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常香玉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常香玉1922—;女河南巩县人 常香玉
常香玉
常香玉1922——原名張欣山,女,河南鞏縣人,1922年生。9歲随父游鄉趕會,入班學藝。後拜翟燕身、周海水爲師。初學小生、須生、武丑。13歲以文武雙全之美譽轟動開封。1938年專攻旦行。1941年至陝西,流浪陝、甘賣藝,並在西安演出。1942年爲河南募捐義演。1948年在西安創辦香玉劇社,自任社長。1951年率劇社演出於西北、中南、華南等地,以收入捐獻“香玉劇社號”飛機一架。1952年随中國人民代表團出席維也纳世界人民和平會議,與梅蘭芳赴蘇聯訪問演出; 同年,在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榮譽獎,所演《花木蘭》拍成電影。1956年劇社轉入河南省豫劇院; 同年,獲河南省戲曲觀摩演出榮譽獎。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第一、二、三、五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婦聯常務理事,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省人大常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員,河南劇協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河南省劇曲學校校長。扮演角色有傳統戲《拷紅》中紅娘、《白蛇傳》中白素貞、《花木蘭》 中花木蘭、《紅燈記》 中李奶奶等。 常香玉 常香玉1923—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张妙玲,河南巩县人。自幼随父张富仙学唱豫西调。9岁时人密县太乙西班,从师于翟燕身、周海水等豫剧前辈。10岁起即登台演出。13岁因演出《拷红》而闻名开封。1942年在宝鸡等地为抗日义演。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并任董事长。解放后改为香玉剧社并任社长。1951年率领香玉剧社在西北、中南、华南等地义演,用演出收入捐献了一架“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以支持抗美援朝,被誉为“爱国艺人”。1952年赴维也纳参加世界和平大会,同年参加全国戏曲汇演,获文化部颁发的荣誉奖。曾赴朝鲜慰问演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河南省戏曲汇演获荣誉奖。其代表剧目主要有传统戏《西厢记》、《白蛇传》、《花木兰》、《大祭桩》等和现代戏《李双双》、《朝阳沟》、《红灯记》、《柳河湾》等。在长期演出实践中创立的“常派”唱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历任河南豫剧院院长、党委委员,河南戏曲学校校长、中国剧协常务理事、副主席、全国妇联执委、中国文联执委、中国音协常务理事、河南省剧协副主席等职,是第一至三、五、六届人大代表。现任河南省文化厅顾问。 ☚ 关肃霜 红线女 ☛ 常香玉豫剧艺术家。女。河南巩县人,1922年11月3日生。9岁随班学戏,拜在翟燕身、周海水门下,初学小生、须生、武丑,后专工旦角。10岁登台,13岁名享开封。其唱腔特点,在豫西调基础上融合豫东、祥符各调及曲剧、坠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的唱腔,纳于其中,别创新腔,自成一派。1941年赴陕甘演出,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1951年支援抗美援朝,捐献飞机1架,名为“香玉剧社号”1952年获国家荣誉奖。其《花木兰》一剧于1956年被摄制成电影。曾任河南省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2004年6月1日去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