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丕
《广韵》敷悲切,平脂,滂。 《集韵》攀悲切,平脂,滂。 ❶ 大。《逸周书·宝典》:“四曰敬,敬位丕哉!”{孔晁}注:“丕,大也。”《后汉书·张衡传》:“厥迹不朽,垂烈后昆,不亦丕欤!”{唐}{黄滔}《御试良弓献问赋》:“否则何以弘丕国于赫赫,垂宝祚于绵绵者哉!”{清}{陈天华}《绝命辞》:“与其死于十年之后,曷若于今日死之,使诸君有所警动,去絶非行,共讲爱国,更卧薪尝胆,刻苦求学,徐以养成实力,丕兴国家。” ❷ 奉。《书·洛诰》:“丕视功载。”{孙星衍}疏:“丕者,《汉书·郊祀志》集注云:奉也。”《汉书·郊祀志下》:“丕天之大律。”{颜师古}注:“丕,奉也。”{晋}{陆机}《弔魏武帝文》:“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齐晖。” ❸ 连词。乃,于是。 《书·禹贡》:“{三危}既宅,{三苗}丕叙。”{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十:“丕,乃,承上之词。犹言{三苗}乃叙也。” ❹ 助词。 置句首或句中。《书·酒诰》:“丕惟曰:尔克永观省。”{孙星衍}疏:“丕,辞也。”《书·康诰》:“女丕远惟{商}耇成人。”《书·召诰》:“其丕能諴于小民。” ❺ 姓。 {春秋}{晋}有{丕郑}。见《左传·僖公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