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幣幣(币)Bì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幣bì

本爲繒帛,古時也把以束帛爲祭祀或贈送賓客的禮物稱爲幣。司馬相如《上林賦》:“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爲財幣,所以述職也。”班彪《北征賦》:“從圣文之克讓兮,不勞師而幣加。”

“币”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ㄅㄧˋ0730帛,古时以束帛为祭祀或赠送宾客的礼物。中原官话。山西西南部。《礼记・曲礼下》「币曰量币」汉郑玄注:「今河东云~,帛也。」清光绪十年《山西通志》:「河东名帛为币。」

❶所以貿買物也。《詩經·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系。” 毛傳:“布,幣也。” 鄭玄箋:“幣者,所以貿買物也”《周禮·天官·冢宰》:“以九賦斂財賄,……九曰幣餘之賦。” 《周禮鄭氏音》:“幣,婢世反。” (《玉函山房輯佚書》)
❷玄纁也。《儀禮·既夕禮》:“賓奉幣,由馬西。”鄭玄注:“幣,玄纁也”
❸帛也。《禮記·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幣曰量幣。” 鄭玄注:“幣,帛也。”

古代名物 > 紡績類 > 製品部 > 布帛 > 幣
幣  bì

繒帛。常用作祭祀或相互贈送之禮品。《儀禮·士相見禮》:“凡執幣者不趨,客彌蹙以爲儀。”胡培翬正義:“散文則玉亦稱幣,《小行人》合六幣是也;對文則幣爲束帛、束錦、皮馬及禽摯之屬是也。”《戰國策·齊策三》:“請具車馬皮幣。”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禮尚部 > 饋禮 > 幣
幣  bì

帛、繒帛。古代用以祭祀與贈送的禮物。《說文·巾部》:“幣,帛也。”段玉裁注:“帛,繒也。”徐灝箋:“幣本繒帛之名,因車馬玉帛爲聘享之禮,故渾言之皆稱幣。”《書·召誥》:“我非敢勤,惟恭奉幣,用供王能祈天永命。”孔傳:“惟恭敬奉其幣帛供待王,能求天長命。”《周禮·天官·大宰》:“及祀之日贊玉幣爵之事。”《儀禮·士相見禮》:“凡執幣走不趨,容彌蹙以爲儀。”胡培翬正義:“散文則玉亦稱幣,《小行人》‘合六幣’是也;對文則幣爲束帛、束錦、皮馬及禽執之屬是也。”《漢書·文帝紀》:“其廣增諸祀壇場珪幣。”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概稱部 > 統稱異名 > 幣
幣  bì

原指作爲貢品的皮幣,後泛稱商品交易媒介物。《周禮·小行人》:“合六幣。”《管子·國蓄》:“以珠玉爲上幣。”《史記·平準書》:“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爲二等……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爲器飾寳藏,不爲幣。”《漢書·食貨志下》:“於是乎量資幣,權輕重,以救民。”顔師古注:“凡言幣者,皆所以通有無易貴賤也,故金之與錢,皆名爲幣也。”

幣bi

8EC5
“币”的繁体。

幣bì

B068
“币”的繁体。

〖幣〗 粵 bai6〔弊〕普 bì

❶ 古時以束帛為祭祀或贈送賓客的禮物。許慎《說文解字》:「〜,帛也。」(帛【粵 baak6〔白〕普 bó】:絲織品的總稱。)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厚〜委質事楚。」(委質:臣服。)
❷ 貨幣。《管子.國蓄》:「以珠玉為上〜,以黃金為中〜,以刀布為下〜。」(刀布:古代貨幣的名稱,形狀像刀。)

幣()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西漢
大成若缺,其用不幣(敝)。

泰山都尉孔宙碑陽,東漢
故能興(樸)□□雕幣。

封魔奴墓誌,北魏
可備珪幣,遣之致請。

阿史那忠墓誌,唐
咸申贄幣。

濟瀆廟祭器銘,唐
沉幣。
《説文》: “幣,帛也。从巾敝聲。”
戰國楚簡假“”、 “”爲“幣”:

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22,戰國
(㡀〔幣〕)帛。所(以)爲(信)与(徵)也。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三55,戰國
𡧍(賓)客之用(幣)也非正(徵)。

☚ 帥   帶 ☛
000024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