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老少師也。《尚書大傳》: “上老平明坐於右塾,庶老坐於左塾。” 鄭玄注: “庶老,少師也。” (《通德堂經解》) (文謹按:大夫七十而致仕,老於鄉里,名曰父師,士曰少師)。 士人 士人士 道术高明之士:鸿都少君 贤能优良之士:俊良 贫寒之士:书缟 牛衣(~客) 贫家寒士:桑枢韦带 囚禁的士人:锁士 游说之士:说客 谈客 谈士 说士 议论之士:论士 英俊之士:髦士 髦英 髦徒 英俊、有才识之士:飞鸾翔凤 才俊之士:髦秀 众多知识学问之士:诸生 不智之士:愚士 迟暮不遇之士:秋士 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斋生 没有做官的士人:布衣韦带 韦带布衣 褐衣韦带 古代士之告老退休者:庶老 在野之士:草泽 布衣之士:素士 浅学无知之士:蒙士 寒素之士,平民:韦布 (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士人)
另见:书生 儒人 学习 读书 出仕 隐居 ☚ 士人 隐居的人 ☛ 庶老shù lǎo没有做官的老者。参见“国老”。 庶老 庶老士之年老者。《资治·齐纪六》: “诏: ‘国老,黄耉已上, 假中散大夫、 郡守; 耆年以上, 假给事中、 县令。庶老,直假郡、县,各赐鸠杖、衣裳。”’胡三省注:“熊氏曰: 国老,谓卿大夫致仕者。庶老,谓士也。皇氏曰: 庶老,兼庶人在官者。” ☚ 庶政 庶人 ☛ 庶老指告老退休的一般官员。 庶老学校教师名。夏商时设置,由氏族社会中长老发展而来,掌教平民子弟。夏代以教射为主,商代以教文化为主。《礼记·王制》记“夏后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庶老于左学。”参见“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