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承钊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刘承钊
刘承钊
刘承钊1900~1976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动物学家。山东泰安人。中共党员。192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生物系,留校任教并做研究生。1929年获硕士学位和生物学研究 “金钥匙” 奖,先后受聘任沈阳东北大学、燕京大学生物系讲师。1932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院深造,专攻高等动物学。1934年获康乃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时获科学和教育两项“金钥匙”奖。同年回国,任东吴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华西协合大学生物系教授、自然博物馆馆长,兼任成都燕京大学理学院院长、生物系主任和四川大学生物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燕京大学生物系主任兼中国科学院动物标本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及 《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四川省自然科学联合会主席、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毕生从事两栖动物分类的基础理论研究,发表论文60篇,出版专著3部。创建了中国两栖类动物的研究事业,是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区系学的奠基人之一。所著《中国无尾两栖类》、《华西两栖类》 受到国际动物学界的高度评价。 刘承钊 088 刘承钊1900—1976动物学家。山东泰安人。1927年北京燕京大学毕业,被遴选为助教,同时读研究生。1932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院学习,1934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燕京、东北、华西等大学教授。解放后,任燕京大学生物系主任,四川医学院院长。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自1929年开始从事两栖爬行动物的研究,发现了雄蛙的新的第二性征:雄性线。还结合生态、生活史和地理分布等资料,进行分类学研究,亲自考察并采集、积累大量珍贵标本与资料。对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区系学,作出一定贡献。尤其对锄足蟾科动物的研究,有独创见解,并作了较大的修订。对横断山脉两栖动物分类区系的研究尤为深入与细致。主要著作有《华西两栖类》、《中国无尾两栖类》等。 ☚ 朱冼 陈义 ☛ 刘承钊 刘承钊两栖爬行动物学家。泰安市人。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生物学系。1931年到美国留学,获博士学位。后到英、法、德、奥等国进行研究工作。回国后,历任燕京、东北、东吴、华西等大学教授。1950年任燕京大学生物学系主任、华西大学校长、四川医学院院长。并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四川省自然科学联合会主席。他从1929年起,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分类区系,曾到14个省、自治区调查,积累了大量亲自采集的标本和资料。对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区系学作出贡献,尤其对锄足蟾科动物的研究,有独创的见解,并作了较大的修订。对横断山脉两栖动物分类区系的研究尤为深入和细致。主要著作有《华西两栖类》《中国无尾两栖类》等。 ☚ 刘执经 刘统勋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