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
前身是唐朝的汴州,位于黄河中游平原上,地处大运河的中枢,水陆交通便利,手工业和商业相当发达。战国时期魏国、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均先后在此建都,人称汴京,别称汴梁,正式称号为东京开封府。该城采取罗城、内城、宫城三重城墙的布局,均有护城河。罗城周长19公里,南、西各五门,东、北各四门。每座城门均有瓮城,上建城楼和敌楼,城墙每百步(155m)设有防御用的马面。内城周长9公里,四周各二门,布置衙署、寺观、府弟、民居、商店、作坊等。宫城南面三门,余各 一门,这种皇城居中的布局为以后金、元、明、清所沿用。北宋在此建东京城,取消了以围墙封闭里坊和市场的制度。住宅、店铺、作坊均临街混杂而建,在水陆交通便利的城东南区、东北区和西区形成繁华的商业区,如《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主要街道人烟稠密,屋舍、酒楼、茶馆、店肆鳞次栉比,还出现了二三层的临街商业建筑,城市已显示出一片繁华景象。

开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