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钧926—968五代时北汉国皇帝。954或955—968年在位。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北汉世祖※刘崇次子。少颇好学,工书。乾祐四年(951),父称帝后,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太原尹。寻率兵攻晋、隰2州,不克而退。七年(954,一说八年),父卒,受契丹册封即帝位,改名钧,仍用乾祐年号。至十年(957)始改元天会,立七庙于显圣宫。每上表于契丹主自称“男”,契丹主称之为“儿皇帝”。在位14年,勤于为政,尊重儒士,任用五台山僧继颙为鸿胪卿,多方理财,以佐国用,境内稍安。但与宋战屡败,又以事得罪契丹,忧愤成疾卒。谥孝和帝。养子刘继恩、刘继元先后嗣位,至广运六年(979),北汉国亡。 刘承钧926—968五代十国时北汉国君,954—968年在位。为北汉政权建立者刘旻之子,改名钧。嗣位后,以卫融为相,段常为枢密使,蔚进掌亲军,养子李继恩为太原尹。天会二年(959),联合契丹侵后周。三年,承钧又助后周叛将李筠攻宋,被宋将石守信、高怀德击败。北汉守将纷纷降宋,契丹亦责承钧,承钧忧愤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