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家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家诗 四家诗由于传《诗》人的出地、时间、解释等方面的不同,人们将汉代传《诗》者分为鲁、齐、韩、毛四家,简称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经学,古文只 《毛诗》一家。鲁诗传自鲁人申培,申培著有“《鲁故》二十五卷,《鲁说》二十八卷。”(《汉书·艺文志》)其特色是: 据《春秋》大义,采先秦杂说,以诗训诂,以诗印证周代礼乐、典章制度,将《诗》作为《礼》的说明。齐诗传自齐人辕固,《汉书·艺文志》载齐诗著作有:“《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齐后氏传》三十九卷,《齐孙氏传》二十八卷,《齐杂记》十八卷。”齐诗特色是:采用阴阳五行谶纬学说解说诗义,并以《诗》解说《易》和律历。韩诗传自燕人韩婴,“婴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归一也。”韩诗特色是: 继承先秦说诗的传统,断章取义,割裂诗句以作自己论文的注脚,或以诗证事,或以事明诗。毛诗传自鲁人毛亨、赵人毛苌,毛公著有“《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汉书·艺文志》) 毛诗特色是通训诂,明大义,将《诗》和《左传》配合起来,兼采先秦诸子所说诗义,以诗论史,以史明诗。四家诗虽各有特点,但在曲解诗意,借诗说教这根本点上是一致的。 ☚ 今古文经学之争 今文三家 ☛ 四家诗鲁诗、 齐诗、 韩诗、 毛诗的合称。 鲁、 齐、韩为今文经学, 西汉时立有博士, 魏晋至南宋时, 依次亡佚,仅存 《韩诗外传》。 毛诗为古文经学,先在民间传授、 盛行于东汉以后。 流传至今的 《诗经》 就是《毛诗》。 四家在诗义的说明、 文字的解释、 诗文的流传方面,都有不同。清代陈乔枞著《四家诗异文考》可资参考。 四家诗 四家诗指今文鲁、齐、韩诗和古文毛诗四家诗说。毛诗由毛亨、毛苌所传,称为大毛公、小毛公。据说,毛亨师承荀子,于西汉末开门授徒。著《诗故训传》,传于赵人毛苌。河间王任毛苌为博士,将《毛诗》献给朝廷,但未入官学,长期在民间传授。东汉后期毛诗始立为官学,并取代了三家诗的地位。毛亨、毛苌将《诗》和《左传》配合,并杂取三家诗义,以诗论史,以诗明义。后汉马融为毛诗作传,郑康成为毛诗作笺,毛诗盛行,三家诗逐渐失传。唐孔颖达整理《传》和《笺》并作 《毛诗正义》,遂流传至今。 ☚ 三家诗 十才子书 ☛ 四家诗《鲁诗》、《齐诗》、《韩诗》和《元诗》的合称。详“诗经”。 四家诗汉时鲁、齐、韩、毛四家诗说的合称。汉代经学有今文、古文之分。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的,称今文派,用先秦东方六国文字写成的是古文派。四家诗,独毛诗属古文派。鲁人申公传鲁诗,据春秋大义,采先秦杂说,“以诗训诂”,用诗印证周代礼乐,典章制度,将诗作为礼的说明。齐人辕固生,采用五行阴阳学说,以诗解说《易周》和律历,而传齐诗。韩诗传者韩婴,承继先秦诗说的传统,断章取义,为自己论文作注脚。这三家在西汉时均立为博士,成为官学,盛极一时。毛诗学者赵人毛亨和毛苌,他们把诗和《左传》配合起来,杂取前三家诗义,以诗论史,以诗明义。东汉时马融为毛诗作传,郑玄为诗作笺,毛诗独盛行,而前三家诗逐渐失传。唐代孔颖达整编传笺并作《毛诗正义》,这就是今天通行的毛诗。四家诗虽各有特点,但在以比兴释诗意和借诗说教这一点上,观点又是一致的。他们说诗时引用了许多后代失传的古文献,搜集了先秦的传说,传述了古时的民俗和宗教礼节,记载了古代的生活方式。所有这些帮助我们理解《诗三百》中许多诗的细节描写,认识《诗三百》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同时,他们还做了繁重的文字校勘和训诂,为后人理解古代语言提供了依据。因此,四家诗的传诗主张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贡献。但,四家诗从事文献考据和文字训诂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儒家思想,将“诗”变成“礼”的工具,而且注释诗句时,繁琐冗沉。这是四家诗学说的另一方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