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干病方剂
根据抑制病变巴达干,温胃增火,除巴达干寒症等治疗巴达干病的原则,以咸、辛、酸味,浮、锐、热、糙、滑性的药物为主,配合组成的药方,称为祛巴达干病之方剂。
巴达干病变以重、寒性为主,由于它属水土二元,亦成为引起诸寒症之主要原因。有鉴于此,治疗巴达干病,按巴达干的特性,宜先用浮、锐、热、糙、滑性的药物,抑制巴达干的寒、重等特性,截断寒源,增补胃火,预防和消除并发病。由于巴达干之特性和存在部位,其病变多发生在胃、脾、肾等脏腑。因此,临床上,对胃巴达干以石榴、荜拨为主;对脾以草果为主;对肾以豆蔻为主。此类方剂多以增强胃火,祛巴达干寒邪,开胃助消化等药物组成。如祛巴达干寒邪以石榴为主,冬青为辅药; 补胃火宜配辣椒、芡实、蛇床子、三热药等,不消化病宜配光明盐,腹胀宜配红盐,巴达干热症宜配寒水石、芫荽子、柿子等药。对不消化病用四味光明盐汤、六味安消散、白丸、八味石榴散等; 补胃火用四味石榴散等; 巴达干寒症用五味红盐汤,胃巴达干用六味寒水石散、五味石榴散; 促使精华吸收用五味清浊散;喉塞巴达干用三十味根基散。
本章方剂,多属辛温,补热之品,易耗伤正精,引起血、希拉之症。对希拉型体质者和希拉发病的季节以及与易使希拉病发作的生活环境,不宜过用本品。即或必要,亦应配伍使用,特别是辛温之方,尤当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