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相马经
西汉。高24.6厘米。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帛书《相马经》用汉隶书抄写在半幅帛上,共77行,约5200字。全文分三节,内容不尽相同,其中第一节和第三节文体类似骈文,而第二节文体比较简朴。文中记述很多关于马头部的相法,而以相眼更为细致,然而四肢的大体相法,至于躯干各部以及耳、鼻和唇齿等其他重要部位都未见抄录在内,因此可见,它决不是《相马经》的全部。相马法是鉴定马匹优劣的实践经验总结,在畜牧技术上从来就很受重视,《相马经》帛书的出土,使我们见到了我国长期以来失传而重见于世的最古畜牧著作,证实了我国古代相马有悠久的历史,也为研究我国畜牧史提供了历史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