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庄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契約文書部 > 券契 > 莊票 莊票 zhuāngpiào 錢莊所開出來的本票,分即票與期票兩種。遠期最多以十天爲限,限本地的市面流通。《海上花列傳》第六回:“仲英乃一古腦兒論定價值,先付莊票一紙。”《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九回:“到裏間拿了一張莊票給他。” 莊票 (聚豐銀號阮帖) 庄票中国旧时钱庄签发的本票。采用不记名式,且对挂失止付,规定极严,在市面流通视同现金。钱庄应客户请求,对自已所签发的庄票进行验付和保付的手续,称为“照票”。 庄票旧中国钱庄签发的本票,采用不记名式,在市面流通,视同现金。过去,外商洋行在我国经营商业,为了便于倾销洋货,给予华商短期赊销,允许以钱庄的短期庄票 (一般5至10天)来成交。所以庄票一度有很高信誉,流通颇广。 庄票 庄票见“钱庄本票”。 ☚ 钱庄本票 比期 ☛ 庄票 庄票钱庄发行的银票。分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见票即付现金。远期到规定日期付款, 限期一般为五至十天, 期内可在钱庄之间流通。票面金额至少十两。采取不记名式, 对挂失、止付规定极严, 在市面流通中视同现金。商号请求钱庄签发庄票, 须扣付0.2%—0.5%的票费, 称为“票帖”。钱庄应客户请求,对自己所签发的庄票进行验收和保付的手续, 称为“照票”。各钱庄对每日收进和付出的庄票, 用“汇划”方法进行清算。鸦片战争后, 外商为便于在中国推销商品, 同意接受庄票, 通过外商银行向开票钱庄收款。庄票的行用遂广。 ☚ 会票 洪武通宝 ☛ 庄票 庄票旧中国钱庄签发的本票,为不记名式,在市面广泛流通。在庄票被水、火毁坏或遭盗窃遗失等特殊情况下,钱庄对庄票可实行挂失止付。庄票有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庄票为见票即付现洋;远期庄票(亦称期票),则需到规定期日才能兑付现银。旧中国远期庄票的期限有10日、20日、数月不等,以10日、5日居多。十九世纪下半期,为了扩大洋货的倾销,洋行允许中国商人用庄票提货,外国银行在同中国商人和银行汇划结算时亦接受庄票,使庄票流通范围更加广泛。 ☚ 本票 汇划 ☛ 庄票 庄票亦称“钱庄本票”。是旧中国钱庄或银号签发的一种本票。我国最早的庄票出现于清朝乾隆年间,以后随着钱庄银号的发展,庄票发行量日益增加,它代替现金参加流通,故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庄票有即期庄票和远期庄票两种。前者是钱庄见票即付,后者是在到期日 (一般五到十天) 兑付现金。由于庄票不载明受款人姓名,且一般不予挂失,基本上如同现金参加市场流通。有些客户担心庄票遗失,要求钱庄和银号在兑付现金时专门验查。因此,钱庄和银号专设一种保付庄票,称作“照票”。建国后,仍有一些钱庄和银号继续发行庄票,1952年12月,中国大陆取消所有钱庄、银号及私人银行,庄票也不复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些地方 (主要是农村) 出现了私人钱庄,发行了部分庄票,这种庄票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需要,是国家金融机构信用工具以外的一种补充。 ☚ 支票 本票 ☛ 庄票zhuang piaosecurities issued by old-fashioned Chinese private banks which can be exchanged for cash 庄票banker's note 庄票旧中国钱庄签发而由它本身支付的一种票据。采用不记名式,且对挂失止付规定极严,故在市面流通中视同现金。庄票分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庄票见票即付,远期庄票(简称期票)到规定日期付款。过去,外商为了在我国推销洋货,允许购货人提货时可以使用远期庄票,一般为期十日或五日,期内可在钱庄之间流通。票面数额,最少十两,最多无限制。商号请求钱庄签发庄票,须扣付0.2‰—0.3‰的票费,称为“票贴”,因此,庄票流通颇广。钱庄应客户请求,对自己所签发的庄票进行验付和保付的手续,称为“照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