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库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库恩

 匈牙利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袖之一。1886年生于一个下层犹太人家庭。1902年加入匈牙利社会民主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迫参军。1916年被俄军俘虏。同年,在战俘营中同俄国士兵中的社会民主工党(布)组织发生联系,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在战俘中进行反对战争和马列主义宣传工作。1917年,积极参加俄国十月革命和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18年,在苏俄组织匈牙利共产主义小组。同年11月返回匈牙利,建立匈牙利共产党。并积极领导匈牙利人民进行革命斗争。1919年2月被捕入狱。出狱后任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外交和军事委员。共和国失败后,侨居奥地利。1920年去苏俄,任红军南俄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后任克里木军事委员会主席。1921~1923年任乌拉尔地区党的领导职务和全俄中央委员会委员。积极参加共产国际的创立及其以后的活动。从共产国际“三大”起担任执行委员会委员,直到逝世。1928年,在维也纳被捕,获释后去苏俄继续从事政治工作。1936~1937年苏联实行清党时,他遭到清洗,被判刑。死后恢复名誉。
库恩

库恩1922—Ku’en,T·S·Kuhn

美国科学哲学家。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代表之一。1922年7月18日生于辛辛那提。194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4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50年代以来,先后在斯坦福行为科学研究中心,普林斯顿大学,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等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他提出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把科学看成是一个按照一定“范式”进行专业活动的科学共同体。他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在范式支配下,为解决范式提出的疑点,由定向常规研究活动,到原有范式不足以应付新问题的挑战时,常规发展中断,科学陷入危机,新范式便代替旧范式,这样的科学研究常规时期和革命时期相互交替的过程。科学家不仅要有“发散式”思维打破旧范式,而且要有“收敛式”思维以保持科学的稳定发展。
库恩把科学置于一个广阔的历史发展背景上,认为一种新理论的提出和评价,实际上取决于整个社会文化背景和科学共同体的偏好,甚至科学家个人的癖性等诸多因素,对于科学的发现和评价,不应看成逻辑问题,而应看成是一个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问题。从而把科学从认识论范畴放大到社会历史范畴,补充了科学哲学中逻辑主义传统的不足。
他的主要著作有:《科学革命的结构》、《必要的张力》等。

☚ 拉卡托斯   费耶阿本德 ☛
库恩

库恩1922—

美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出生于辛辛那提,曾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在普林斯顿等大学教过科学史。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的动态结构,主张研究科学史要重视人的作用,科学家所受的社会历史影响和心理特征使他提出科学的“范式”,它包括科学理论体系、运用这一体系的心理认识因素。指导并联系前二者的自然观三个方面;科学发展就是旧范式向新范式的转换,其结构模式为: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常规科学→……,其中每一阶段都不是靠知识的积累、而是靠突变完成的。著有《科学革命的结构》、《必要的张力》等。

☚ 艾耶尔   乔姆斯基 ☛
库恩

库恩1922—Kuhn,Thomas Samual

美国科学哲学家,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出生于辛辛那提市。194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物理系,1949年获博士学位。任教于哈佛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他在长期的科学史研究中,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科学观,推翻了靠点滴成果累积取得科学进步的传统的科学发展观,在学术界引起巨大震动。他反对把科学看作事实、方法、理论的机械堆砌,也反对把科学与错误、虚构截然对立的绝对化观点。他用一个图式来描述科学发展的过程:前科学时期→常态科学时期→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态科学时期→……也就是说,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从前科学发展而来的,在前科学时期,研究者们没有形成共同信念和观点方法,众说纷纭,各行其事,研究工作处于分散的初级阶段。当某种学说占居统治地位、形成一个科学共同体后,大家按照统一范式从事研究,同时推动范式的发展、充实,这就进入常态科学时期。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事实不能纳入原范式,于是出现反常与危机。危机最终引发科学革命,旧范式被新范式取而代之。在新范式下,科学又进入一个新的常态发展时期。库恩的观点有许多深刻之处,他强调科学的发展是通过新旧范式的革命性置换实现的,是科学家的世界观变革。这些观点在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但是他的相对主义和工具主义倾向也不断引起争议和批评。
主要哲学著作有:《科学革命的结构》 (1962)、《必要的张力》 (1977)。

☚ 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学派   拉卡托斯 ☛
000002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