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宅使宋官名。宋承唐制设置,为正七品西班诸司正使之一。通常无职掌,仅为武臣叙迁之阶。政和二年(1112年),改称“武节大夫”。 庄宅使 庄宅使官名。唐代置。掌京师及东京官由及磨坊、店辅等产业的管理。《历代官制概略》: “庄宅使: 官名。唐代设置。管理两京地带官府掌握的庄田和磨坊、店铺、菜园、车坊等产业。” ☚ 妆钉局大使 追师 ☛ 庄宅使官职名。宋承唐制设置,为正七品西班诸司正使之一。通常无职掌,仅为武臣叙迁之阶。政和二年(1112年)改称“武节大夫”。 庄宅使官名。唐置。管理两京地区官府的庄田、磨坊、邸店、菜园、车坊等产业。 庄宅使官名。唐武则天始置庄宅使,由宦官充任,专管皇室庄田,后来称为内庄宅使。除皇室庄田之外,京师长安与东都洛阳有许多官庄,故在长安设庄宅使,在洛阳设东都庄宅使,管理两京地区官庄的庄田、磨坊、店铺、菜园、车坊等产业。五代亦置庄宅使。宋代属西班诸司使,通常无职掌,仅作为武臣迁转之阶。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改称武节大夫。 庄宅使武阶名。属诸司正使阶列。唐朝李吉甫《百司举要》:“则天分置庄宅使。”(《事物纪原》卷6《庄宅》转引)。是则始置于唐前期。北宋沿置,为诸司正使阶之一,位次于西作坊使。元丰新制、《元祐令》为正七品(《宋会要·职官》8之3,《分纪》卷44)。政和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其阶名易为武节大夫(《宋诏令》卷163《改武选官名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