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幢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幢幡chuāng fān旗帜。李咸用《升天行》:玉皇据案方凝然,仙宫立杖森幢幡。 幢幡chuāng fān旗帜。李咸用《升天行》:“玉皇据案方凝然,仙宫立仗森幢幡。” ![]() ![]() ![]() 幢幡chuáng fān丧礼上用的一种窄长条的旗子,垂直悬挂在高竿上,为死者招魂:早有前面法鼓金铙,~宝盖,铁槛寺接灵众僧齐至。(十五·308)这日乃是五七正五日上,那应佛僧正开方破狱,传灯照亡,参阎君,拘都鬼,筵请地藏王开金桥,引~。(十四·289)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宗教喪葬旗部 > 宗教旗 > 幢幡2 幢幡2 chuángfān 佛、道所用旌旗之泛稱。唐·黄滔《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寳塔碑記》:“自地湧塔於佛之前,其幢幡瓔珞、瑪瑙、車渠、七盤四懸,乘虚耀日。”《水滸傳》第一回:“只見上清宫許多道衆,鳴鐘繫鼓,香花燈燭,幢幡寳蓋,一派仙樂,都下山來迎接丹詔。”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佛家法物部 > 法器供具 > 幢幡 幢幡 chuángfān 亦稱“幡幢”。佛教的經幢旗幡。原幡與幢皆爲儀仗或軍中號令所用,佛教亦沿用之,建於佛寺、道場之前,從頂安寳珠的高大刹竿之上垂下,以象徵佛之威德。唐·黄滔《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寳塔碑記》:“自地湧塔於佛之前,其幢幡璎珞、瑪瑙、車渠,七盤四懸,乘虚耀日。”又《辭府相》詩:“今朝拜别幡幢下,雙淚如珠滴不休。”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七:“廬山遠法師命盡之日,山中峰澗寺落,皆見千眼仙人成隊執幡幢香花赴東林寺。”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外國·活佛》:“以珠琲爲幡幢,金寳爲法供,内府瑰異爲之一空。”《金瓶梅詞話》第八十九回:“幢幡不斷,觀音殿接祖師堂;寳蓋相連,鬼母位通羅漢院。”《紅樓夢》第十四回:“那應佛僧正開方破獄……延請地藏王,開金橋,引幢幡。”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總名部 > 合稱 > 幢幡1 幢幡1 chuángfān 旗幟之泛稱。用于禮儀或軍事指揮。《後漢書·禮儀志下》:“校尉三[百]人,皆赤幘不冠,絳科單衣,持幢幡。”《通典·兵二》引三國魏·曹操《軍令·船戰令》:“幢幡旗鼓,各隨將所載船。” 军旗 军旗兵旗 战旗 戎旗 戎斾 戎麾 戈旗 军帜 旃旆 灵旗 灵旂 ☚ 各种用途的旗 将旗 ☛ 各种用途的旗 各种用途的旗导引的旗:引章 ☚ 大旗 军旗 ☛ 旗子 旗子旗(旗织;旗志;旗旒;旗旂;旗斾;旗幢;旗幡;~号;~物;红~;白~;赤~;龙~;黑~;黄~;苍~;大~;国~;党~;团~;队~;锦~) 识 帜 标 幡(幡旂;幡斾;幡帜;幢幡) 旃志 旌罕 旌旒 通帛 析羽 虹采 采斿 另见:旒穗 飘扬 呼呼 悠悠 ☚ 旗、仗 各种旗 ☛ 幢幡古代军事指挥或仪仗所用的旌旗之类。《后汉书·礼仪志下》: “校尉三百人, 皆赤帻不冠,绛科单衣,持幢幡。 《通典·兵二》引三国魏曹操《军令·船战令》:“幢幡旗鼓,各随将所载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