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差额选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差额选举 差额选举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规定,差额选举的比例有两种情况;在由选民直接选举代表时,其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1/2或一倍;在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时,其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1/5或1/2。 ☚ 间接选举 选举权 ☛ 差额选举 差额选举chā’é xuǎnjǔ候选人名额多于当选人名额的一种选举办法。与“等额选举”相对。 ☚ 层面 插播 ☛ 差额选举“等额选举”的对称。又称“不等额选举”。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不相等的选举。分为多额选举和缺额选举两种形式。参见〔多额选举〕、〔缺额选举〕。 差额选举又称“不等额选举”。“等额选举”的对称。候选人名额多于或少于应选代表名额的选举方式。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选举即多额选举。中国自1979年选举法后实行多额选举。 差额选举候选人多于应选人的制度。为许多国家所采用,我国也采用。我国法律规定:直接选举的人大代表候选人应多于应选人的1/3至一倍,间接选举的前者应多于后者1/5至1/2;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正职领导人的选举,候选人一般应有两名;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政府的副职领导人的选举,候选人比应选人应多一至三名;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委员的选举,候选人比应选人应多1/10至1/5。 差额选举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人名额的一种选举方式。 差额选举 差额选举“等额选举”的对称。一个选区或选举单位提出的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出的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的选举方法。如一个选区应选出3名代表,提出3名以上候选人的就是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不同,它给选民提出了自由挑选的余地,便于选民对国家公职人员实际监督。我国在1979年以前实行等额选举。现行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并规定了两种差额的比例: 由选民直接选举代表时,其候选人应多于应选代表的1/2至一倍,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1/5至1/2。 ☚ 美属萨摩亚立法机构 突尼斯内阁 ☛ 差额选举 差额选举又称不等额选举。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一种选举方式,相对于等额选举而言。中国1979年通过、1982年修正的中国 《选举法》 明确规定的 “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 即实行差额选举的原则。差额选举为选民或代表提供更多选择的余地,有利于选出满意的代表。资本主义国家的 “自由竞选” 也是一种差额选举。候选人由所属党派或无党派人士定出。 ☚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 差额选举 差额选举亦称“不等额选举”。指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规定,差额选举的比例有两种情况:在由选民直接选举代表时,其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1/2或一倍;在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时,其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1/5或1/2。 ☚ 总统议会制 统一战线 ☛ 差额选举election with more candidates than posts 差额选举hold elections with more candidates than posts;multi-candidate elections;competitive election;contested elec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