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和兴奋性irritability and excitability
Glisson 17世纪提出应激性,Brown 18世纪提出兴奋性概念,二者是同义的,但各自有其独立的特性。到目前为止,仍有不同看法。我国著名生理学家侯宗濂教授提出兴奋过程发展阶段论,认为可以把从刺激到兴奋分为应激阶段和兴奋阶段,应激性是反映应激阶段的,而兴奋性是反映兴奋阶段的。应激阶段即接收刺激阶段,受刺激部位膜出现部分去极化,为钠通道开放作好准备。当膜电位降低到阈电位水平时,即进入兴奋阶段,钠通道开放,钠内流激增而产生动作电位。所以,他认为应激性和兴奋性反映了兴奋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可以接收刺激的特性就是应激性;接收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动作电位)的特性称兴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