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企业环境管理基本原则
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机构依据建材生产环境要求,为企业生态化管理而制定的法则和标准。建材企业环境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经济、技术、法律、历史等各个领域。建材企业环境管理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同步规划、实施与协调发展。环境保护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促进和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环境管理与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度协调和高度统一。建材企业的生产和废弃物再利用过程,是与环境资源的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增值过程密切相关的。如果一个建材企业只顾自身的经济利益,滥用环境资源,把过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环境质量的恶化、资源的枯竭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使全社会蒙受重大损失,就不可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反之,如果片面强调环境效益,而不顾企业的经济效益,把关系到企业发展的环境标准定得太高,也会使企业和社会效益受到损失。因此,只有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实现社会的经济合理发展,企业的环境管理才有生命力。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综合治理。建材企业污染大气环境的因素很多,一方面老建材企业缺乏污染治理设施,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另一方面新建的建材企业又增加了污染源。因此,要彻底解决建材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就必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综合治理的原则。
环境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建材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废热等,不仅常常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负担,而且,对环境资源、能源也是巨大的浪费和破坏。而实际上这些废弃物都是资源,所以要解决污染防治问题,必须 “废弃物资源化”,即把排放的废弃物最大限度地予以综合利用。我国建材企业,尤其水泥企业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大户,尽管每年我国水泥工业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材,已利用了固体废弃物达数千万吨,但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中的有用物资还没有得到回收和利用。因此,必须加强建材企业的环境管理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能源的投入,增加产品的产出量,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在此基础上,创建“无废”、“少废” 或零排放的建材企业。对无法避免的废弃物,要积极采用综合利用新技术,使之可资源化再利用。
环境管理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建材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它的防治问题必须在生产过程中解决。实践证明,建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善,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专业管理,都存在着大量与环境有关的问题,能否把这些问题处理好,对企业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建材企业管理中一定要加强环境管理,力求与生产经营融为一体。在建立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使企业的经济责任者同时成为企业环境保护的责任者,把责、权、利与企业的环境效益联系起来,使生产经营管理与环境保护管理相结合。同时,企业的管理和环境管理还需与区域环境管理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