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广教寺双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聖迹寳塔部 > 名塔 > 廣教寺雙塔
廣教寺雙塔  guǎngjiàosìshuāngtǎ

座落於安徽宣城縣敬亭山南麓。塔後原爲廣教寺,因稱。始建於宋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雙塔均爲方形,各七級,高六丈餘,屬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塔身砌有佛像,塔内嵌藏宋代蘇軾楷書《觀自在菩薩如意陀羅尼經》石刻。參閱光緒《宣城縣志·古蹟》。

广教寺双塔

广教寺双塔

位于安徽省宣州市城北敬亭山南麓。两塔均七层,高约20米,平面四方形,形制相同,大小略有差别,为砖砌仿木结构,底层三面辟门,以上各层四面开门,这在唐、宋方塔中并不多见。每层有腰檐平座,塔檐和转角铺作使用了部分木材和挑出的斗拱。塔每面用间柱分作三间,柱子用砖仿制成木柱,斗拱雄大而精美。塔身原有佛像砖多块,但多数已被损坏。两塔的第二层内均嵌有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观自在菩萨如意陀罗尼经》刻石,在金石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专家鉴定,此塔建于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现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龙川胡氏祠堂   杂项 ☛
广教寺双塔

广教寺双塔

广教寺双塔位于宣州市城北2.5公里的敬亭山南麓,始建于1096年(北宋哲宗绍圣三年),是沿用唐代四方形平面建塔手法而建的宋塔,在全国尚存的古塔中属罕见,基本保留了北宋建造时的原貌。
广教寺双塔各7层,高约20米,为砖砌仿木结构。双塔除底层为三面开门外,以上各层均四面开门。塔身原砌有多块佛像砖,但只有东塔第五层的四对佛像至今尚保存完好,塔内面积较小,各层用木梯相通,两塔的第二层内壁上嵌藏有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观自在菩萨如螺陀罗尼经》刻石。
广教寺双塔为国务院1988年1月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花戏楼   明中都皇城及皇陵石刻 ☛
广教寺双塔

广教寺双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敬亭山双塔,位于市北敬亭山南麓。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东西耸峙,各七层,高20米,为砖砌方塔,仿木结构。东塔边长2.65米,西塔边长2.35米。底座为白石浮雕,无塔心柱。底层开三门,二层以上四面开门,半木檐,木楼板。塔身砌有佛像、阑额、圆拱门。具有宋塔韵味,又保留了唐代宝塔的风貌。二层内壁嵌有宋苏轼手书《观自在菩萨如意陀罗尼经》石刻,文末署题“元丰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贡拔黄州团练副使眉阳苏轼书以赠宣城广教院横上人”,为金石珍品。清人施闰章《宣州双塔》诗云:“林麓依崇岩,松雨洒衣湿。双塔如老翁,苍颜并肩立。”塔后原有广教寺,俗称双塔寺。

☚ 敬亭山   宛溪 ☛
广教寺双塔

广教寺双塔

又称敬亭山双塔,位于宣州市北2.5公里的敬亭山南麓。塔旁原有建于唐代的广教寺,后毁于元末战火。双塔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并肩而立,犹如华表,各七层,高20余米,砖砌,方形,底座为白石浮雕,无塔心柱。底层开三门,二层以上四面开门。塔身砌有佛像、阑额、圆拱门,具有浓厚的佛教气氛。二层内壁有宋苏东坡手书《观自在菩萨如意陀罗经》碑刻,为金石中的珍品。清诗人施闰章有诗题咏:“林麓依崇岩,松雨洒衣湿。双塔如老翁,苍颜并肩立。”这对古塔,既保留了唐代建筑的传统,又具有宋代宝塔的风貌,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开元塔   中江塔 ☛
000033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