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哀赋典源出处 《周书·庾信传》:“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云。”庾信《哀江南赋》序:“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燕歌远别,悲不自胜; 楚老相逢,泣将何及! 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 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下亭漂泊,高桥羁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 释义用法 庾信 (字子山,小字兰成) 本为南朝梁臣,后奉命出使西魏,不久西魏攻破梁,庾信被迫留在北方,北周代魏后,他又在北周任官,官居高位。梁朝覆亡的悲剧,自己被迫留北,出仕魏、周,忍垢含耻的遭遇,都使他思想产生极深刻的震荡,身世哀怨之感和亡国愁苦之痛成了庾信后期作品的主要内容,使他的词赋,尤其是《哀江南赋》,带有“以悲哀为主”的浓烈情调。后来用为慨叹乡愁离思、身世飘泊的典故。 用典形式 【庾愁】 宋·李莱老:“荀香犹在,庾愁何许,云冷西湖赋。” 【哀庾信】 清·尤侗:“萧瑟江关哀庾信,飘摇风树泣皋鱼。” 【庾郎愁】 宋·谢:“君似庾郎愁几许? 万斛愁生,更作征人去。” 【庾信哀】 唐·杜甫:“庾信哀虽久,周顒好不忘。” 【庾鬓斑】 唐·杜牧:“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斑。” 【赋浇愁】 金·元好问:“谁怜庾开府,直欲赋浇愁。” 【子山词赋】 唐·吴融:“若比江南更牢落,子山词赋莫兴哀。” 【子山流落】 清·顾炎武:“梅福佯狂名字改,子山流落鬓毛侵。” 【兰成久旅】 宋·陆游:“文园谢病,兰成久旅,回首凄然。” 【兰成词赋】 清·朱祖谋:“枉赢得兰成词赋。袖墨淋浪神州泪,算韩陵片石差堪语。” 【兰成愁悴】 宋·黄升:“应笑楚客才高,兰成愁悴,遗恨传千古。” 【兰成憔悴】 宋·周邦彦:“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 【老去兰成】 宋·贺铸:“厌厌几许春情,可怜老去兰成。” 【江关词赋】 清·龚自珍:“烈士暮年宜学道,江关词赋笑兰成。” 【空老兰成】 清·郑文焯:“一生怊怅,拼与江南,空老兰成。” 【萧瑟兰成】 清·张尔田:“甚萧瑟兰成,江关投老,一赋谁哀?” 【庾郎离绪】 清·王鹏运:“乍吹起愁心千叠,寂寞亭皋,试寒时节。摇落何堪,庾即离绪黯凄切。” 【庾郎愁绝】 清·张惠言:“庾郎愁绝如此,便从今夜夜,相和悲语。” 【庾郎愁赋】 宋·周密:“十年旧事,尽消得庾郎愁赋。” 【庾郎憔悴】 元·王学文:“江南庾郎憔悴,睡未醒,病久愁乍禁?” 【庾郎清愁】 宋·姜夔:“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 【庾信愁赋】 宋·刘辰翁:“春去,尚来否? 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 【愁入庾肠】 宋·张耒:“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 【愁损兰成】 宋·张炎:“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愁损庾郎】 宋·周密:“谩自惜,愁损庾郎,双鬓点华白。” 【暮年诗赋】 唐·杜甫:“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愁入庾郎句】 宋·张炎:“最无据。长年息影空山,愁入庾郎句。玉老田荒,心事已迟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