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稱“鋭角布”。戰國時期韓、魏地區鑄造的平首布,因布首頂端有兩銳角,故稱。大小分兩式:大者布身微作束腰,方足。面背正中自首至襠有一竪紋,背兩側各有一斜紋,面背有廓,襠呈方形。錢文有“湼金”、“盧氏湼金”、“洮湼金”等,或釋“金”作“百”,釋“洮”作“俞”、“渝”。通長約七厘米,重十七至十九克。均甚罕見。小者布身呈直腰狀,方足。錢面自鋭角至兩足有二直紋稍斜,或無文,背一直二斜紋或二斜紋;有廓或無廓,襠呈等腰三角形。錢文有“公(或釋“谷”)“垂”兩種,其中“公”字幣1981年於河南省鶴壁市石林公社獅跑泉村一次出土三千五百三十七枚,數目之多,令泉界注目。同出者尚有“垂”字鋭角布一枚、“垣”字圜錢一千一百八十枚以及橋足布、方足布共百餘枚。此外河南輝縣、淇縣亦有“公”字布出土。通長四·四至五厘米,重五至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