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膳食与食物选择
平衡膳食的概念是指人体的营养需要与膳食的营养素供给之间保持平衡状态;膳食所提供的热能与各种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需要;而且各种营养素之间又能保持适当比例,这种膳食称为平衡膳食。具体而言,为达到平衡膳食的要求,在食物选择上首先要作到主、副食品多样化,根据不同食物所具有的营养价值不同,在选择食物上要注意种类齐全。一般根据食物的不同营养特点将食物分为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薯类和杂豆类,主要供给人体所需的碳水化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同时也是我国膳食构成中热能的主要来源;第二类为肉、禽、鱼、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第三类为大豆和豆类制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第四类为蔬菜、水果,是人体所需矿物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食物纤维的主要来源;第五类为单纯提供热能的食品,包括动植物油脂,各种食糖和酒类,这五大类食品在每日膳食中均应适量摄取,合理搭配。我国膳食结构的特点是以植物食品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热能主要来自粮谷类,蛋白质也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在目前我国动物性食物供应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宜大力提倡食用豆类及豆制品,以保证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中由动物性食品和豆类提供的优质蛋白质能占到蛋白质总量的1/3以上较合适。在三餐的热能分配上也应合理,一般主张早餐占总热能的30%,午餐占40%,晚餐占30%。那种不食早餐,晚餐又大吃大喝的现象对身体健康不利,俗话所说的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吃少是有其科学道理为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