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巩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巩膜gǒng mó眼球外围的白色部分。合信在《西医略论》(1857年)中称巩膜为“眼白壳”;傅兰雅在《光学须知》(1895年)中称巩膜为“眼白衣”,这是因为巩膜是白色的,又是眼球最外的一层。这两个词在19世纪中晚期十分常用。“巩膜”是个日语词,约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如1907年孙佐译述《生理卫生新教科书》第十篇:“巩膜(别名眼白衣)为白色或苍白色不透明之硬膜,蔽于旁面及后部,其前(嵌明角罩处)后(视神经出入之处)有圆孔。” 眼的各部 眼的各部眼睛周围能开闭的皮:睑(眼睑) 眼皮 眼檐 眼泡(~红肿) 眼胞 眼唇 ☚ 眼睛明亮 眼珠 ☛ 巩膜sclera脊椎动物眼球后外表面的膜。主要由互相交织的胶原纤维束组成,致密坚韧,不透明、很少血管故呈乳白色。起保护、支持眼球的功能。巩膜前方与角膜移行处为富于血管的角膜缘,巩膜后端形成多孔的筛板为视神经穿出处。除眼球前部的巩膜表面有球结膜覆盖外,其余部分为一层内皮,可使眼球表面光滑,便于在眼球囊内自由转动。 巩膜sclera系眼球壁外膜的后部分白色纤维膜。约占外层膜的5/6,前接角膜且较薄,后端较厚。小儿巩膜略为浅蓝色,成人为白色,老年可因脂肪沉着而略显黄色。巩膜由于是致密纤维组成,故较强韧,对眼球有保护作用。由于居于眼球最外层,因此易受各种外伤损害,并可被微生物感染发生某些炎症。 巩膜眼球壁后部外层的白色纤维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性坚韧,由后向前逐渐变薄,在眼球的前面与透明的角膜相连接。有保护眼球的作用。 巩膜sclera系眼球壁后部最外层的一层纤维膜。质地坚韧,不透明,呈瓷白色。由致密相互交错的纤维所组成。其表面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和弹性组织所构成。巩膜具有保护眼球的作用。表层巩膜组织富有血管,深层巩膜血管和神经皆较少,代谢缓慢,炎症时反应不如其他组织剧烈,病程往往迁延。 巩膜 巩膜sclera眼球壁的主要组成之一。是眼球纤维膜的后5/6部分。前方联接角膜,后方与视神经的鞘膜延续。巩膜在视神经穿出部附近最厚,愈前愈薄,在肌腱附着处又复增厚(巩膜厚度:后极部1mm,赤道部0.4~0.5mm,直肌附着处0.3mm)。其与角膜交界处,外面有环形的角膜沟,深部有巩膜静脉窦。小儿的巩膜为浅蓝色,成年为白色,老年因脂肪沉着而带黄色。巩膜结构坚韧,有支持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 ☚ 飞蚊症 巩膜黄染 ☛ 巩膜sclera 巩膜sclera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