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智斗金银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智斗金银怪

智斗金银怪

《西游记》用了从第三十二回到第三十六回整整四回书叙写了“孙悟空智斗金银怪”的故事。平顶山莲花洞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有五件宝贝,神通广大,他们活捉了唐僧、八戒、沙僧,使悟空频受挫折,屡遭败绩。悟空“腾挪乖巧,运用神机”,终于夺得了妖怪的全部宝贝,彻底歼灭了金银二怪。
胆力勇武是孙悟空性格的一大特色,但自他第二次出山智降黄袍怪后,作为性格的另一侧面——足智多谋,却日益显得光彩照人。“智斗金银怪”的四回书,正是作者提供给孙悟空尽情表演这个性格侧面的又一个大舞台。
作为组织情节的艺术,当然把写好高潮作为关键。在 “智斗”这一片断中,全歼金银二怪无疑是高潮所在。但作者眼中倘只有高潮,孤立地写高潮,也就必然写不好高潮。吴承恩全局在胸,从容运笔,有理有节地将故事推向高潮,在步步推进的过程中,使读者如行山阴道上,有美不胜收之感。
故事的开笔就不同凡响。值日功曹向悟空报告了妖怪的 “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假若怠慢了些儿,西天路莫想去得。”好不厉害!值日功曹对悟空的艺高胆大一向是敬服的,如今却在悟空面前极言妖怪的本事,看来形势确实严峻得很!悟空顿时“切切在心”,派遣八戒去巡山,侦探妖怪的情况。八戒立即被正在等吃唐僧肉的二怪之一——银角大王活捉而去。出师未捷,先锋被抓,唐僧集团挫了锐气。作者做了这样的铺垫后,才让悟空与银角大王正式照面。
悟空的对手不但有“勇”,而且有“谋”。银怪看到悟空挥舞金箍棒而来,“有万夫不当之勇”,立即有了算计: “只可善图,不可恶取。”真是正确的判断! 作者写了银怪一段心理活动,意在使读者认识银怪是一个诡计多端非同一般的家伙,为后面展开智斗张本。果然,银怪认准了唐僧“外好里枒槎” 的毛病,变成一个受伤的老年 “道者”,惹动了唐僧的 “恻隐之心”,在悟空驮他上路时,施展“移山倒海”的法术, 调来须弥,峨眉、岱宗三座大山,将悟空压得“三尸神咋,七窍喷红”。搬倒了唐僧集团的顶梁柱,唐僧和沙僧当然不堪一击。情节发展到这里,有力地呼应了开端的“功曹报警”,鲜明地突出了银怪的“奸谋”。作者还借助于悟空受挫后的“珠泪如雨”和仰天长叹两个细节,借助于前来移开三山解救悟空的土地、山神的谈“妖”色变,极力渲染了金银二怪的 “法术高强”。金圣叹说: “吾尝言读书之乐,第一莫乐于替人担忧。”读者此刻的审美快感正是为唐僧师徒“担忧”。悟空怎样除去妖魔,救出唐僧,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矛盾。作者及时地布设了悬念。
所谓“智斗”正是在读者急欲追根问底的情况下打响开场锣鼓的。处在劣势中的悟空,要反败为胜,必须设计剥夺金银二怪所掌握的“法宝优势”。悟空从以“装天”的假葫芦“换取”精细鬼、伶俐虫手中的“紫金红葫芦”、“玉净瓶”开始,直到彻底取得胜利,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凡九进九出莲花洞,极尽变化腾挪之能事,百折不挠,屡败不馁。其间数陷险境,曾被幌金绳捆住,被红葫芦吸入,但均凭自己的智慧和计谋,一一化险为夷,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终于将金银二怪分别装进他们赖以逞凶的净瓶和葫芦中。诚然,作者在描写双方这场“夺宝”斗争的情节时,使用了神妙的幻化笔法,极富浪漫主义的情趣。然而,悟空的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同妖精的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是显得那样真实可信,符合生活的本来逻辑,因此原经作者布置的悬念,随着斗争形势的不断变化,一直紧紧抓住读者,从而使高潮的来到,不仅脉络分明,而且合乎情理。特别令人感到丰富多彩的是:高潮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呈现双峰对峙的奇姿异态。前一个高潮是消灭银角大王,后一个高潮是消灭金角大王。这种艺术上的突破,令读者不得不对大手笔推陈出新的魄力深表钦佩。
试分析作者对两大高潮的描写。
其一:“那怪甚喜,急纵身跳将起去,到空中,执着葫芦,叫了一声‘行者孙’。大圣听得,却就不歇气,连应了八九声,只是不能装去。那魔坠将下来,跌脚捶胸道: ‘天哪!只说世情不改变哩!这样个宝贝也怕老公,雌见了雄,就不敢装了。’行者笑道: ‘你且收起,轮到老孙该叫你哩。’急纵起筋斗跳起去,将葫芦底儿朝天,口儿朝地,照定妖魔,叫声‘银角大王’。那怪不敢闭口,只得应了一声,倏的装在里面,被行者贴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心中暗喜道: ‘我的儿,你今日也来试试新了。’”
其二:“……那老魔见伤了他老舅,丢了行者,提宝剑就劈八戒。八戒使钯架住。正赌斗间,沙僧撞近前来,举杖便打。那妖抵敌不住,纵风云,往南逃走……大圣见了,急纵云跳在空中,解下净瓶,罩定老魔,叫声‘金角大王’。那怪只道是自家败残的小妖呼叫,就回头应了一声。飕的装将进去……”
前者是消灭主将之战,后者是消灭统帅之战;前者写悟空与银怪在“斗宝”时的轻取,后者写悟空等人与金怪等妖混战后的奇胜;前者写悟空消灭了银怪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者写唐僧集团消灭金怪取得了彻底胜利;前者的艺术氛围诙谐幽默,后者的艺术氛围激烈残酷;前者侧重于对话和心理描写,后者侧重于动作描写。作者这种敢于“相犯”又善于“相避”的手法,已经精熟到游刃有余的地步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双高潮”后,是令人莫名惊诧的结局。作者借太上老君之口道破了真相:金银二怪乃是观音菩萨向他再三告借来的金银二童,托化在此,专与唐僧师徒为难,以考验他们取经诚意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原来是无事生非。难怪悟空要发出恨恨的诅咒:“这菩萨也老大惫懒!……他曾许我到急难处亲来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掯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 ”作者在完成悟空那多谋善断的孤胆英雄形象塑造的同时,又一次点示了神魔一体的关系,留给读者的是富有哲理意味的启示。

☚ 智降黄袍怪   乌鸡国除害 ☛
0000874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