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谋治酒另有心
《金瓶梅》第二十一回前半部分的标题是“吴月娘扫雪烹茶”,乍一看好象作者是为表现吴月娘而作。其实,如果仔细分析这半回出场的人物,就会发现作者最赋笔力的不是主妇吴月娘,而是小妾孟玉楼和潘金莲,作者也没有在此表现吴月娘阴险狡诈、争风吃醋之意,而主要是揭示孟玉楼的阴险乖觉和潘金莲争强嫉妒的性格特点。对吴月娘,作者则意在表现她憨厚善良的一面。
在内容上,“扫雪烹茶”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西门庆与月娘和好; 二、孟玉楼主谋治酒; 三、夫妻七人共同饮酒。从篇幅看,“和好”一场只是本节的一小部分,作者在其中通过吴月娘虔诚的祈祷,娇嗔的埋怨与衷心的劝告、表现了她的善良宽厚和忠诚守正,以及她那静悄悄举动之下一颗挚热的心。然而,“和好”部分一过,“治酒” “饮酒”之中,月娘明显地成了被动人物,而另外两个人物——孟玉楼、潘金莲则上窜下跳,左右逢源,表现了十二分的活力,使里里外外都成了她们主宰的世界。
就孟玉楼来说,她性格中阴险乖张、狡猾奸巧的特点在此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在此之前,她对吴月娘与西门庆和好表现了恳切的希望,曾再三相劝吴月娘,让她和西门庆赶快和好起来,以使全家大小都能跟着欢笑度日。但是,当她得知吴月娘与西门庆果真重归于好之后,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吴月娘和西门庆雪夜和好的次日清晨,还未等潘金莲起床,她就急不可耐地跑到潘金莲房里,把刚刚从丫头那儿听来的“和好”之事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番。言词之间,不仅毫无欣喜之情,而且带着强烈的不平和气愤: “丫头学说,两个说了一夜话。他爹怎的跪着上房的叫妈妈,上房的又怎的声唤,摆话的碜死了!象她这等就没的话说,若是别人,又不知怎的说浪。“心中如此气愤不平,嫉妒憎恶也就罢了,反正是在背后,吴月娘也不会知晓。然而,狡猾的她还要借东风做人情。她出谋划策,对潘金莲说: “如今,你我休叫她卖了乖儿去。”她对吴月娘与西门庆自动和好决不甘心,要乘机领头置办酒宴,以促成,庆贺吴月娘与西门庆和好为名,再演一场她诚恳劝和的戏,从而把吴月娘与西门庆和好的功绩取来归于自己,在吴月娘与西门庆面前充个好人。可是,她要讨好卖乖做人情,却不愿独掏这讨好卖乖需要的费用。她要主谋治酒,自己只拿五钱银子,剩下的除了强迫其他各房均掏外,特别叫老实的李瓶儿拿出一两来,理由是:吴月娘和西门庆当初就是为娶李瓶儿之事才生的气。更可笑的是,她想叫李瓶儿出大份,自己却不出讨钱的头,而是怂恿潘金莲同去,她想让大家共同出钱为自己买个好,却打着大家赏雪的旗号。所以,当她到李娇儿那儿收银受阻的时候,她还能装模作样地叫苦叫屈。到了“饮酒”之时,她又以“主治”者的身份,极尽讨好之能事。她亲自执壶,请吴月娘喝酒: “俺们胡乱置了杯水酒儿,大雪里与你公婆两个散闷而已。姐姐请坐,受俺们一礼儿。”见吴月娘不肯坐着受礼,她又说: “姐姐不坐,俺们也不起来。”最后,使吴月娘感动得离席起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牙茶与众人吃。”
与孟玉楼同时,潘金莲的率直、尖巧刻薄也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一听孟玉楼说吴月娘与西门庆雪夜和好之事,就张开她那伶牙利齿之口讥刺月娘:“一个烧夜香,只该默默祷祝,谁家一经倡扬?使汉子知道了,又没人劝,自己暗里又和汉子和好了。硬到底才好,干净假撇清!”后来,孟玉楼支使她去向李瓶儿要银子,也不加思索,忙忙地起床穿衣跑去了。“饮酒”之间,她一会儿调笑西门庆: “若不是大姐姐提携你,俺们今日与你磕头?”一会儿戏言吴月娘: “对姐姐说过,今日姐姐看俺们面上,宽恕了他,下次再无礼冲撞了姐姐,俺们也不管了。”一会儿又娇嗔西门庆充大: “你还装憨打势,还在上首坐。还不快下来与你姐姐递个钟儿,陪不是哩?”一会又去捉弄老实的李瓶儿: “李大姐,你也该梯己与大姐姐递杯酒儿,当初因为你的事起来?你做了老林,怎么还恁木木的?”几乎句句是讨好,又几乎句句是讽刺。这一切,憨厚的吴月娘并未品出她话外之意,就连她暗里叫四个丫头唱了一套《南石榴花·佳期重会》,讥讽吴月娘和西门庆和好不是正经和好,而是有意设下了圈套去求得和好,吴月娘也未能识破。
因此,“扫雪烹茶”,与其说是吴月娘的一个故事,不如说是孟玉楼与潘金莲的一场戏。作者借此对她们的性格与形象的刻划,内容上更丰富、色彩上更加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