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Taiyuanshi山西省省会。位于山西高原中部、太原盆地北端。总面积6988.35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68平方千米。总人口293.3万(1997),其中市区人口221.7万人。黄河主要支流汾河流经全境。辖古交市及清徐、阳曲、娄烦3县。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9~11℃。年平均降水量456毫米。太原是石太、南、北同蒲、京原、太焦、太古岚等6条铁路干线的中枢;太运、太洛、太茅、太汾、同太、石太等8条公路干线的交点。民航班机可直达北京、沈阳、上海、西安、成都、广州、兰州、南京、延安、大连、青岛、呼和浩特、深圳、厦门、桂林等大中城市。山西大学等高等院校坐落在该市。名胜古迹主要有晋祠、天龙山石窟、崇善寺、双塔寺、童子寺燃灯塔等。 ❶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有12片室内木地板羽毛球场和6片室内水泥羽毛球场,场地达到国家级比赛要求。 ❷山西自行车赛车场。位于太原市内,1979年建成,占地面积5.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跑道周径333米,宽8米。可容纳7000多名观众。 
太原自行车赛场 太原市山西省省会。总面积6989km2,其中市区面积1460km2。2000年总人口308.7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03.9万;市区人口233.2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85.1万。年平均气温11.5℃,1月平均气温-3.1℃,7月平均气温24.3℃,年均降水量343.3mm。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47.45亿元,人均11253元。工业总产值310.5亿元。冶金、机械、能源、化工为支柱产业。有耕地15.8万hm2。200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蔬菜125.08万t,水果30074t,肉类47606t,水产品1950t。太原为省内重要交通枢纽。石太、同蒲、太焦、京原、太古岚等铁路干线的枢纽和华北西部铁路运输中心。主要公路呈放射状通向省界要冲,并与外省区公路相连。全省科技文教中心,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98万人。高等院校10余所,在校学生72689人。城市建成区面积177km2。城市因汾河流经中部,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商业繁荣,省、市行政机构和学校较为集中。西部主要为化工、煤炭、机械工业区。市区有铺装道路长1427km,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915辆,年客运总量1.46亿人次。自来水日生产能力91万t,年供水总量3.14亿t。下水道总长640km。用气普及率93.7%。市内园林绿地面积4256hm2,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093hm2。主要旅游景点有晋祠、天龙山石窟、崇善寺、双塔寺、南十方院风景区等5处。太原市2003年总人口327.4万,其中市区人口250.27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15.7亿元,工业总产值518.32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36亿元。高等院校12所,在校学生15.88万人。 太原市 太原市太原市为山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简称并,旧称并州、晋阳,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端,汾河两岸。太原历史悠久,位置重要, 自古就是军政重镇。境内矿藏十分丰富,以煤最多,还有铁矿、石膏、石灰石、耐火粘土等。特产有晋祠水稻、老陈醋、玉雕等。美食以面食和清真风味最为著名。石太与同蒲、新太和太岚等铁路交会于此,高速公路通向省内外各地。 太原城三面环山,汾河自静乐县入境,西来东去,支流如蛛网遍布城区,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宋代古城风貌依稀尚存,新建高楼巨厦巍峨壮观。太原这片沃土也养育了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如战国名将廉颇,随从苏武出使匈奴的常惠,唐代女皇武则天,宰相狄仁杰和诗人宋之问、王勃、王维、王昌龄、王之涣、温庭筠,北宋名将杨继业、杨延昭父子、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等。 太原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总面积6988平方公里,总人口330万。现辖1市6区3县,即古交市、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小店区、尖草坪区、晋源区、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 太原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晋祠风景区、天龙山石窟、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窦大夫祠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旅游景区(点)近30处。其中晋祠圣母殿内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天龙山石窟的北朝及隋唐造像、崇善寺的明代藏经、纯阳宫的关羽立马铜像,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贞观宝翰”《晋祠铭并序》碑文,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惟一完好的唐太宗行书碑。 太原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26.5%和21.21%,人均公共绿地5.35平方米,建成园林化单位346个,城市生活垃圾推广袋装化,实行集装箱封闭运输,生态垃圾实行了无害化处理。城市环境质量稳定提高,全市共安排了9大类38个清洁生产项目,清洁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果,城市噪声下降,空气污染指数下降,城市饮用水达标率100%。近年来,太原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等。 太原市完成了太原火车站高架候车楼的改造,兴建了太原机场候机楼,打通了迎泽西大街,拓宽和改建了北大街、东山过境高速公路和滨河东西路等20多条城市道路,改造了市区50多条小街小巷,更新了8000余辆出租车,公交车辆全面实行了IC卡无人售票。在通讯建设方面,开通了世界各地的电话直拨、电报传递和传真业务,还同英、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特快专递业务。飞机场、火车站等重点公共场所设立了旅游咨询电话、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各新闻媒体开办了旅游专题节目,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在各旅行社、景区景点、电话亭公布了旅游咨询投诉电话。 太原市旅游产品结构更加优化。通过发挥各景区的特色和优势,太原市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太原市在加强景区建设的同时,重点推出了金秋摘果节、白石沟葡萄文化节、双塔牡丹节、太原面食节、七月初二晋祠庙会等旅游产品,推出了太原—平遥古城—王家大院的精品线路,吸引了众多游客。每年5月-10月,是太原地区最佳旅游季节。 太原市年平均气温约9.3℃。冬季晴朗、干冷;夏季炎热, 日温差大。太原春季日照强烈,风很大,且由于当地产煤丰富,所以风中常带有黑沙。 ☚ 旅游城市/著名城镇 大同市 ☛ 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北端。汾河纵贯市区,周围山地环绕,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927年设市,面积3044平方公里,人口201万。为省会,同蒲和石太铁路在此交会,全省经济、科技、文化、交通中心。工业基础雄厚,以煤炭、化工、冶金、重型机械、建材、电力等为主,中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名胜古迹有晋祠、纯阳宫、天龙山石窟等。 太原市山西省省会,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北端。东部为太行山,西部为吕梁山,北部为系舟山。中南部为河谷。黄河中游支流汾河由北而南流经本市。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在这里交汇,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古交市及阳曲、清徐、娄烦3县。 殷商为唐国。西周为北唐。春秋为晋国晋阳邑,故址在今太原市南郊古城营村。战国属赵。秦置太原郡治。西汉置晋阳县,为太原郡治;东汉后为并州治。晋为前赵刘渊所据,后为后赵石勒所占。北魏仍为太原郡治。北周为并州总管府治。隋为太原郡治。唐为并州治,开元中改并州为太原府;天宝初年加号北京;武则天又为北都。五代后唐先后称西京、北都。后周时为北汉都城。北宋平北汉,毁晋阳城后,移阳曲县治唐明镇(今太原),为太原府治。元初为太原路总管府治,大德九年(1305年)为冀宁路治。明、清皆为太原府治,山西省省会。1927年改为太原市。 太原城创建于春秋时代。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赵简子命家臣董安于在晋水之北,即今太原市南郊古城营村,修筑一城。因在晋水之北,故名晋阳。晋阳城有坚固的城廓,城内又营建宫室。宫室的柱子是用铜铸成,围墙用一丈多高的木柱和苇秆修建。此后,赵襄子另一家臣尹铎继续修固,并在城内积蓄大量粮秣。从此晋阳城成为中国北方一重镇。 秦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较强,经常发生战争,因此素有“中原北门”之称的晋阳城日益显得重要。秦王政元年(前246年)置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从此晋阳又称“太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魏、北齐,高欢父子坐镇晋阳,时称晋阳为别都,与邺都齐名。 隋唐时期,晋阳城进入黄金时期。隋初,文帝杨坚封次子杨广为晋王,镇守晋阳。先在高欢的晋阳宫外围筑高四丈、周七里的“新城。”又于开皇十六年(596年)在新城西建高四丈、周八里的“仓城”,还在城中心兴建惠明寺及阿育王舍利塔。至唐代,晋阳为李氏发祥地,又是北防突厥、屏障长安的重镇。贞观十一年(637年)李勣在汾河东岸建东城,并引晋水架汾而过,供东城军民食用。此时晋阳城地跨汾河,东西隔水相望。汾西古城周42里,城高四丈,城中又有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武则天执政,天授元年(690年)定晋阳为北都。并命并州刺史崔神庆筑中城,把原有东、西两城连接起来,又称“连城”,此即历史上著名的“太原三城”。 北周显德元年(954年)统一了北方的世宗柴荣,率军攻打晋阳。兵围三重,两月不下,无奈而退。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太祖赵匡胤亲征晋阳,引汾、晋两水灌城,但无功而返;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又派党进、潘美再次攻晋阳,相持2月,因赵匡胤死而撤兵。国力弱小屈服于辽的北汉,就是凭借固若金汤的晋阳得以苟延残喘。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太宗赵光义亲自督军攻城,历时月余,北汉皇帝刘继业开城投降。但城内军民并未屈服,继续反抗。盛怒之下的赵光义命潘美纵火焚城。次年又决汾、晋水灌城,这样,屹立在北方具有1500年历史的晋阳城,被赵光义夷为平地。 晋阳城虽焚,但它作为北方重镇的战略地位并未消失。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部分聚集在汾东唐明镇(今太原)的民众,为了安居,在四周作起城墙,移阳曲县来治。此即以后太原城的雏形。 明初, 朱元璋封其三子朱㭎为晋王。 为防止北方蒙古族势力卷土重来,太原被列为九边重镇之一。 洪武九年(1376年), 由朱㭎岳父谢成主持扩建太原城,城周24里,有门8座,高三丈八尺,外壁砌砖,有4座角楼。城壕三丈深。城内建有富丽的晋王府及气势非凡的崇善寺。可惜清代两次大火,晋王府荡然无存,而崇善寺仅存一座雄伟的大悲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