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Cháng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江西之金溪、崇仁,湖南之芷江,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马关、陇川,四川之合江、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壮、彝、瑶、哈尼、土家、裕固、柯尔克孜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云: “ (常氏) 或言黄帝臣常先之后。” “常先为大司空” (《姓氏考略》),且“系出有熊氏,黄帝相常先之后。”(《姓氏词典》 注引 《新纂氏族笺释》),则知常先乃黄帝族人,为重臣,其后以名为氏。 ❷或为常仪之后。“黄帝使常仪占月……常姓宜出此。” (见 《姓氏考略》)。 ❸ 《唐书·世系表》 云: “出康叔支孙,食采於常,因以为氏。” 康叔,乃周武王弟,卫之始封君,古常邑在今山东滕县东南。此则系出姬姓,以邑为氏。 ❹ 《姓氏考略》注引 《路吏》 云: “吴后有常氏。”此亦系出姬姓。 ❺或为恒氏所改。郑樵注云:“恒氏避宋讳亦改为常。”宋真宗名赵恒,故恒氏避讳而改。 ❻土族之常姓,原驻牧於肃兆羌水、解水之地,后迁至今互助土族自治县,人们称之为 “羌鲜人”。其所居村庄,称“羌鲜阿寅勒”,意为从羌鲜地方迁来的村庄,居者以村名为姓。羌,土族音cháng,故或取 “羌鲜” 之首音谐 “常” 以为单姓。 ❼裕固族之常姓,则为常曼氏所改。常曼,本户族名,以之代姓,后或取其首音谐“常” 以为单姓。 汉代有常惠,名将; 三国魏有常林,温人,大司农; 东晋有常璩; 唐代有常建; 明代有常遇春,怀远人,右丞相。 常cháng往,昔,多用于“年”“日”“时”等时间词之前。崔液《上元夜》: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白居易《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洛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听人言,今朝入吾手。 常cháng❶恒久,經常,固定不變。杜篤《論都賦》:“遭時制都,不常厥邑。” ❷倫常,綱常,典則。孔臧《楊柳賦》:“威儀抑抑,動合典常。”一本作“章”。 ❸普通,平常。見“常俗”。 ❹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爲尋,倍尋爲常。《漢書》賈誼《弔屈原賦》:“彼尋常之污瀆兮,豈能容吞舟之魚。” ❺古代繪有日月圖形的旗幟。見“太常”。 ❻德。東方朔《答客難》:“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孔叢子》孔臧《鴞賦》:“在德爲常,棄常爲妖。”《藝文類聚》作“祥”。 常chánɡ等于说果真,用于选择性的假设分句中,往往与下一分句的“如”“若”等字相应。有时写作“长”。《四春园》剧二:“~是庆安无话说;久后拿住杀人贼呵,我则怕屈坏了他平人,姆姆也咱可敢倒罢手。”《千里独行》剧二:“我~赢了他便好;若是输了呵,我便往胡同里走。”《娶小乔》剧一:“公瑾叔也说的是:~肯便好;若不肯时,羞的不如偷驴的。”《南极登仙》剧一:“今日~有人来便罢;如若没有人来,看我白他这个谎。”《飞刀对箭》剧二:“你~在这里拽折了弓也罢了;上阵处拿将来的弓,你都拽折了,可不误了我的大事?”以上各例中,“常”都既含强调语气,又有假设意味,故宜释为“果真”;如果句中语气平缓,则“常”与“如”“若”的用法无异。《剪发待宾》剧二:“~存的青丝在,须有变钱时。”《梨园乐府》中无名氏小令《天净沙》:“上官有似花开,下官浑似花衰。花谢花开小哉,~存根在,明年依旧春来。”又见“长”。
常chánɡ同“畅”。犹甚也;好也;真也;正也。《抱妆盒》剧三:“你~好有上梢,无下梢。”常好,即畅好也。见“畅”。 常 常cháng❶常规,常法。《大雅·文王》五章: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天命曾赐商,使有中国,纣无道,天命赐文王,而商之子孙皆臣服于周。毛《传》: “则见天命之无常也。”郑《笺》:“无常者,善则就之,恶则去之。”《周颂·思文》一章:“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郑《笺》:“无此封竟于女今之经界,乃大有天下也,用是故陈其久常之功于是夏而歌之。”马瑞辰《通释》:“常,即政也。《左昭二十年传》: ‘布常无艺。’ 杜注: ‘言布政无法度。’ 此诗陈常,犹布常也。‘陈常于时夏’,谓陈农政于中夏也。” ❷正常。《唐风·鸨羽》三章:“悠悠苍天,曷其有常。”悠悠,遥远貌。苍天,青天。曷,何。朱熹《集传》: “常,复其常也。”《小雅·十月之交》二章: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齐诗》说:“月蚀非常也,比之日蚀犹常也。” ❸经常。《大雅·文王》五章:“厥作裸将,常服黼冔。”毛《传》: “裸,灌鬯也。黼,白与黑也。冔,冠冕也。”郑《笺》:“其助祭自服殷之服,明文王以德,不以强。” 《白虎通·三正篇》引诗曰:“言微子服殷之冠,助祭于周也。”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董氏曰: ‘常服,则不变其服矣。’ 不变其服,存商制也。” ❹长有,守住。《大雅·卷阿》四章:“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郑《笺》:“予福曰嘏,使女大受神之福以为常。”朱熹《集传》:“常,常享之也。”《鲁颂·閟宫》四章: “保彼东方,鲁邦是常。”郑《笺》: “保,安; 常,守也。”孔《疏》:“安于彼东方之国,鲁邦是其常有。” ❺尚。《商颂·殷武》二章:“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郑《笺》:“享,献也。世见曰王。”俞樾《群经平议》: “常读为尚。” ❺地名。见《史地篇》〔常〕条。 ☚ 堂 唪 ☛
常 常cháng鲁国南部边邑。《鲁颂·閟宫》八章:“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毛《传》:“常、许,鲁南鄙、西鄙。”郑《笺》:“常,或作尝,在薛之旁。《春秋·鲁庄公三十一年》‘筑台于薛’是与?周公有尝邑,所由未闻也。六国时齐有孟尝君,食邑于薛。”马瑞辰 《通释》:“《齐语》: ‘管子曰:以鲁为主,反其侵地堂潜。’ 《管子》作 ‘常潜’,则常邑曾见侵于齐,庄公时复归于鲁,去僖公时未远,故诗人尚举以为颂美之词。” ☚ 堂 崇 ☛ 常读音ch·ang(ˊ),为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市羊切,平,阳韵。 ❶恒久的;永久的;固定的。 ❷平常。 ❸伦常。 ❹经常;常常。 ❺姓。 ❻古代绘日月图形的旗帜,为天子之旗。 上一条: 裳 下一条: 嫦 常〔chang〕 常常 〔chang chang〕njanglxid. 常年 〔chang nian〕gous doubgous jut. 常{}四5409①名时间;时候。吴语。上海松江:闲~闲时‖春~里春天。②动尚。古北方方言。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辨证二》:「至今秦人谓尚为~。」③形平均。闽语。福建闽侯洋里〖seu53〗。④副还是;仍旧。吴语。上海崇明〖 〗。   常❶〈隐〉清末以来粮店指数目一。参“常、落、几、时、麦、重、春、伏、求”。 ❷〈隐〉清末以来茧行指数目四。参“烟、足、南、常、马、青、尺、边、脚、台”。 常cháng❶普通;普通的事 △ ~识|~情|家~。 ❷长久不变的 △ ~青树|~量。 ❸时常;经常 △ ~来~往。 ❹规律 △ 天行有~。 ❺姓。 【注意】上边是“⺌”,不是“⺍”。以“⺌”为偏旁的字还有“光、当、党、尚”等。 常cháng
常❶一般;普通;平常:~人~识︱~言︱~情︱~态︱中~︱寻~︱通~︱正~︱日~︱家~︱如~︱照~︱非~︱失~︱逾~︱异~︱反~︱往~︱素~︱一反~态︱习以为~。 ❷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变的:~规︱~轨︱~例︱~会︱~任︱~备不懈︱出没(mo)无~︱反复无~︱变化无~。 ❸时常;常常:经~︱老生~谈。 常cháng❶ 平常的,普通的:常人|常情|常理。 ❷ 不变的,经常的:常量|常数。 ❸ 一定时间内维持原状的:常任|常设|冬夏常青。 ❹ 时常,经常:常来常往|常去电影院。 ❺ 姓。 常(5次) ❶常规;常道。余独好修以为~《离》 安有~则《服》 ❷经常。不忍此心之~愁 愁悄悄之~悲兮《章·悲》 ❸古制十六尺的长度。彼寻~之汙渎兮《弔》 常cháng❶准则;常法。《左传·庄公十四年》:“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杜预注:“常,常道也。”《荀子·天论》:“天行有常。”杨倞注:“天自有常行之道也。”《离骚》:“余独好修以为常。”王逸注:“我独好修正直以为常行也。” ❷副词,经常。《悲回风》:“不忍此心之常愁。” 常chang常备 常常 常川 常服 常观1 常规 常轨 常衡常会 常见 常客 常理 常 常量 常年 常情 常人 常任 常山 常设 常识 常事 常数 常套 常委 常温 常务 常销常性 常言 常智 常住 反常 非常 纲常 贯常 家常 经常 伦常 每常 平常 日常 如常 失常 时常 通常 往常 无常 寻常异常 照常 正常 中(zhong)常 常备军 常见病 常青藤 常青树常任制 常温层 常行军 拉家常 常备不懈 常规能源 常规武器常规战争 常来常往 常绿植物 常年累月 常胜将军 常态分布 常用对数 常用字表 常住人口 家常便饭 冬夏常青 老生常谈变幻无常 反复无常 三纲五常 习以为常 喜怒无常 常cháng❶常常;时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 (五·105) ❷长久:那宝玉的情性,只愿~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三一·711) ❸平日;往常:他(凤姐)自己也怕成了大症,遗笑于人,便想偷空调养,恨不得一时复旧如~。(五五·1284)凤姐虽未大愈,精神因此比~稍减。(七三·1778) 常❶地名。《詩經·魯頌·閟宫》:“居常與許,復周公之宇。” 鄭玄箋:“常或作嘗,在薛之旁。” ❷旌游也。《周禮·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禮,……建常九游。” 鄭玄注:“常,旌斿也。” ❸八尺曰尋,倍尋曰常。《周禮·冬官·考工記》:“車戰常崇於殳四尺。” 鄭玄注:“八尺曰尋,倍尋曰常。” 《周禮·冬官·廬人》:“殳長尋有四尺,車戰常。” 鄭玄注:“八尺曰尋,倍尋曰常。” 《儀禮·公食大夫禮》:“司宫具几與蒲筵常。” 鄭玄注:“丈六尺曰常,半常曰尋。”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冷兵器部 > 格鬥器 > 車戟 > 常 常 cháng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長度、面積單位(附) > 常 常 cháng 古代長度單位名。十六尺爲常。周以後不用。《國語·周語下》:“其察色也,不過墨丈尋常之間。”韋昭注:“五尺爲墨,倍墨爲丈,八尺爲尋,倍尋爲常。”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儀仗旗部 > 九旗 > 常 常 cháng 古代九旗之一。縿首畫日月,下及旒交畫十二條升龍降龍。高九仞,上繫十二旒。用於天子儀仗。因日月常明,故稱。《周禮·巾車》:“建大常,十有二斿。”鄭玄注:“大常,九旗之畫日月者。”《釋名·釋兵》:“日月爲常,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爾雅·釋天》“旌旗”邢昺引《廣雅》云:“天子杠高九仞。”唐·韓愈《元和聖德詩》:“天兵四羅,旂常婀娜。”《儀禮·覲禮》“載大旂”鄭玄注:“大旂,大常也;王建大常,縿首畫日月,其下及旒,交畫升龍降龍。” 常cháng❶旧时陆陈业谓数目一。参“常、落、几、时、麦、重、春、伏、求。” ❷旧时茧行谓数目四。参“烟、足、南、常、马、青、尺、边、脚、台。” 常变;常、恒○变biàn(形)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量|~速运动|~压器|不~价格。 ●常cháng(形)不变的:~数|~量。 ●恒héng(形)永久;持久:~久|~量|~定|~温|~等式|~心|永~|持之以~。 常cháng〖名词〗 一、常规,规律,惯例(4)。《送石处士序》:凡去就出处何常?——大凡做官或者隐居哪有什么常规?《纵囚论》:不可为常者。——不可做为惯例。《潮州韩文公庙碑》:此理之常。——这是事理的常规。 二、伦常,纲常(2)。《单子知陈必亡》: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现在陈侯不考虑继嗣的伦常。《原道》:死则尽其常。——死就要合乎纲常。
常cháng〖形容词〗 一、普通,寻常,平常(10)。《货殖列传序》: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只有卓越而不寻常的人被后世所称赞。《杂说四》: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况且想跟普通的马一样也是办不到的。《亲政篇》:宋时常朝则文德殿。——宋朝时候,皇帝平常在文德殿坐朝。 二、固定,永久,永恒(13)。《师说》: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纵囚论》: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 ——这能做为治理天下永恒的法规吗?《同学一首别子固》:会合不可以常也。——聚会不能是永久的。
常cháng〖副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曾经发生、出现过。可译为“曾经”(2)。《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认为然,徒虚语耳。——小臣听说“忠诚的人没有得不到报答,诚实的人不被怀疑”,我曾经认为是这样,现在明白不过是句空话罢了。《光武帝临淄劳耿弇》:常以为落落难合。——曾经认为难以实现。 二、表示动作行为经常发生、出现。可译为“常常”、“经常”(48)。《伯夷列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上天没有偏心,常常帮助好人。《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门虽然有,可是经常关着。《义田记》: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买了城郊经常丰收的一千亩田。 常cháng❶ 固定不变,永久。韩愈《师说》:“圣人无~师。”全祖望《梅花岭记》:“其气浩然,~留天地之间。” ❷ 常法,规律。《国语·越语下》:“无忘国~。”《荀子·天论》:“天行有~,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特指伦常,纲常。《尚书·君陈》:“败~乱俗。” ❸ 经常,常常。苏轼《石钟山记》:“是说也,人~疑之。” ❹ 日常,平时。《后汉书·张衡传》:“~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世说新语·政事》:“望卿摆拨~务。” ❺ 普通,平常。《战国策·赵策二》:“~民溺于习俗。”司马光《训俭示康》:“顾人之~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❻ 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常。《周礼·考工纪·庐人》:“酋矛~有四尺。”(酋qiú矛:一种短柄的矛。) ❼ 通“尝”。曾经。《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有之。”(党tǎng:偶然。见xiàn:出现。)《史记·淮阴侯列传》:“~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 常*changB3A3 ❶长久:万古~青。 ❷时时,频繁发生:经~/~来~往。 ❸普通,一般的:平~/~识/习以为~。 不变 不变不易 不渝 不移 稳定 停滞(~不前) 静止 转转相因 不易变动:固定 保持原样,没有变动:原封原样 固定不变:定(一~) 凝固(思想~) 恒久 恒定 恒固 牢固不变:铁板一块 一点不变:如故 依然 依还 依旧 原旧 照旧 照样 照常 原样 原封 如常 如前 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文风不动 按照老规矩办事,没有丝毫改变:一仍旧贯 事物没有变化,情况仍跟过去一样:依然如故 依然如旧 经过长时间不变:经久(~耐用) 表示长期不变:常(常常;~青) 一贯 从过去到现在都不变:向(向来;一向) 素(素来) 从来 历来 自来 一贯 一直 一定 始终 压根儿 长期没什么变化的地方:死水 永远不变:铁定 永恒 万古不变 万世不易 万世不革 天长地久 百世不易 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永世,永恒:毕天 一经形成,永不改变:一成不变 一成不易 始终坚守,永不改变:金石不渝 以黄河为誓,像滔滔的黄河水一样,永不改变初衷:有如白水 经久不衰,永恒不变:日月经天 经久不衰,永久不变:经天行地 (没有变化:不变)
另见:保持 维持 坚持 固定 顽固︱变化 ☚ 不变 始终不变 ☛
普通 普通凡(平凡) 侪 常(常常;中常;平常;寻常;通常;随常;庸常)恒(恒常) 平平 等闲 一般 小可 简单 齐世 坦坦(~之备) 淡易 轻可 普同 恒泛 不打紧喜闻乐见 闾巷草野 普通的:平 平常,不高明的:庸 普普通通,不值得注意,缺乏魅力:平淡平平常常 经常见到:习见 数见 屡见 熟见 见惯(司空~) 不奇特:屡见不鲜 (一般的:普通)
另见:普遍︱不凡 特出 ☚ 普通 平凡 ☛
规律 规律道(道方;道度) 常(天行有~)法则 律例 律法 大自然的规律:天道 天则 自然界与社会变革的规律:革道 生命之原理、规律:性理 客观的规律性:逻辑 论理 一般的规律:公例 公认的规律:公律 较为普通的规律:通例 最根本的规律:计极 永远不变的规律:不易之道 道无所不在:道在屎溺 (事物间的必然联系:规律) ☚ 联系2 关联 ☛
经常 经常经 常(常常;常川;率常;习常;连常;恒常;闲常;顷常;靠常;趁常;镇常;时常) 长(长长;~日) 每(每每;每常) 时(时时;时常;时刻;不时;非时;时不时) 恒 寻 惯(惯常;惯会;司空见~) 往往 息息 故故 朝夕(~相处) 朝暮 镇长 经常的:平(~时) 表示经常:老(~是) 尽(~下雨;~吃肉) 肯(~来;~病) 勤(~学;~看) 一味 一径 经常、频繁:三年两头 三天两头 三头两日 三日两头 (发生不止一次,且时隔不久:经常)
另见:发生 重复 稠密 ︱偶然 ☚ 发作 偶然 ☛
永远 永远永(永久;永古;永终;永世;永生永世;永朝永久;永世千年) 长终 恒久 久长 终古 永远的:长远 表示永远的意思:再也(~不来) 世代,永远:没代 世世代代,永远:永世 千生万劫 千秋万世,永远生存:万寿无疆 长久,永远:常 长远,永久:恒长 终身,永远:没世 (长得无终止:永远) ☚ 久远 长时间 ☛ 常 077.常(p980.2)义项三“普通,平庸”,两书证作: 《史记·一一七·司马相如传》: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又六八《商君传》: “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 按:两书证次序颠倒,而后项书证又将流做源。故当先引《商君书·更法》: “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而后引《史记·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则当矣。 ☚ 师资 干休 ☛ 常cháng市羊切,平阳。 ❶同“裳”。裙子。《逸周书·度邑》:“泣涕于~,悲不能对。” ❷常规,常法。张衡《东京赋》:“布教,颁~。” ❸纲常,伦常。《管子·幼官》:“立~备能。” ❹规律,定则。《管子·水地》:“尽其几,反其~。” ❺永久的,不变的。《孙子·虚实》:“兵无~势,水无~形。” ❻普通的,平常的。《商君书·更法》:“~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 ❼长度单位,一丈六尺。《国语·周语》“寻常”韦注:“八尺为寻,倍寻为~。” ❽常常,经常,《慎子·外篇》:“奢者心~贫,俭者心~富。” 〖常〗 粵 soeng4〔嘗〕普 chánɡ ❶ 永久的,固定的。韓愈《師說》:「聖人無〜師。」 ❷ 常規,規律,規範,有成語「三綱五〜」。《禮記.禮運》:「示民有〜。」(向人民昭示要遵守禮義規範。) ❸ 副詞,經常。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每朝時,〜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 ❹ 普遍,平常,有成語「人之〜情」。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而世之奇偉瑰怪非〜之觀。」 ❺ 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尋」,兩尋為「〜」。韓非《韓非子.五蠹》:「布帛尋〜,庸人不釋。」(雖然布匹只有一尋或一常那麼短,可以百姓卻不會輕易丟失。)
常cháng即“裳”。《说文解字·巾部》:“常,下裙也,从巾,尚声……或从衣。”《玉篇·巾部》:“常……下裙也,今作裳。” 常cháng❶一般,普通。如:平常,常态。 ❷不变的。如:常数,常胜。 ❸时常。如:常来常往,通常。 ❹姓。 常 常chang副词。(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经常发生,相当于“经常”“常常”。如: ❶陆贾者,楚人也……居左右,常使诸侯。(《史记·陆贾传》“常”句:陆贾是楚国人……侍奉在〔高祖〕左右,经常出使到诸侯国去。) ❷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慎子·外篇》“常”句:奢侈的人心里经常是贫乏的,俭约的人心里经常是富有的。) ❸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惠,和并知之,而常谓顾胜。(《世说新语·言语》“常”句:张玄之、顾敷分别是顾和的外孙和孙子,都少年聪颖,顾和都很看重,可常常认为顾敷更胜一筹。) (二)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或情况发生在过去,相当于“曾经”,通“尝”。如: ❹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史记·高祖本纪》“常”句:您最初曾经特别看重这个女儿,想把她嫁给高贵的人。) ❺琛常会宗室,陈诸宝器。(《洛阳伽蓝记·城西》“常”句:元琛曾经会合皇族,陈设种种宝贵器物。) ☚ 尝 诚 ☛ 常 常古代长度单位。十六尺为一常,即两寻。《孔丛子》:“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 ☚ 寻 索 ☛ 常chánɡⅠ ❶ (一般;普通;平常) ordinary;common;normal: 反 ~ unusual;abnormal; 人情之 ~ natural and normal; 习以为 ~ be used [accustomed] to sth. ❷ (不变的;经常) constant;invariable: 冬夏 ~ 青 remain green throughout the year;evergreen Ⅱ (时常;常常) frequently;often;usually: ~ 来 ~ 往 exchange frequent visits;pay frequent calls; 她 ~ 去听音乐会。 She goes to concerts quite often. 我们 ~ 见面。 We see quite a lot of each other. Ⅲ ❶ [书] (准则) norms: 伦 ~ 纲纪 the human relationship and principle of the feudal society ❷ (姓氏) a surname: ~ 遇春 Chang Yuchun ◆常备 be always on the alert;be ever prepared; 常备不懈 keep to the concept of all-time preparedness;be on one's toes all the time;always be on the alert;be always vigilant;be prepared at all times;be ever prepared against war; 常常 frequently;often;usually;generally; 常川 frequently;constantly; 常春藤 {植} ivy;Chinese ivy;Hedera Helix; 常服 suit;informal dress; 常规 (沿袭下来的规矩) convention;rule;common practice;groove;routine;{医} routine; 常轨 normal practice;normal course; 常衡 avoirdupois; 常会 regular meeting;regular session; 常见 common; 常客 frequent caller; 常来常往 frequently see each other;exchange frequent visits;have plenty of dealings with sb.;keep in constant touch with sb.;pay frequent calls; 常理 convention;logical thinking; 常礼 regular etiquette; 常例 common practice;regular routine [procedure];常量 constant (quantity); 常绿 evergreen; 常年 (终年) throughout the year;perennial;(长期) year in year out;(平常的年份) average year; 常青 evergreen; 常情 reason;sense; 常人 ordinary person;common people;the man in the street; 常任 permanent;standing; 常设 standing;permanent; 常设机构 standing body; 常胜 ever victorious; 常识 (普通知识) general [elementary] knowledge;(生活经验和见识) common sense;nous; 常事 ordinary affairs;common occurrence; 常数 {数} constant; 常态 normalcy;habitus;ordinary [constant] state;normality;normal behaviour or conditions; 常委 (常务委员) member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常温 (15-20 摄氏度) normal atmospheric temperature;ordinary temperature;{动} homoiothermy; 常务 day-to-day business;routine; 常项 constant; 常压 ordinary pressure;constant pressure; 常言 saying; 常用 in common use; 常住人口 permanent resident population;de jure population;inhabitant; 常驻 resident;permanent 常cháng❶常备不懈|常胜将军
❷安常习故|蹈常袭故|动常得咎|纲常名教|纲常扫地|家常便饭|居常处顺|履常蹈故|守常不变|循常习故|遵常守故
❸不拘常次|法轮常转|老儒常语|老生常谈|人之常情|书生常谈|俗语常言|学无常师|一反常态|知足常乐
❹安适如常|变故易常|蹈故习常|动静有常|翻覆无常|反复无常|拘俗守常|人生无常|日以为常|三纲五常|习故安常|习为故常|习以为常|袭故安常|袭故守常|喜怒无常|循故袭常|异乎寻常 常 金文; 篆cháng[尚(聲符)+ 巾(布,意符)→常(“裳”本字。《説文》:“常,下帬(qún同裙)也。從巾,尚聲。 ,常或從衣。”借爲表示綱紀之常,社會次序和國家法紀(綱常)。常本指“下裙”。穿衣裳是最普通的事,因而“常”被用於“日常、平常”,反失本意。引申爲不變〈經常、常绿樹〉。姓。)] 《詩經·唐風·鴇羽》:“悠悠蒼天!曷其有常?”(高高天老爺!何時生活能正常?) [春秋] 左丘明《左傳·昭公三十二年》:“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奉祀社稷的不一定是某姓某人,主子和臣子不一定總是這些人,自古以來就是這個樣子了。) [唐] 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宋] 張孝祥《六州歌頭》:“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注:翠葆霓旌,翠绿鳥羽裝飾的車蓋和七彩繽紛的旗幟,都是帝王所用,比喻“王師”。這句是希望南宋北伐,收回失地。) 常cháng(11画)
  *常cháng11画 巾部 (1) 我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三纲五~。 (2) 永久的;不变的: ~年|~绿树|冬夏~青。 (3) 一般的;普通的: ~人|~识|平~|反~|习以为~。 (4) 副词。时时: ~~|经~|时~|~来~往。 常 ☚ 帶 帷 ☛ 常cháng出土的战国竹简上已有。从巾,尚声。本来或作裳,就是裙子。引申有经常、时时义。也常重叠用。如:他常和工人一起劳动。又有长久义。如:常绿树|冬夏常青。又有平常,普通的,一般的意义。如:常识|常态|习以为常|反常。 常★常◎常
chánɡ形声,从巾,尚声,本义为裙(古人穿的下衣,与今天的裙子不同),与“裳”同,假借为永久不变的,由此引申为普通、日常的、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屡次发生)等。 【辨析】 ❶以“常”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chánɡ:嫦。 ❷常/长 见40页“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