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的火葬
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小岛。巴厘人把火葬看作人死后灵魂升天的第一步。也是死者亲属必须履行的神圣天职。举行这种火葬要花费大量钱财,一般平民只好先把尸体经过特殊处理后埋葬起来,有些贫穷人家一辈子也无法把祖宗重新由坟墓中挖出来进行火化。为了满足那些没有能力火葬的人们的神圣愿望,每隔一百年左右就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集体火葬。火葬的前几天,人们准备好祭品、木塔、木牛、木狮、木象等。火葬的前一天,把尸体残骸从坟墓中掘出洗净,用白布包好,放在特设的走廊中,周围放好祭品。亲友们带着一块象征纯洁的白布为衣物前来送葬。送葬的队伍要走曲折的路线,为的是使死者的灵魂找不到回来的路。妇女们带着祭品和圣水,死者的亲戚执长白布走在木塔旁,若死者是教士或贵族,长白布扎成蛇形。进入火葬场,把尸体从木塔移到木棺中,由亲属割开裹尸布,教士背诵祷辞,把圣水洒在尸体上,摔破水罐,放上寄托死者灵魂的模拟像,撒上纸钱。在乐声中点燃木棺,火烧的越旺越好,大家围坐起来喝酒,直到尸体烧成灰为止。骨灰抛入大海,如果离海太远就抛入河中,表示洗净了一切污浊。在12天或24天后,再举行一个仪式,使死者的灵魂“神化”,并把灵位供奉在鸽子笼式的家庙里,以便每逢节日前来享受祭品。到此,整个火葬仪式全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