。主语多由名词性词语充当。 按照与谓语之间的意义关系, 可分为施事主语、 受事主语和中性主语。 有的语法学者从意义着眼, 以为代表施事的是主语。 如 “主席团坐在台上”和 “台上坐着主席团”, 主语都是 “主席团”。还有的语法学者认为,汉语的主语有两种,一种是句法主语, 一种是话题主语 (或称话题、 主题)。如 “这个字我不认识” 中, “这个字” 是话题主语,“我”是句法主语。传统语法学曾经把陈述的对象称为主语部分, 主语部分的中心词称主语。 例如 “科学的春天终于来到了”, “科学的春天” 是主语部分, “春天”是主语。

主语zhǔ yǔ

谓语的陈述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是什么的句子成分。1914年徐特立《国文教授之研究》:“文章教授: 授主语、客语、说明语、补足语、修饰语等大体之意义。”1922年陈承泽《国文法草创》二:“主语之绝对不可缺,皆西文所特有,于国文则非甚必要。”◇主词。

主语

主语

谓语陈述的对象。在汉语中,主语一般是在谓语之前,表示谓语述说的是谁或什么。如:“你怎么啦?”中的“你”。汉语中经常作主语的是名词、代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词、形容词也可以作主语,除了介词词组、“所”字词组、比况词组以外的其他词组也常作主语。

☚ 句子成分   谓语 ☛

主语←→谓语zhǔ yǔ ← → wèi yǔ

主语:谓语的陈述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是什么的句子成分。
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样或者是什么的句子成分。
【例】 动词作谓语、谓语说明主语和动作的关系——主语作什么动作或者主语受到什么动作。(张志公主编:《汉语知识》)

主语

主语

句子成分之一。《马氏文通》称为“起词”。是谓语陈述的对象,通常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汉语中的主语一般在谓语之前,表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从主谓关系看,有三种情况:
❶主语是动作的施事者。这种句子叫主动句。如《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沛公大惊。”“起”和“惊”两个动作,分别由主语“范增”和“沛公”发出。《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围”这一动作是由主语“晋侯秦伯”发出的。
❷主语是受事者。这种句子叫被动句,它的谓语也是一个动作性动词。如《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良狗烹”句中,不是主语“狗”发出“烹”这一动作,而是接受了“烹”这一动作。《庄子· 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诛”这一动作不是主语“窃钩者”发出的,而是它接受的。
❸主语既非施事者,也非受事者,只是谓语陈述的对象。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婴,齐之习辞者也。”《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今事有急。”又《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

☚ 句子成分   起词 ☛

主语

句子成分之一。即谓语陈述或说明的对象。通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词组充当。主语一般在谓语之前。如《史记·陈涉世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主语“燕雀”在谓语“知”之前。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也可以置于谓语之后。如《论语·颜渊》: “何哉,尔所谓达者?”主语“尔所谓达者”置于谓语“何”之后。古汉语中,有两个连用的主语分别被两个不同谓语陈述或说明的特殊语法现象。如《墨子·兼爱中》:“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则此天下之害也。”主语“君”、“臣”、“父”、“子”分别被谓语“惠”、“忠”、“慈”、“孝”说明。

主语

主语

通常指主谓句中位于谓语前的、被谓语陈述的、主谓句必不可少的成分。与 “谓语”相对。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一个人说话,开口便要道个‘什么’;这个 ‘什么’,就是他那句话里边的主脑。主脑或是人,或是事,或是物; 表示主体的人或事物的词,就叫做 ‘主语’。主语既是一个实体,所以用的是名词或代名词。“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 “一个句子里表示‘什么’的那一部分称做主语。”张志公等 《汉语知识》:“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是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者什么事物的,因此,最常用来作主语的是名词和代词。”例如:“粮食增产了”句中 “粮食”是主语。由于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名词没有格标记,因此,对如何确定主语,语法学界有不同看法:
❶有的语法学者着眼于意义,以为代表施事的成分是主语,如: “台上坐着主席团”和 “主席团坐在台上”中的主语都是 “主席团”。
❷ 有的语法学者着眼于语序,以为凡是动词前边的名词 (代词) 都是主语,如:“主席团坐在台上”,主语是“主席团”;“台上坐着主席团”,主语是“台上”;“今天城里有事”,主语是 “今天”; “城里今天有事”主语是 “城里”。
❸ 有的语法学者认为汉语的主语有两种,一种是句法主语,一种是话题主语,如: “这个人我不认识”,“这个人”是话题 (主语),“我”是 (句法)主语。一般认为主语的意义类型有三种:
❶ 施事主语,如:“小猫出来了” 中的 “小猫”。
❷受事主语,如: “信写完了”中的“信”。
❸ 中性主语,如: “北京是中国的心脏” 中的 “北京”。主语在句子结构中的范围一般有两种认识: 一指 “主语部分”; 一指主语部分的中心语。参见 “话题”“谓语” “主语部分” “施事主语”“受事主语”“主题主语”等。

☚ 被性副语   主语中心 ☛
主语

主语zhuyu

语法学术语,指句子陈述的对象。它是句中主语部分的中心词。在汉语中,主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表示谓语说的是“谁”或“什么”。但在感叹句、祈使句和疑问句之中,为了表达上的需要,主语也可置于谓语之后。
可以充当主语的词有❶名词,如“白菜丰收了。”“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时间词)“西面阴沉沉的。”(方位词)
❷代词,如“那里是海拔五千米以上的茫茫雪山。”
❸数词、量词、数量词,如“三十是‘而立’之年。”(数词)“个个象小老虎似的。”(量词)“十七岁是多么美好的年龄啊!”(数量词)
❹动词,如“改比写还要费时间。”
❺形容词,如“谦虚使人进步。”短语也可以充当句子成分。如❶联合短语:“太阳和月亮总是明亮的。”
❷同位短语:“首都北京是中国的心脏。”
❸方位短语:“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❹“的”字短语:“报名的越来越多。”
❺偏正短语:“为顾客服务是我们售货员的职责。”
❻动宾短语:“关心群众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❼动补短语:“写得太笼统不行。”
❽主谓短语:“他回到祖国已经三年了。”
从语义上说,按照主语和谓语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可以把主语分为三种类型: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的发生者,它就是施事主语。如“狂风和暴雨都停止了。”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它就是受事主语。如“通知书已经寄来了。”主语既非动作的发出者,又非动作的承受者,只是谓语判断或描写的对象,它就是系事主语。如“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满山的樱花美极了。”

☚ 独立语   谓语 ☛
主语

主语zhuyu

主谓句中位于谓语之前的、被谓语陈述的句子成分,与“谓语”相对。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说:“一个人说话,开口便要道个‘什么’,就是他那句话里边的主脑。主脑或是人,或是事,或是物;表示主体的人或事物的词,就叫做‘主语’。主语既是一个实体,所以常用的是名词或代名词。”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说:“一个句子里表示‘什么’的那一部分称做主语。”张志公等《汉语知识》:“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是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者什么事物的,因此,最常用来作主语的是名词和代词。”一般认为主语有三种意义类型:
❶施事主语,如“小王正在看电视”中的主语“小王”。施事主语表示动作发出者。
❷受事主语,如“书看完了”中的主语“书”。受事主语表示动作承受者。
❸中性主语,如“这是一本书”中的主语“这”。中性主语既不是施事也不是受事,只是描写、判断、说明的对象。有的语法学者认为汉语句子的主语就是话题,如赵元任、朱德熙等。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说:“在汉语里,把主语、谓语当作话题和说明来看待比较合适。”朱德熙《语法讲义》:“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即说话人要说到的话题。”在有的语法书上,“主语”仅指通常意义的主语的中心语,即所谓“主语中心”或“狭义的主语”,而通常意义上的主语则被称为“主语部分”或“广义的主语”。目前语法学界一般不作这种区分。

☚ 句子   谓语 ☛
主语

主语Zhuyu

谓语陈述的对象,表示谓语说的是“谁”或“什么”。常作主语的词和短语有:
❶名词,如“桃花开了。”“明天星期日。”“到处张灯结彩。”
❷代词,如“他笑了。”
❸动词,如“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
❹形容词,如“伟大出于平凡。”
❺数词、量词或数量词,如“‘九’表示多次或多数。个个像小老虎似的。”“五百克是一市斤。”
❻名词短语,如“我和他是朋友。”“广场上人山人海。”
❼动词短语,如“多想出智慧。”“看书要有选择。”
❽形容词短语,如“过分谦虚就是虚伪。”“谦虚谨慎是一个人的美德”。
❾主谓短语,如“我认识他已经很久了。”
❿复指短语,如首都北京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按照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语可分三种类型:
❶施事主语,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发出者,如“青年们载歌载舞。”
❷受事主语,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如“晚稻早已收割了。”
❸系事主语,即主语既非动作的发出者,又非动作的承受者,只是谓语判断、说明或描写的对象,如 “今天是国庆节。”“天气逐渐暖和了。”按照一般的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但在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中,为了表达的需要,也可以把主语倒置在谓语之后,如“多迷人哪,长安街的夜景!”“出来吧,你们!”“怎么啦, 他?”

☚ 句子成分   谓语 ☛

主语

谓语陈述的对象。一般放在谓语之前,表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常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如“我是学生”,“我”是主语,表示谓语说的是“谁”。

主语

主语

谓语陈述的对象,一般在谓语前面,表明谓语说的是“谁”或“什么”。一般认为主语的意义类型有3种:
❶施事主语(施动主语),是谓语的动作或行为的发动者,如“小丽上学了”中的“小丽”。
❷受事主语(受动主语),是谓语动作或行为的承受者,如“总结写好了”中的“总结”。
❸中性主语(关系主语),不是施动者、受动者,只是陈述的对象,如“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中的“图书馆”。主语的作用是提出陈述对象。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数量词以及除介宾短语之外的短语都可以作主语。

☚ 句子   谓语 ☛

主语

subjec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