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仁堂清光绪三年(1877)六月大旱,天津以南至河间县严重灾害,静海、武清等地区又发生罕见的蝗虫灾害,大批灾民背井离乡逃往天津,人数多达8万余人。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朝廷,发起募捐。由苏、浙、皖三省在津富商捐资,于光绪四年(1878)建立广仁堂,初名“津河广仁堂”,堂址在南斜街,后因人满,于光绪八年(1882)又在西南城隅太平庄(今南开五马路儿童福利院址)奠基建房280余间,占地约1平方公里,收养灾民700余人,时为津门最大的慈善机构。1949年7月,市人民政府接管广仁堂,将其与西关街的救济院合并,建立天津市生产教养院。后将其中的孤老残幼人员分别安置,分设养老院、残老院和儿童教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