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廷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廷寄

 清代朝廷给各省高级官员的谕旨,有明发和廷寄的区别。自雍正以来,凡属诰诫臣下,指示方略,查核政绩,责问刑罚不当等机要文书,为了防止泄露机密,不便由内阁明发,而改由军机处密封,交给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叫“廷寄”。发文时,要由军机大臣专办,采取密封,加盖军机处银印,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写上“传谕某官开拆”。用四百里或六百里文书递送各省。

廷寄

清制,朝廷下达谕旨给地方各省高级官员等,有明发、廷寄两种办法,凡有关指示臣下方略、核查政事实情等重要内容的,为保密计,往往不由内阁明发,而由军机处密封并写明密封人、拆阅人姓名,后交兵部加封,以四百里或六百里文书发驿马驰递,称之廷寄。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詔誥 > 廷寄
廷寄  tíngjì

清時由軍機大臣專寄給外省之將軍、都統、督撫、欽差等大員的皇帝諭旨。凡機事慮漏泄不便發抄者,則由軍機處撰擬進呈,封入紙函,用辦理軍機處銀印鈐之,交兵部加封,發驛馳遞。此例自雍正年間始,其格式乃張文和所奏定。《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二回:“此時有個廷寄下來,查問江南軍政。”

廷寄

清代军机处所传的皇帝诏令。清代皇帝将一些机密的谕旨不交内阁“明发”,而交军机处直接寄达某官或某数官,这些谕旨是密封的,又寄自内廷,所以称“廷寄”。廷寄由于专达某处,不得公开,所以通称“寄信”。廷寄由军机大臣封发,标明“军机大臣某字寄某收”。清代的廷寄用途很广,涉及国家政务的各个方面。

廷寄

清代谕旨传递制度。雍正八年(1730年),军机处建立后。军机处起草的重要机密谕旨,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由驿递传递,直达督抚,谓之“廷寄”。根据缓急,分为日行三、四、五、六、八百里。廷寄制度的建立,加强了皇帝与地方的直接联系。

廷寄

廷寄

清代特有的一种机密文书,用以传达皇帝的密旨。凡内容涉及诰诫重臣、指授方略、密查暗保等机密事务,朝廷不通过内阁明寄,而由军机处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地方高级官吏亲收,通称廷寄。

☚ 内制   正印 ☛

廷寄

清代谕旨传递的制度。雍正八年(1730年),军机处建立后,军机处起草的重要机密谕旨,不经过内阁, 由军机处封缄严密, 由驿递传递,直达督抚,称为“廷寄”。根据缓急,分为日行三、四、五、六、八百里5种。廷寄制度的建立, 加强了皇帝与地方的直接联系。

廷寄

清代制度,朝廷给地方高级官员的谕旨不由内阁明寄,而是由军机处代皇帝直接传达命令给地方高级官员,用军机处印封,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称为廷寄。廷寄分日行三、四、五、六百里,或八百里等多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