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巴林金融市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巴林金融市场 巴林金融市场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巴林发展起来的国际金融市场。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巴林是石油生产国,但鉴于石油蕴藏估计在未来20年内会采完,巴林政府决定大力发展金融业。1975年巴林货币局制定和公布了离岸银行业条例,准许外国银行在巴林设立离岸银行单位,经营非居民外币业务,从而吸引了国外资本前去经营。70年代因石油大提价,使巴林积累了大量资金。巴林没有外汇管制,从事离岸业务的银行可免交所得税,也无需交存款储备金。毗邻石油生产国,资金来源丰富。以上这些便利条件使巴林很快成为离岸银行业务中心。其离岸业务主要有:(1)短期信贷业务。主要是居民非居民之间的交易。主要对象是阿拉伯国家的借款人;(2)外汇市场业务。外汇市场交易的货币主要是美元,其次是沙特阿拉伯的里亚尔和海湾地区的其它货币,另外还有德国马克、瑞士法郎等;(3)黄金交易。黄金交易以现货为主。(4)证券业务。1984年开设了证券交易所。 ☚ 巴塞尔协定 巴黎金融市场 ☛ 巴林金融市场Bahrain Financial Market主要经营以美元为主的各种境外货币业务的交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巴林发展起来的重要的离岸金融市场。1975年巴林政府货币局制定和公布了离岸银行条例,准许外国银行在巴林设立离岸银行业单位,经营非居民外币业务。由于巴林没有外汇管制,从事离岸业务的银行免缴利得税和存款储备金,优惠的政策吸引了众多的外国银行在此经营离岸业务。 巴林金融市场 巴林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巴林国位于波斯湾中部,1971年8月14日宣布完全独立。独立后的巴林从国情出发,奉行经济多样化政策,走金融立国之路。1975年,巴林发展成为区域性离岸金融中心。巴林仿效其他离岸金融中心,制定和公布了离岸银行条例,同时规定各种鼓励措施,诸如外汇自由流动,免缴存款准备金,实行自由利率。在巴林经营离岸金融业务者,免征所得税,每年只须交25000美元手续费。这些措施吸引了众多外国银行,它们纷纷拥入巴林。1975年, 巴林当局批准第一批如花旗银行等34家银行经营离岸金融业务;1980年,有131家银行和证券公司获得许可证,其中正式营业的有58家;1985年,已有150多家银行获得离岸银行许可证;1988年,开业银行达170多家。离岸金融业务发展很快也较顺利,总资产1975年为16.9亿美元,1976年为60亿美元,1977年为150亿美元,1978年为230亿美元,1979年为280亿美元,1980年为330亿美元,到1988年上升为630亿美元,资金规模扩大了37倍之多。巴林离岸银行业务以外币存放款为主,50%以上的资金来源于海湾国家,25%来自欧洲,其他地区较少。美元是离岸业务的主要货币。除银行同业存放、信用证业务以及项目长期筹资,还有银团贷款、证券交易以及外汇期货交易等。 ☚ 新加坡金融市场 欧洲货币市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