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中山王墓
战国中晚期中山国王陵。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城北中山国晚期都城灵寿故城内。中山王陵墓共发现两处,一处在灵寿故城以西二公里处,东西并列两座大墓,西侧的1号墓已经发掘,可确认是中山王的墓。另一处在城内西北部,南北错列三座大墓,已发掘的6号墓在最南端,墓主人未能确认。1号墓和6号墓的上部都有高大的方形封土,其上再建享堂。1号墓的封土东西宽九十二米,南北长一百一十米,高约十五米,自下而上构成三级台阶,分别清理出散水、回廊及享堂建筑遗迹,可复原成一座三层台榭式建筑。两墓均有陪葬墓和车马坑。1号墓封土范围之内,西侧有四座陪葬墓,东侧有两座陪葬墓,封土南面有对称的两座长方形车马坑,并有船坑和杂殉坑各一。6号墓的陪葬墓是东侧二座,西侧一座,南面也有两座对称的长方形车马坑。两座大墓的墓室结构基本一致,包括有南北墓道、椁室及东西藏器坑等。1号墓,墓壁成四级阶梯,抹草泥并用白粉涂饰。棺椁已被盗扰,从残存的棺椁铜饰看,应为二椁二棺。椁室两侧另设藏器坑放置随葬品,东侧二坑,西南侧一坑。6号墓规模略小,椁室两侧各设一坑。两墓随葬品达一万九千余件,有铜礼器、陶礼器、乐器、漆器等。其中1号墓出土的中山王鼎、壶和嗣子𧊒壶,共有铭文一千一百零一字,不仅确切地表明墓主为中山王,而且记明中山王的世系及有关史实,是研究中山国历史的重要史料。两墓发现的巨大山字形铜器,是前所未见的仪仗性器物。有些器物异常精巧,如金银镶嵌龙凤形铜方案,器足以四只伏卧的小鹿承一圆圈,圆圈之上是蟠绕成半球形的四龙四凤,龙顶又各有一组斗栱上承方案。十五连盏铜灯高八十四点五厘米,形似大树,树上攀援着嬉戏的群猴,树下还有二人仰面挑逗。银首人俑铜灯高六十六点四厘米,一身穿绣袍的男子,左手握蟠蛇连接的两层灯盘,右手高举蟠蛇连接的另一灯盘。几件错金银动物形器座,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均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另外,1号墓的椁室内还出土一件中山王陵兆域图铜版,长九十四厘米,宽四十八厘米,厚约一厘米。其上用金、银镶错出陵园平面图,包括并列的五座墓的名称、尺寸,还有“中宫垣”、“内宫垣”和四个宫室之名。并且有中山王的诏令:“王命赒为兆法阔狭大小之制,有事者官图之,进退违法者死无赦,不行王命者殃连子孙。其一从,其一藏府。”这是目前所见惟一的先秦兆域图,对研究先秦葬制及建筑史有非常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