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Lìng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甘肃之永登、徽县,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载。《中文大字典》转引《风俗通》云: “楚令尹子文之后。”令尹,楚国最高行政长官之称。子文,即斗谷於菟。望出上郡。 汉代有令勉,中大夫; 明代有令曦,监察御史。 令lìng❶命令,差遣。張衡《思玄賦》:“速燭龍令執炬兮,過鐘山而中休。” ❷法令。張衡《應間》:“貴以行令,富以施惠。” ❸使。孔臧《鴞賦》:“何思何慮,自令勒劇。”馬融《圍棋賦》:“營惑窘乏兮,無令詐出。” ❹美好,善。張衡《歸田賦》:“于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 ❺敬詞。見“令考”。 令 令官名。战国秦汉以后县的长官称令,历代沿称。又汉代以后中央高级机构长官有中书令、尚书令。一些中级机构主官,如九卿属官也有称令者。如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卫尉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等令。 ☚ 丞 九卿 ☛ 令 《说文》:“令,发号也。”段注:“引伸为律令,为时令。”《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1.通“鴒” ling 〔例一〕《诗·小雅·小宛》:“题彼脊令,载飞载鸣。”脊令,即鹡鸰。令通“鸰”。 〔例二〕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令,来母、耕部;鸰,来母、耕部。来母双声,耕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瓴” ling 〔例一〕《周礼·冬官·考工记》:“堂涂十有二分。”笺:“谓阶前,若今令甓祴也。”贾疏:“汉时名堂涂为令甓祴。”令甓。即瓴甓,今之砖。令通“瓴”。 〔例二〕 《汉书·尹赏传》:“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谷数丈,致令辟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令辟,即瓴甓。 令,来母、耕部;瓴,来母、耕部。来母双声,耕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泠”ling 〔例一〕《国语·齐语》:“刜令支,斩孤竹。”令支,《管子·小匡》作“泠支”。令通“泠”。 〔例二〕 《汉书·地理志》:“辽西令支县有孤竹城。” 令,来母、耕部;泠,来母、耕部。来母双声,耕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4.通“伶”ling 〔例〕 《诗·秦风·车邻》:“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释文:“令,《韩诗》作‘伶’。”令,小臣。令通“伶”。 令,来母、耕部;伶,来母、耕部。来母双声,耕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令 令“令”的原意是命令或法令。后用于酒筵游戏,代表酒令。唐代人将酒令托为歌舞,遂有“歌令”、“令舞”等名。白居易所说“醉翻衫袖抛小令”,《维摩诘经讲经文》所说“玳瑁筵中罢令章”,则以“令”代指了小舞和小唱。 唐代的歌舞令受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多用促拍。故有唐一代,占据优势地位的令歌之辞是六言辞;且每篇在8句以内,篇幅都不长。其原因即《仿园酒评》所说的“短歌悦耳,无致人厌”。在送酒曲的促速特点的限制下,也在短歌形式的约束下,酒令歌辞必然有短小的特点。 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篇幅短小的曲子辞,在后来称作“小令”,这种习惯被宋人继承,遂有以“令”称呼短调、小曲的情况。张炎《讴曲旨要》说:“歌曲令曲四掯匀,破近六均慢八均。”意思是说四拍的小调是“令”,六拍的中调为“破”、“近”、八拍的长调是“慢”。这种用法后来逐渐固定下来。故作为词学名词的“令”一般都指短调之辞。 ☚ 慢曲 引 ☛ 令官名(1)战国、秦汉以后,县的行政长官称令。唐代县各置令一人,自正六品至从七品不等。此外设关、市处也置令。(2)中央最高机构长官称令,如中书令、尚书令。(3)中央九寺、五监、东宫等部门属下的中下级机构主管官员多有称令者,如太常寺有鼓吹署令。官品自正六品至从八品不等。 令 令(一)lìng ❶命令。《齐风·东方未明》二章:“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毛《传》:“令,告也。”朱熹《集传》:“令,号令也。”倒、颠,即 “颠倒”。《秦风·车邻》一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毛《传》:“寺人,内小臣也。”郑《笺》:“欲见国君者,必先令寺人传告之,时秦仲又始有此臣。”一说,令作“伶”。《韩诗》作“伶”,云:“使伶。”王先谦《集疏》:“凡命令、教令、号令、法令等用令字者,皆尊重之词。至使令,亦间用之,盖出自假借,当以‘伶’为正。” ❷善,好。《小雅·十月之交》三章:“烨烨震电,不宁不令。”毛《传》:“烨烨,震电貌。震,雷也。”郑《笺》:“雷电过常,天下不安,政教不善之徵。”《小雅·角弓》三章:“此令兄弟,绰绰有裕。”毛《传》:“绰绰,宽也。裕,饶也。”《礼·坊记》引诗郑注:“令,善也。绰绰,宽裕貌。”《鲁颂·閟宫》八章:“鲁侯燕喜,令妻寿母。”令,使善,用如动词。郑《笺》:“燕,燕饮也。令,善也。僖公燕饮于内寝,则善其妻,寿其母。谓为之祝庆也。”《易林·豫之否》: “令妻寿母,宜家无咎,君子之欢,得以长久。” (二)líng。 ❸象声。《齐风·卢令》一章:“卢令令,其人美且仁。”毛《传》:“令令,缨环声。”朱熹《集传》:“犬颔下环声。”卢,猎犬。 ☚ 饥馑 令人 ☛ 令读音l·ian(ˊ),为i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力延切,平,仙韵。 ❶[令居]古县名,西汉置,在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北。 上一条: 蘞 下一条: 苓
令读音l·ing(ˊ),为ing韵目,属ing—eng韵部。郎丁切,平,青韵。 ❶同“聆”。听;听从。 ❷同“零”,孤零。陈垓词:“看谁似我,孤令。” ❸[脊令]古籍中的一种鸟名。 上一条: 拎 下一条: 铃
令读音l·ing(ˋ),为ing韵目,属ing—eng韵部。力政切,去,劲韵。 ❶命令。 ❷使。 ❸县令。 ❹季节;时令。 ❺美好。如:令名。 ❻酒令。 ❼词曲中的小令。 上一条: 另 下一条: 灵
令读音l·ing(ˇ),为ing韵目,属ing—eng韵部。力政切,去,劲韵。 ❶量词,是纸张的计量单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上一条: 欞 下一条: 岭 令liŋ44❶命:领导~我来看你。《书说》: “臣下罔收禀~。” 传:“令亦命也。” 《国语·鲁语》: “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 注:“命,令也。” 从《孟子》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看,令字一般作动词,命字一般作名词。特殊情况著家一般加注。如禀令之令作名词,《吕氏春秋》: “命田舍东郊。” 命作动词,则加注,其他注解往往类此。 ❷美好,对别人亲人的美称。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三国演义》第二回: “令尊与常会来。” 如令爱:对别人女儿的尊称: 《碾玉观音》: “适来叫出来看郡正轿子的人,是令爱么?” 如令阃,对别人母亲的尊称,令兄,对别人兄长的尊称等等。 令ㄌㄧㄥˋlìng一1320①动打瞌睡。吴语。浙江苍南金乡〖 〗。才~下着又醒来‖倒床里~下子。②名汁水儿。吴语。浙江苍南金乡〖 〗。鸡才炖落去,没有~汁水不浓。③名白色冰晶。吴语。江苏溧水〖 〗。④名条状伤痕。闽语。福建厦门〖 〗。规身~了了浑身都是条状伤痕。⑤量顶。吴语。浙江金华、温州:一~布帐一顶帐子。⑥量中药煎汁的次数。吴语。浙江苍南金乡〖 〗。中药煎一汁叫一~。   令ling❶发布命令。《诗经·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之。”(已经累得颠三倒四了,从贵族老爷那儿又发出了命令。) ❷使,让。《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能~君胜。”(臣:我。君:你。)《老子·十二章》:“五色~人目盲,五音~人耳聋。” ❸县级地方行政长官。柳宗元《封建论》:“杀守劫~而并起。”(守:太守,郡一级的最高长官。并:一同。)袁宏道《虎丘记》:“歌者闻~来,皆避匿去。”(避匿:同义词连用。去:离开。) 令❶〈隐〉旧时帮会指数目八。参“尤、代、貌、长、仁、耳、伯、令、王”。 ❷〈隐〉香港商业指数目六。参“支、神、斗、苏、马、令、侯、庄、弯、享”。 令líng
令lǐng纸张计量单位。500张原张纸为1令。 另见502页líng;506页lìng。
令lìng❶命令;指示 △ 通~嘉奖|~行禁止。 ❷季节;时节 △ 时~|夏~。 ❸使;让 △ ~人高兴|~我激动。 ❹敬称对方的亲人 △ ~尊(称对方的父亲)|~爱(称对方的女儿)。 ❺古代官名 △ 县~|太史~。 【注意】“令”作左偏旁时,第二画捺要改写成点(丶),如“邻、翎、领”等。 另见502页líng;505页lǐng。 令❶指示:~旗︱~箭︱命~︱法~︱条~︱政~︱军~︱将~︱号~丨~训~︱禁~︱密~︱通~︱口~︱调(diao)~︱诏~︱下~︱行~︱传~︱指~︱责~︱申~︱勒~︱喝(he)~︱明~︱违~︱矫(jiao)~︱逐客~︱~行(xing)禁止︱三~五申︱朝(zhao)~夕改︱发号施~。 ❷使得:~人喷饭︱~人捧腹︱~人齿冷︱~人发(fa)指︱~人神往︱利~智昏。 ❸古代官名:~尹(yin)︱县~丨~太史~。 ❹时节:春~︱秋~︱夏~︱冬~︱当~︱节~︱时~。 ❺美好;善:~德︱~名︱~闻。 ❻酒令:猜拳行~。 ❼对对方亲属及有关系的人的敬称:~亲︱~兄︱~姐︱~弟︱~妹︱~堂︱~尊︱~郎︱~爱︱~阃(kun)。 ❽小令,词调、曲牌的名称:如梦~。 ○辞~(交际场合中应对合宜的话语)︱外交辞~。 令líng
令lǐng量词,用于纸,五百张为一令。 另见315页líng、318页lìng。
令lìng❶ 动词,命令:三令五申│令你部支援。 ❷ 名词,命令:发号施令│军令如山。 ❸ 让,使:令人激动│令人气愤。 ❹ 季节,时节:时令。 ❺ 古代官名:县令。 ❺ 敬称,对方的家人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爱。 ❻ 姓。 另见315页líng、317页lǐng。 令lìng❶发出命令,也指发出的命令。 【词汇】命令︱口令︱传令︱军令︱号令︱指令 【组词】令行禁止︱电令各校︱三令五申 【例句】全体官兵个个保证做到令行禁止。 ❷使。 【组词】令人兴奋︱令人深思︱令人难忘︱令人发指 【例句】日本军国主义残害中国人民的罪行令人发指。 ❍ 校庆篝火晚会的热烈场面,令人终生难忘。 【近义】使︱让︱叫 令(12次) 命令;指使。吾~羲和弭节兮 吾~凤鸟飞腾兮 吾~帝阍开关兮 吾~丰隆乘云兮 吾~蹇修以为理 吾~鸩为媒兮《离》 ~沅湘兮无波《歌·君》 ~飘风兮先驱《歌·大》 何~彻彼岐社《天》 ~五帝以折中兮《章·诵》 ~薜荔以为理兮《章·思》 ~海若舞冯夷《远》 另见[自令] 令lìng命令;指令。《离骚》:“吾令蹇修以为理。” 令ling令爱 令弟 令箭 令节 令郎 令妹 令名1 令亲 令嫂令堂 令闻 令兄 令媛 令岳 令侄 令尊 饬令2 传令 春令词令 辞令 当令 调(diao)令 冬令 发令 法令 奉令 号令 喝(he)令3 即令4 假令 将令 节令 禁令 酒令 军令 口令 勒令密令 明令 命令 秋令 申令5 时令 手令 司令 条令 通令违令 委令 下令 夏令 县令 限令 宪令 小令 行(xing)令 训令 严令 月令 责令 政令 指令 纵令 遵令 发令枪 军令状时令病 司令员 夏令营 急口令 绕口令 如梦令6 逐客令 总司令 令不虚行 令出法随 令人齿冷 令人发指 令人捧腹 令人喷饭令人神往 令人折服 令行禁止 利令智昏 三令五申 朝令夕改 猜拳行令 发号施令 强迫命令 外交辞令 令(一)lìng (二)lǐng (三)líng【辨形】今下加一点。5画。会意。 【辨义】令(一)lìng ❶命令,指示:令箭|令旗|令箭荷花|令行禁止|饬令|敕令|传令|调令|法令|号令|喝(hè)令|将令|矫令|禁令|军令|口令|勒令|密令|明令|司令|条令|通令|违令|伪令|下令|训令|责令|政令|指令|军令状|司令部|不令而信|奉令承教|更令明号|号令如山|三令五申|朝令夕改|动员令|死命令|总司令|逐客令|发号施令|委国听令|急急如律令|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❷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爱|令弟|令姐|令阃(kǔn)|令郎|令妹|令亲|令嫂|令堂|令兄|令媛|令正|令尊。 ❸使:令人齿冷|令人发(fà)指|令人喷饭|令人捧腹|令人切齿|令人神往|令人咋(zé)舌|令人作呕|即令|纵令|利令智昏。 ❹时节:令节|春令|当令|冬令|节令|秋令|时令|夏令|月令。 ❺美好:令德|令名|令闻|巧言令色。 ❻ 小令(多用于词调、曲调名): 叨叨令|绕口令|如梦令。 ❼酒令:行令|猜拳行令。 ❽ 古代官名:令尹(yǐn)|县令|太史令。 〔辞令〕交际场合应对得宜的话语:外交辞令。 (二)lǐng量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三)líng 〔令狐〕 ❶ 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县一带。 ❷ 姓。 【辨析】三音主要区别是: 一、构词方式及词性有所不同:令(一)lìng构成偏正式、支配式、附加式、并列式合成词,作名词、动词、连词,并作名词性、动词性语素构成成语;(二)lǐng单用,作量词;(三)líng构成联绵单纯词,只作名词。 二、适用范畴不同: 令(一)lìng表示动作行为和事物名称;(二)lǐng表示纸张的数量;(三)líng用于古地名和姓氏。 三、音源不同:令(一)lìng,(三)líng是汉语原有读音;(二)lǐng是外来词的译音。 四、使用频度不同: 令(一)lìng多义项,常用字音,使用频度高;(二) lǐng单义项,用于“一令纸”;(三)líng单义项,只用于“令狐”。 令ling❶命令;叫(用于书面语,下同):连日暴雨,县委~各地注意防洪抗灾|他买了一些礼物,写了一封信,~人送去。 ❷致使;使(带指人的宾语):你的意见~人口服心服|《延安颂》这首歌曲曾经~很多青年向往革命圣地,参加革命斗争 令lìng❶指令;命令:(老耗)乃拔令箭问谁去偷米,一耗便接~去偷米。又拔令箭问谁去偷豆,又一耗接~去偷豆。然后一一的都领~去了。(十九·433) ❷ 酒令:大家坐定,咱们先吃两杯,今日也行一~才有意思。(四十·904)趁着女先儿们在这里,不如叫他们击鼓,咱们传梅行一个春喜上眉梢的~如何? (五四·1274) ❸叫;使:越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七六·1868)金钏抿嘴一笑,摆手~他出去,仍合上眼。(三十·695) ❹敬辞,用在称谓词之前,表示尊称对方亲属或亲戚:嫂子的~妹就是我的妹子一样。(六八·1670)(那婆子)复又看见了藕官,又是他~姊的冤家,四处凑成一股怒气。(五九·1397)按,最后一例的“令”是作者带点调侃意味的用法。
令lìng令lǐng量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英] ream。1926年天虚我生《工商业尺牍偶存·致利用厂为排定造纸工程事》:“开车先用纯连出十七磅信字连史一令,寄申打样,次即加厚,专做廿二磅纯本连史仁字,满一百五十令。先来一令,用有光纸夹板。每十五令一件,道林备作别用。”1932年《吴县反日救国会及县商会抵制日货活动资料》:“裕源仁纸号于本月十五日私售日货毛边纸四令。”1938年12月25日《翁文灏日记》:“西洋大幅纸每令500张。” 令❶善。《詩經·邶風·凱風》:“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鄭玄箋:“令,善也。”《詩經·小雅·湛露》:“顯允君子,莫不令德。” 鄭玄箋:“令,善也。” 《詩經·小雅·賓之初筵》:“飲酒孔嘉,維其令儀。”鄭玄箋:“令,善也。” 《詩經·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綽綽有裕。” 鄭玄箋:“令,善也。” 《詩經·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聞不已。” 鄭玄箋:“令,善。”《詩經·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終。” 鄭玄箋:“令,善也。” 《詩經·大雅·卷阿》:“顒顒邛邛,如圭令璋。” 鄭玄箋:“令,善也。” 《詩經·大雅·烝民》:“令儀令色,小心翼翼。” 鄭玄箋:“令,善也。” 《詩經·魯頌·閟宫》:“魯侯燕喜,令妻壽母。” 鄭玄箋:“令,善也。” 《儀禮·士冠禮》:“始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鄭玄注:“令、吉皆善也。” 《禮記·孔子閒居》:“三代之王也,必先令聞。”鄭玄注:“令,善也。” 《禮記·坊記》:“《詩》云:此令兄弟,綽綽有裕;不令兄弟,交相爲瘉。” 鄭玄注:“令,善也。” 《孝經·諫諍章》:“士有争友, 則身不離於令名。”鄭玄解:“令,善也。” (《通德堂經解》) ❷命。《周禮·夏官·大司馬》:“犯令陵政則杜之。” 鄭玄注:“令,命也。” 《周禮·秋官·鄉士》:“若欲免之,則王令三公會其期。” 鄭玄注:“令,猶命也。” ❸時禁。《禮記·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 鄭玄注:“令,謂時禁也。” 令lìng❶明清铜行谓数目八。《通俗编·识余·铜行》:“八: 令。” ❷清代四川成都银钱行谓数目八。参“尤、代、貌、长、仁、耳、伯、令、王”条。 ❸清代四川成都六成行谓数目八。参“由、代、冒、长、人、耳、白、令、王”条。 令 令命令的另一种形式,一般用于发布法律、法令,任免、嘉奖或惩戒有关人员,特赦罪犯亦用“令”。其写法除命令名称用“令”之外,其他均与“命令”同。 ☚ 命令 指令 ☛ 令lìng〖动词〗 一、号令,命令,发令(14)。《司马错论伐蜀》:挟天子以令天下。——挟持天子来号令天下。《贾谊治安策一》:令之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 ——命令他,他不肯听从,召见他,他哪里肯来呢?《晁错论贵粟疏》:朝令而暮改。——早上发令,晚上就改变了。 二、让,使(34)。《鲁共公择言》: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从前,夏禹的女儿让仪狄酿酒,酒很甜美,进献给禹。《李陵答苏武书》: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异乡的乐曲,只会使人更加悲伤。《与韩荆州书》: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 ——为什么使人对你的景仰爱慕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呢!
令lìng〖形容词〗 美,美好(11)。《臧哀伯谏纳郜鼎》: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这样]还担心有失误,所以要发扬美德来显示于子孙。《子产告范宣子轻币》:夫令名,德之舆也。——美好的名誉,是装载德行的车子。《相州昼锦堂记》:公,相人也,世有令德。——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德行。
令lìng〖名词〗 一、命令,法令(34)。《郑子家告赵宣子》: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其罪也? ——处在大国之间,听从于强者的命令,难道是我们的罪过吗?《李斯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秦王就解除了驱逐客卿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屈原列传》: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楚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人不知道。 二、官名,指县令,知县(6)。《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令陶舜元。——女儿五个,已出嫁的两个,[分别嫁给]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尊经阁记》: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于是就让山阴县令吴瀛拓宽书院并整治一新。 令lìng❶ 发命令。《论语·颜渊》:“其身正,不~而行;其身不正,虽~不从。”《屈原列传》:“惠王患之,乃~张仪佯去秦。” ❷ 命令,法令。《信陵君窃符救赵》:“将在外,主~有所不受。”《屈原列传》:“王使屈平为~,众莫不知。” ❸ 使,让。《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鸿门宴》:“吾~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❹ 假使。《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张溥《五人墓碑记》:“不然,~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❺ 时令,时节。白居易《赠友》:“时~一反常,生灵受其病。”李渔《芙蕖》:“群葩当~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❻ 善,美好。《诗经·大雅·卷阿》:“如圭如璋,~闻~望。”《孔雀东南飞》:“年始十八九,便言多~才。” ❼ 官职名。《韩非子·五蠹》:“今之县~,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絜驾:乘坐马车。)方庖《狱中杂记》:“有洪洞~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❽ 敬词。对对方亲属的尊称。《孔雀东南飞》:“不堪吏人妇,岂合~郎君。”刘禹锡《为鄂州李大夫祭柳员外文》:“~妻早谢,稚子四岁。” ❾ 辞令,应酬之语。《屈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 令*C1EE (一)ling❶上级对下级有所指示:电~全国切实执行/~火速撤离。 ❷上级给下级的指示:~行禁止/一声~下/军~/口~。 ❸使:~人生疑/利~智昏。 ❹指酒令:猜拳行~。 ❺古代官名:县~/太史~。 ❻时节:冬行夏~/时~/冬~/当~。 ❼善;美好:~名/~德/~闻。 ❽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堂/~尊/~妹/~爱/~郎。 ❾公文名称之一,也称“命令”,是具有强制力的法规性文件。 ❿词调、曲调名,即小令,又称令曲,一般字少调短:十六字~/叨叨~。(11)姓。 (二)ling[令狐]linghu❶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一带。 ❷姓。 (三)ling量词,用于纸张,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家属 家属眷(眷口;眷爱;眷属;宅眷) 家累 家内 家口 家小 老小 室属 孥属 家人,家属:家徒 亲戚眷属:亲眷 对别人家属的敬称:令(令亲;~妹) 宝眷 瀛眷 现役军人的家属:军属 烈士家属:烈属 全体家属:妻儿老小 最亲近的家属:嫡亲 人命案件中被害人的家属:苦主 罪犯的家属:罪孥 叛乱者的亲属:逆属
另见:家庭 人口 子孙 ☚ 家属 男性家属 ☛
集合体量 集合体量表示十二、一百、五百的量:打(一~铅笔) 刀(一~纸) 令(一~纸) 用于成捆、成包、成组的量:捆 抱 束(一~鲜花) 包(一~药) 袋(一~米) 套 挂 副(全~武装) 堂 份(一~厚礼) 组(一~电池) 用于成行、成串、成堆的量:行(一~秀字) 排(一~白杨) 列(一~火车) 串(一~钥匙) 挂(两~鞭炮) 堆(一~土) 迭(一~纸) 簇(一~花) 沓(一~纸) 用于成绞、成团、成卷的量:绞(一~头绳) 股 绺(五~长髯) 团(一~线) 卷(一~纸) 用于重叠或聚集的量:层(~~;多~;千~;上~;下~) 重(~~;九~;双~) 摞(一~书) 复(~裙) 沓(一~纸) 窝(一~洋芋)群(一~羊) 涂的层:衣(糖~) 两层的:夹(~层;~衣) 双重 夹在中间的那一层:夹层 一层又一层:重重(~包围) 用于用各种物件装的量:袋(一~米) 包(一~衣服) 篼(一~梨) 箩(一~米) 篮(一~菜) 盒(一~饼干) 箱(一~珠宝) 听(一~香烟) 摊(~子;一~) 用于装载运送的量:担(一~柴) 挑(一~土) 驮(一~板) 用于款项或大批货物的量:宗(一~款项) 笔(一~钱;三~账) 批(一~货) 其他的集合体量:宗(一~心事) 笼(一~猪肝) 席(酒~;一~话) 桌(办一~) 撮(一~盐) 捧(一~枣) ☚ 某种事物的量 单位1 ☛
各种文体 各种文体记叙文:记(记录;~要;游记;杂~;笔记;记载文) 传(传记;传略;记传) 谱(年~;家~) 纪(纪行;本~) 志(~书;方~;墓~) 议论文:论(~文;论议;~辩;史~;策~;社~;专~;评~) 评(史~;时~) 颂(~歌) 说(师~;~理文) 说明文:故(鲁~;韩~) 解(~嘲) 训(~诂) 注(~疏;~解;传~;小~) 序(~言;大~) 跋(~记;题 ~) 叙 绪 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论说(论说文) 应用文:书(诏~;制~;玺~;文~) 折(奏~) 典 训 谟 诰 诏 谕 奏 章(奏~) 表(陈情~)笺 启 批 剌 照 禀 移 劄命 誓 令 敕 制 教 牒(家~) 关(~文) 檄(羽~) 帖(军~;府~) 诔(~文) 函 书 信 箴 文体名,墓表的一种:灵表 散文:小品 杂文 杂感 杂记 笔记 笔谈 笔录 漫笔 速写 特写 拾零 剪影 掠影 一瞥 通讯 平文 一种灵活随便的文体或笔记:随笔 有节奏韵律的文体:韵文 韵文的几种形式:辞(楚~) 诗 骚(~体;离~;楚~) 曲(~牌;词~;元~;散~;套~) 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赋(辞~;汉~;魏~) 用于教化讽谕的赋:风赋
另见:文采 文风 ☚ 文体 体裁 ☛
假设 假设假(假之;假令;假如;假若;假使;假而;假是;假定) 令(向令;设令;借令;浸令;借令;弟令;诚令) 苟(苟或) 即 自 诚 讵 向使 把似 借使 遮么遮莫 浸使 浸假 乡使 譬使 向使 借若 表示假设:设(设或) 向 如(如果;如若;如其;如使;如或;如令;如是;有如;设如) 或(或者;或若) 要(要是) 使(当使;如使;倘使;设使;乡使;借使) 倘(倘若;倘如;倘或;倘使;倘然) 傥(傥若;傥使;傥或;傥然) 若(若非;若如;若其;若是;若果;若令;若使;若或;若还;若苟;若为;若然;或若;当若;有若;设若;假若) 借 脱(脱若;脱或;脱使) 适 而 抑(抑或) 借 可中 都然 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万一 (姑且认定:假设)
另见:虚构 ☚ 讽喻 引用 ☛
命令1 命令1命(诫命;申命;待~) 令(着令) 使 饬 叫(~水让路) 言语 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照办) 上级命令下级:饬令 命令人离开或让开:起开 命令自杀:赐剑 赐予毒酒令自杀:赐鸩 君主命令臣下自杀:赐死 将帅到营帐听取军情,发布命令:升帐 发出命令:发令 发出号令:发号 向军队发出出征号令:鞠旅 大声发令:喝命 明文命令:明令(~禁止) 收回已发布的命令、决定:反汗 接受命令:领命 逆命 接受命令或任务:受命 被命 监督命令:督饬 课令 大声命令:叱令 喝令 古代官员外出时,前导吏役喝令行人让路:呼喝 叱喝 叱呼 封建时代官员出行时,前面引路的差役喝令行人让路:呵(呵道;呵引;前~) 喝道 帝王出行喝道:呵跸 多次命令:三令五申 特别命令:特命 强迫命令:逼令 驱令 强制性命令:强令 严厉命令:严令 严格地命令:谨勑 谨敕 谨饬 谨饰 (上级对下级有所指示:命令)
另见:领导人 指示 支使 吩咐 语气 命令2 ☚ 命令1 下达命令 ☛
美好1 美好1美(美美;美满;~梦;~妙;美善;盛美) 丽 孔 佳(~丽;~话;~味;~好;清佳) 玉 贞 令(~名;~闻;令美) 灵 旨 英(英媛) 备 那 都 妙(~品;窈妙;端妙) 姿 夸 优(~秀) 瑶(~章;~草) 琦(~丽;~行) 珇 甘(~美;~霖;~梦) 甜(~美) 佼(~好;~健) 俶 淑(淑淑;淑美;淑嫮)艾(少~) 优 休(休美;休姱;休懿) 脩(脩嫮;脩美) 修 茂(茂美;熙茂;图文并~) 皇 婳(姽~) 姣(姣好;姣美) 妍(妍好;妍妙;妍淑;清妍) 姝(~女;姝好) 姼 嫮 婘 姱(姱美) 娟 媚(媚好) 嫽 婉(婉美;婉娩;婉婉;婉妙) 嬿 媠(逶媠) 嫭 祎 祩 窈(窈妙;窈眇) 嘉(嘉令;嘉良;嘉美;嘉丽;清嘉;靖嘉) 赟 懿(懿邵;懿茂;懿美;徽懿) 脕 善(~心;善好;倩善;清善) 韶(韶令;~华;~景) 邵 劭(劭美;清劭) 羭 懋 锦 巧(~笑) 昭华 华好 夸好 饰好 交好 琰琬 黄黄 济楚 绮靡 馣馤 亹亹 周旋 媞媞 窈眇 美好的:玮 琼(~楼;~姿) 徽(~号;~音) 美好与丑恶:美丑 好丑 妍丑 妍蚩 妍媸 媸妍 美丑,好恶:妍鄙 事物的美好:锦片 清高美好:清劭 美好而有光泽:遒泽 美好而茂密:灵茂 美好而幽静:丽密 美好而柔婉:丽柔 温和美好:和淑(气候~) 贤明和淑:明淑 温润美好:润美 华丽美好:绮粲 华美,美好:靘好 艳丽,美好:靓(靓姝) 明亮美好,可爱动人:明媚 灿烂美好:荼锦 雄壮美好:壮美 柔和美好:软美 软和美好:软熟 纤细美好:纤妍 纤媚 精良美好:精好 精善 精妍 幽静美好:幽娟 洁净美好:洁美 静嘉 修姱 洁白美好:皓丽 素雅美好:冷艳 清雅美好:清旨 娴雅美好:闲美 清新美好:倩秀 清令 清婉 新美 幸福美好:嘉福 乐湑 和睦美好:和和美美 丰富美好:饶美 丽硕 真实美好:真善美 轻快美好:轻倩 轻盈美好:娥媌 兴盛美好:隆美 珍贵美好:珍好 珍奇美好:琦 珍美 琛丽 渊深美好:渊懿 完善美好:劭令 自以为美好:自好 自美 同样美好:相徽 美好特出:秀出 非常美好:胜(~景) 孔嘉 孔臧 人或物十分美好:遗光 驰耀 驰曜驰耀 霞明玉映 光彩照人 特别美好:美异 异善 超胜 殊胜 极其美好:渊令 渊穆 最美好:极美 无限美好:无疆之休 差不多算美好了:苟美
另见:愿望 前途 好 美妙 美丽1 美满 ︱丑恶 ☚ 美好 美好的样子 ☛
敬称对方 敬称对方驾(~临;大~;劳~) 您(~好) 允颜 台严 台驾 台端 敬称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的人:令(~意;~亲) 敬称对方的身体、行动:玉(~体;~趾;~步;~音) 敬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校;~名;~职;~干;~处;~地;~羔)高(~见;~寿;~亲;~足) 大(~名;~号;~作) 华(~翰;~诞;~宗) 敬称对方的名字:篆(台~;次~) 贵名 敬称与对方初见或初识:识荆 敬称对方的行动:俯(~台;~就;~念) 敬称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动作:台(~鉴;~启) 敬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垂(~问;~询;~爱;~怜;~念) 惠(~临;~我好音) 敬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临 惠顾 敬称对方来访:枉驾 枉顾 枉访 枉棹枉骑 枉辙 枉沐 枉刺 枉步 劳步 迁步 屈驾 屈尊下顾 敬称对方送给:惠送 惠赐 辱贶 敬称他人事多:贵忙 敬称人繁忙多事:贵冗 敬称他人的听闻:高听 敬称别人的谈吐优美:宝唾 ☚ 敬辞 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的敬辞 ☛
各种诗 各种诗皇帝作的诗:宸藻 天章 皇帝作的诗歌:宸歌 高僧所写之诗:雁门偈 古体诗:古(古诗;~律;~风) 辞(木兰~) 篇幅较长的古体诗:长古 诗体名:律诗 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格诗(半格诗) 旧体诗:律(五~;七~) 绝(绝句;绝诗;五~;七~) 截句 词曲调牌的名称:令(小~) 七言律诗:长句 诗的一种韵文形式:词(~律;~牌;雅~;宋~) 诗余 词的别名:琴趣 短调的词:令曲 合乐的诗歌:诗乐 伴以雅乐歌唱的诗歌:雅歌 疋歌 临时感触而作的诗:即景 即兴(即兴诗) 摘取前人诗句拼成的诗:集句 经过翻译的诗歌:译诗 隐含禅理的诗:诗禅 以宫庭生活为题的诗:宫词 抒发感慨的诗:感遇诗 反映一定历史现实的诗歌:诗史 长的诗篇:长诗 长韵 长语 篇幅较长的诗歌:长歌 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长诗:史诗 用口语写的小诗:语体诗 短的诗词:小句 信口乱凑的诗:诌诗 辞意诡异、语调激切的诗:诡诗 前人遗留下来的诗歌:遗歌 遗唱 遗诗 遗篇 诗词气势奔放:怒猊抉石 ☚ 诗 各种用途的诗 ☛
好妻子 好妻子佳妇 美貌的妻子:娇妻 艳妻 美妻 阎妻 如花美眷 娇美的妻子:美眷 美丽的妻室:丽室 和顺的妻子:谐妻 贤惠的妻:贤妇 贤配 令室 令攸 令 莱妻 莱妇(莱妇鸿妻;鸿妻莱妇) 贤惠能干的妻:贤妻 贤内(贤内助) 淑配 良嫔 梁鸿妻 老莱妻 正被妻 对丈夫是贤惠的妻,对子女是慈善的母亲:贤妻良母 良母贤妻 贤母良妻 安贫乐道的贤德之妻:黔娄妻 贤淑的妻子:令妇 内助之贤 贤德之妻:鸿妻 贫贱时一起过患难生活的妻子:贫贱糟糠 称曾共患难的妻子:糟糠(糟糠之妻;糟糠之妇) 裙布 德行美善的妻:令妻 ☚ 各种人的妻 妾 ☛
亲属 亲属眷(眷属) 属(属党) 亲昭 党亲 关亲 支附 敬称对方的亲属:令(令亲;~妹) 对别人亲属的尊称:令(~兄;~郎)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父;~兄;~严) 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舍(~弟;~妹) 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族(家族) 血亲血属 由婚姻关系结成的亲属:亲姻 最亲近的亲属:至戚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兄弟;~伯叔) 指父、母、兄、弟、妻、子:六亲(~不认) 六姻 六眷 六戚 称母亲、妻子、姐妹及女儿方面的亲属:外 指夫妇、父子、兄弟:三亲 直系亲属:亲人 所亲 支骨 父母兄弟等亲人:骨肉 骨血 关系最亲的亲人:骨肉至亲 同类亲属中血统接近的亲属:的亲 同祖不同父的亲属:嫡堂 旁系亲属:傍亲 枝属 支叶 枝叶旁牒 旁支亲属:支亲 外家亲属:外属 辈分高的亲属:尊亲属 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孙) 与孙同辈的亲属:孙(外~;侄~)
另见:宗支 血缘 血亲 ☚ 亲属 家族中的人 ☛
官职 官职官(职官;一官半职) 秩 采 职分 阶衔 僚职 吏巾 吏职 冠巾 印信 簪笏 印把(印把子) 印靶子 封爵,官职:冠带 官职借指:乌纱(乌纱帽;保~) 世代承袭的官职:世官 世职 宗职 收入多的官职:肥缺 肥秩 优缺 好缺美官 天子的职官:王职 显贵的官职:通班 华簪 清宦 清卿 显贵的官职和爵位:青紫 银黄 荣仕穹阶 金鱼袋 高官显爵 高官尊爵 显贵重要的官职:华要 清要 清华 清紧 要显 清贵的官职:清官 清贯 清秩 高贵的官职:珪爵 重要的官职:要缺 要官 重职 中央政权中机要的官职:枢要 大的官职:大官 簪缨(~缙绅) 稳固的官职:铁钞帽 铁乌纱 如意的官职:美缺 没有实权的官职:空衔 无实权的清闲官职:素官 清闲的官职:闲简 闲职 闲散的官职:散地 闲曹 闲冗 清闲冷落的官职:闲官 闲冷 小官:微官 非常低微的官职:一阶半职 一阶半级 一班一级 一资半级 一阶半职 卑微的官职:碎职 贱职 末官 末宦薄宦 破纱帽 地位低下的官职:贱仕 低级官职:末秩 俸禄微薄的小官:斗食 现任的官职:实任 冥间的官职:灵位 官职的空额:缺(实~;补~;出~) 古代官职名:宰(宰相;太宰) 郎(中郎;侍郎) 尉(太尉;廷尉) 尹(府尹) 令(尹令;县令) (官吏的职位:官职)
另见:官吏 职位 官位 ☚ 官职 官阶 ☛
命令2 命令2令(告令;谕令;嘉奖~) 敕令,命令:戒 教化,命令:教令(不奉~) 母亲的命令:母命(~难违) 慈令 朝廷的命令:台命 金诰 皇帝的言论命令:震訇 上天或皇帝的命令:骏命 敕命 大命 君王的命令:君命 君命具有绝对权威性:君命无二 君命无贰 雷公的命令:雷令 强者的命令:强令 上级的命令:旨 对上级命令的尊称:钧令 上级官吏亲书的命令:手令 手谕 上级对下级的手令:论帖 发到若干地方的同一个命令:通令 下达的命令:号(号令) 明文宣布的命令:明令(~禁止) 口头传达的命令:口令 已发布的命令:成命(收回~) 临终的命令:遗命 叛逆者的命令:逆命 僭伪政权的命令:伪命 紧急的命令:羽书 羽檄 十二金牌 十二道金牌 秘密下达的命令:密令 阴敕 胡乱下的命令:醉令 荒谬无理的命令:乱命 (上级给下级的指示:命令)
另见:领导 指示1 ☚ 命令2 各种用途的命令 ☛
节令 节令节(气节) 气令 时月 时节 景候 岁时 节令气候:气(节气;朔气) 节候 灰管启闭 节气的顺序:节度 节序 节叙 时令,节令:令 一年的各个节气:四时八节 八节四时 春季的节令:春令 立春:打春 春分、秋分:二分 日中 春分:春至 分春 夏天的节令、气候:夏令 夏至、冬至:至(至日;二至) 夏至:至(北至;长至;日长至) 日永长日 养日 冬至:日短 冬日 冬节 景旦 严节天正 履长 亚岁 养夜 阳生 南至 日短至 阳回节 古称八节: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二十四节令: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农民耕作、收种的时令:农时 民时农节 有关耕获的时令节气:人时 美好的节令:景序 剩余的时令节气:余律 适合当时的节令:应景 节令和顺:节和 节令错乱:缪节 (节气时令:节令)
另见:节日 气候 农时 ☚ 传统节日 早晨 ☛
酒令 酒令令(觞令;饮令;语令) 酒政 觞政 觥政 行酒令:行令(做行令) 打令 玩酒令儿 划拳赛酒:斗酒飞拳 划拳行酒令:猜拳行令 猜枚划拳 猜三喝五 猜三划五 行令猜枚 行令猜拳 喝酒时行酒令:猜枚行令 喝酒时划拳行酒令:猜三喝五 猜三划五 高雅的酒令:雅令 行酒令的手势:鸱夷 鸱彝 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说一个数比输赢:搳(搳拳) 划拳 豁拳 赌拳哗拳 哗拇 猜拳 猜枚 拇战 拇阵 饮酒后行的令:酒底 (饮酒时所做的可分输赢者罚饮的游戏:酒令)
另见:饮酒 饮酒作乐 处罚 ☚ 各种游戏 嬉戏 ☛
妻妾 妻妾箕帚 室人 内人 妻妾之谦称:箕帚(箕帚妾) 敬称对方的妻妾:令.jpg) 他人的妻妾:阿鹜 独得宠爱的妻妾:颛房 颛寝 众多妻妾:三妻四妾 三婆两嫂 妻妾众多:金钗十二(金钗十二行) 富贵人家的妻妾或侍女众多:珠围翠绕 珠围翠拥 珠绕翠围 绕翠围珠 珠围翠拥 (妻和妾:妻妾) ☚ 各种妾 子女 ☛
法令 法令令(功令;格令;仪令;科令;律令) 宪(宪令;宪命;法宪) 律(律令;科律) 辔(衔辔) 网络时纲 典书 玉条 科教 科法 金科 法令和威势:法势 法令、禁律:宪防 典章法令:典柯 制度法令:制令 法令细节:小文 法令的第一篇:令甲 法令所出之处:法门(不二~) 法令严密:纲目不疏 法令或纪律严明,必须坚决执行:令行禁止 禁止令行 法令繁琐苛刻:摇手触禁 (政权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法令)
另见:制订 命令 遵守 执行 禁止 触犯 违犯 处罚 ☚ 法令 各种法令 ☛ 令lìng;lìng(旧líng)(一)力政切,去劲。 ❶号令,发令。《孟子·离娄》:“既不能~,又不受命。” ❷命令,法令。杜预《律序》:“律以正罪名,~以存事制。” ❸时令,季节。张濯《迎春东郊》:“颛顼时初谢,句芒~复陈。” ❹美善,美好。《诗·大雅·卷阿》:“如珪如璋,~闻~望”。 ❺喜悦,高兴。湛方生《怀春赋》:“眄秋林而情悲,游春泽而心~。” (二)吕贞切,平清。 ❶使,让。《韩非子·主道》:“~名自命也,~事自定也。” ❷连词。如,若。见“向令”。 〖令〗 粵 ling6〔另〕普 lìnɡ ❶ 發佈命令,吩咐,有成語「三〜五申」。許慎《說文解字》:「〜,發號也。」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與趙王會飲,〜趙王鼓瑟。」歸有光《歸氏二孝子傳》:「華伯妻朱氏,每製衣,必三襲,〜兄弟均平。」 ❷ 命令,指示。《史記.滑稽列傳》:「王下〜曰:『有敢以馬諫者,罪至死。』」 ❸ 使,讓。歸有光《項脊軒志》:「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人長號不自禁。」 ❹ 縣令,政府部門長官。韓非《韓非子.五蠹》:「輕辭古之天子,難去今之縣〜者,薄厚之實異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為趙宦者〜繆賢舍人。」 ❺ 連詞,假如。《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秦來年復攻王,得無割其內而媾乎?」(媾:求和。)
令❶古代行政法渊源之一,起辅助法律的作用。如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发布的命令。战国和秦的令主要是单行法规,汉开始把令编纂成册。魏晋以后某一方面的专门法典也称令。隋唐宋明的令均有专典,如贞观令二十七卷、开元令三十卷等。 ❷公文程式。国家元首、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审判机关发布的有强制执行的文件。由发布机关的首长签署。主要用于发布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规定重大行政或军事措施;任免公职人员;执行某些生效判决;嘉奖对国家有功人员等。一旦发布,除非被有关上级机关或原发布机关明令撤销,对任何人都有拘束力。
令我国古代的重要法律形式。通常是指皇帝在特定的时间,就特定的事件或问题所发布的诏令。在封建君主制度下,令作为比较灵活的法律形式往往比律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可以随时补充、修改乃至废止律的规定,即所谓“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令”。汉代以律令科比为主要法律形式,令的数量众多,并经常加以汇编。按内容性质编纂的有《金布令》、《田令》等,按颁行时间顺序编纂的有《令甲》、《令乙》、《令丙》等。唐代以律令格式为主要法律形式,令的性质与封建社会前期有所不同。《唐六典》:“令以设范立制”,《新唐书·刑法志》:“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令当是关于国家体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规。唐代的令汇编有《武德令》、《贞观令》、《永徽令》、《开元令》等。
令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发布的文告。初时多与其他词联用,如敕令、制令、诏令、律令等,以表示法的效力来源。令作为独立的法源形式起始于秦代,盛行于汉唐。据古籍记载,汉代的令和律已有一定区分。“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汉书、杜周传》)。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令”(《汉书·宣帝纪》文颖注)。汉代的令内容广泛,数量繁浩,往往独立汇编成册,如《令甲》、《令乙》、《令丙》等。隋唐律、令、格、式并行,在内容上也有明确分工。《律序》称:“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新唐书、刑法志》作了更详的解释:“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即令是关于臣民等级关系和国家组织制度方面的规定,是隋唐时期法的重要渊源形式之一。宋代虽号称敕、令、格、式并行,但令的实际作用逐步降低,最终与敕合而为一、被敕所取代。 令原意为最高统治者发布的文告。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皇帝所发布的制、敕、诏成了最高效力的法律,因此有诏令、敕令、教令、手令、命令等称。后作为立法形式,出现于秦,盛行于汉,唐、宋、明代绵延不绝。汉代的令,是皇帝发布的法律之外的文告,所谓“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令”(《汉书·宣帝纪》文颖注)。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生活各方面。由于量大,编纂成册,有 《令甲》、《令乙》、《令丙》的汇辑。唐以后作为与律、格、式并行的法律形式而存在。如贞观令、开元令。张时令,按 《新唐书·刑法志》解释乃是“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即关于国家组织制度方面的专门法规。宋以后,令为敕所掩,作用甚微。虽曾敕令格式并行,但终以敕为主,且敕令逐渐混杂为一了。 令 令中国古代敬词。“令”有“善”、“美”之意,用在称呼中,表示与谈话对象有关的亲属,相当于现代汉语中“您的”。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堂”,依此类推,“令郎”为儿子,“令爱”、“令媛”为女儿,“令正”为妻子,一般亲属可泛称为“令亲”。这一敬词,在新文化运动后仍具生命力,作为书面语和口头语,在较正式的场合经常使用。目前,在大陆地区该词已不多见,而在港台地区则广泛使用。 ☚ 尊 子 ☛ 令纸张的计算单位。500张定量相同、幅面一致的全张纸页为1令。 令 024 令君主向臣民发布的文告。又称律令、法令、诏令、敕令等。《释名》:“令,领也,理领之使不得相犯也。”《国语·越语》载越王勾践“令壮者无娶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管子·立政》:“令则行,禁而止。”《商君书》载有垦令。令较律灵活,《汉书·宣帝纪》文颖注:“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令。”在形式上令补律之不足,其效力实则高于律,当令、律冲突,从令。令是君主解决某一问题而随时发布的,涉及广泛。汉令就极多,按内容性质分,有《金布令》、《田令》等。按颁布时间分有《令甲》、《令乙》、《令丙》。关于疑难案件审判制度的《谳疑诏令》、关于笞刑刑具及执行方法的《箠令》都较重要。至唐,以皇帝发布关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诏令为限。《新唐书·刑法志》:“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杜预《律序》: “令以存事制”。 ☚ 律 格 ☛ 令 令官名。秦代置。掌一县政务。《史记·秦本纪》: “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集解: “县令、长皆秦官。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 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官署中又有中书令、尚书令,各署有署令。令者,命令。官之长或民之长。令为强治,听令者以从,不从者制治。 ☚ 岭南西道桂管经略观察使 令尹 ☛ 令 令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形式之一。《尔雅·释诂》:“令,告也。”《说文解字》: “令,发号也。”《周礼·大司马》注:“令,犹命也。”都是说令即为国君发布的命令、教令、号令等,其主要内容是行政性规范,具有法律效力,又与一般刑法有区别。《管子·七臣七主》:“夫法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实际上,秦汉时律与令在内容性质上的区别并不明确,一般将皇帝所发布的诏书、文告,统称为令。据《汉书·宣帝纪》文颖注曰:“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令。”即令是对律的补充,与律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有时甚至超过律。《汉书·杜周传》引杜周言:“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汉代令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风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关于行政法的内容,又有属于刑事、民事的规定。西晋武帝命贾充修律令。贾充将原权宜所设的法令,单独归为一类,“故不入律,悉以为令。施行制度,以此设教,违令有罪则入律。”将律与令从根本性质上区别开来,以“施行制度者为令”,定《晋令》四十卷,二千三百零六条,计九万八千六百四十三言。令是制度规范,属行政法性质,只有违反令,同时又触犯刑律者才以律制裁,从而正式使行政法从刑法中分离出来。隋唐正式确定“令以设范立制”,并将修令作为立法的重要内容,常与修律同时进行。如贞观初,在修《贞观律》时,太宗又命房玄龄等刊定《贞观令》三十卷,一千五百九十条。宋欧阳修在《新唐书·刑法志》中说: “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 明初,朱元璋仍颁行 《大明令》,然仅一百四十五条。明孝宗弘治十五年 (1502年)修《大明会典》,是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典,其规模、体例、内容远远超过《大明令》。从此,行政立法皆以修典为主要形式,不再修令,令也不再是基本的法律形式。 ☚ 典 比 ☛ 令 令一种下行的指令性文书。如政令、军令、命令等。秦以前君臣同用。如君有越王勾践之 《伐吴令》,臣有乐毅的 《令军中》等。秦时则限于皇后及太子使用。汉以后,又复君臣同用。如西汉萧何《令诸大夫》及魏武帝曹操《置屯田令》等。北周用作皇帝出巡、皇太子监国时所颁发的文书。中央机关给直属下级的公文和诸王国的王对下颁发的公文也称为 “令”,但非直属的下级则不用“令” 而称为“符”。唐宋时,皇太子行下的公文亦称令。令一直沿用至清代,时间很长,范围很广,但主要是指皇帝的命令,它是皇帝根据需要随时颁布的,其法律效力高于律,可以变更或代替律的有关规定,还可以补充律的不足。此外,古代还专有令正官,掌管文告辞令。 ☚ 制 敕 ☛ 令命令在特定场合的简称。参见“命令“。
令与纸张面积和重量无关的纸张计量单位。一般按规定尺寸裁切的平版纸500张为一令。
令纸张的计数单位。500张纸为1令,每令纸的总重量为令重,用公斤表示。计算方法如下: 令重(公斤)=纸张面积×500(张)×定量(克/米2) /1000米2
令官名。战国至汉县行政长官名。历代沿袭,明清改称知县。又历代中央最高机构长官有称令者,如中书令、尚书令等。中级机构长官亦有称令的。明清只有宗人府主官称宗人令及宗令。 令(一) ling ❶时节。如:时令,冬令。 ❷美好。如:令名,令德。 ❸对别人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的敬辞。如:令兄,令爱,令郎。 ❹命令。如:法令,军令,口令。 ❺使。如:令人佩服,令人尊敬。 ❻酒令。如:猜拳行令。 ❼古代官名。如:县令,太史令。(二) ling量词,原张纸500张为1令。 令 令ling连词,用于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相当于“假如”“如果”等。“假令”“设令”义同。如:❶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合;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史记·张释之传》“令”句:这个人亲自惊吓了我的马,幸亏我的马性情柔顺;假如是别的马,不是肯定要摔伤我吗?) ❷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 (《汉书·贾谊传》“令”句:如果这六七个人都健在,就在这时,陛下就天子位,能安然自处吗?) ❸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史记·淮阴侯列传》“令”句:如果韩信能够学习道义谦虚退让,不夸耀自己的才能,那么,功劳差不多可以同周公等人相比了!) ❹设令列船津要,坚城据险,横行之计其殆难捷。(《三国志·魏书·傅嘏传》“令”句:如果敌人在重要渡口摆列渡船,坚固城池,仗险据守,那横行的计划大概就难以实现了。) ☚ 了 略 ☛
令 令文体名。许慎《说文解字》:“令,发号也。”徐师曾《文体明辨》:“令,即命也。七国之时并称曰令。秦法,皇后、太子称令。”其文与制诏无大异,特避天子而别其名目。 ☚ 制 诰 ☛ 令 令瑶族道公所用法器。为硬木制作,长5寸,宽3寸,厚约2寸,上雕一精致乌龟。主道公在领通道经时,不断用其拍击桌面或凳子,表示神灵降临。 ☚ 央谷 仙娘 ☛ 令 令古代为下行文书,周代始用,魏晋后仅用于有直接隶属关系的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非直接隶属的用“符”。在现代和当代,令为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军事机关颁布的要求下属和公众执行的具有指挥性的宣传文体。也是通用公文的种类之一。其内容较单一,一般仅限于颁布法律或任免国家主要行政人员及其他重大事项。令一般可分为颁布令、任免令、嘉奖令和通缉令等。撰拟令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一)颁布令。多用于颁布重要法律、规定、条例等,一般带附件。多用机关领导人的名义发布。标题由首长的职务和文种名称构成。正文包括颁布对象、颁布根据、颁布决定三项内容。最后是署名及签署日期。(二)任免令。用于任命和免除国家官员的职务。标题一般以“任免名单”、“任免人员”、“任命人员”的形式出现。省、市、自治区以下行政领导机关多以“批复”、“决定”、“通知”取代“任免令”。正文一般由令的根据和决定两部分构成。有的令的根据不写在正文里,而标注在标题的正下方,说明何时、通过什么形式予以通过的,其首尾用括号括住。有的令只写决定。(三)嘉奖令。用于表彰有功劳或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或个人。标题由制发机关和表彰的主要事件、成员加上文种名称构成。正文由嘉奖的原因、决定所组成。结尾一般发出学习号召或提出希望。(四)通辑令。是对在逃罪犯通令逮捕的一种周知性文告。标题由制发机关和文种名称构成。编号包括代字和文号。主要内容有逮捕对象、受文单位。正文包括通辑对象的罪行、特征和通辑的要求三项内容。最后是署名和日期。 ☚ 出版说明 白皮书 ☛ 令línɡ (姓氏) a surname: ~ 勉 Ling Mian 另见 see also lǐnɡ; lìnɡ。 ◆令狐 Linghu (a place name in ancient China); a surname; 令其 a surname
令lǐnɡ (原张的纸500张为一令) ream (of paper) 另见 see also línɡ; lìnɡ。 ◆令重 {纸} ream weight
令lìnɡⅠ ❶ (命令) order; command; decree: 军 ~ military orders; 口 ~ word of command; password; 禁 ~ prohibition; ban ❷ (酒令) drinker's wager game: 猜拳行 ~ play a drinking game by making finger-guessing ❸ (古代官名) an ancient official title: 县 ~ county magistrate; ~ 尹 district magistrate ❹ (时节) season: 时 ~ season of the year; 当 ~ in season ❺ (小令) song-poem; short lyric: 如梦 ~ a short poem [lyric] set to the tune of Rumeng Ling Ⅱ ❶ (发出命令) order: 挟天子以 ~ 诸侯 have the emperor in one's power and order the dukes about in his name; 师长 ~ 我们在拂晓前发起攻击。 The division commander ordered that we start the attack before dawn. ❷ (使) make; cause: ~ 人怀疑 cause suspicion; ~ 人兴奋 make people excited; ~ 人肃然起敬 fill one with respect for Ⅲ ❶ (美好) good: ~ 誉 good reputation; 巧言 ~ 色 pleasing words and smooth manner ❷ [敬] (尊称对方的亲属) your: ~ 尊 your father; ~ 堂[慈] your mother; ~ 正 your wife; ~ 郎[嗣] your son; ~ 爱[媛] your daughter 另见 see also línɡ; lǐnɡ。 ◆令爱 [敬] your daughter; 令出如山 Every order is as firm as a mountain.; 令箭 an arrow used as a token of authority; 令箭荷花 {植} nopalxochia; 令郎 [敬] your son; 令名 [书] good reputation; good name; 令亲 [敬] your relations; 令人发指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 get one's hackles up; make one's blood boil; make one bristle with anger; make one's hackles rise; 令人喷饭 make sb. spurt out his food by laughing; choke with laughter; rouse laughter; screamingly funny; side-splitting; to a ridiculous extent; 令人捧腹 make sb. hold his belly with laughing; make one burst out laughing; make sb. hold his sides with laughter; set people roaring with laughter; throw sb. into convulsions; 令人神往 look attractive; cause one to crave for; cause sb. to have a strong desire for; fire one's imagination; have a strong appeal for one; make one feel that one is in a certain place in spirit; 令人作呕 turn one's stomach; make one feel like vomiting; make one (feel) sick; make one throw up; make sb. quite sick to the stomach; make sb. want to vomit; nauseating; revolting; sth. loathsome or disgusting; 令行禁止 Every order is executed without fail.; execute orders and proclaim prohibitions; If it is an order, it will be carried out. 令lingyour (used before certain relationship terms when referring to a member of a friend's family) 令 令(lìng另) 力政切,来母劲韵,开口三等,去声。 【令】时令 例 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静阴布,五化宣平; 其气端,其性随,其用曲直,其化生荣,其类草木,其政发散,其候温和,其令风。(《素问·五常政大论》) 译文 木气主岁,阳和敷布,木性活动圆通,能使阳气舒展,阴气遍布,五种变化 (生长化收藏) 宣畅和平; 木气端正,它的性质随和,它的作用可曲可直,它的变化主生长繁荣,它的物类是草木,它的政令主发散,它的气候主温和,它由风主时令。 【令】善 例 臣虽不敏,请陈其道,令终不灭,久而不易。(《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译文 我虽然不聪明,却愿意陈述六气变化的规律,如果能适应六种气候的变化,就能得善终而不致被邪气所殄灭,使年寿较久长而不致受六气变易为灾的伤害。 【令】长官 例 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译文 秦时宫廷主管医药的官员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派人刺杀了扁鹊。 【令】敬称、贤 例 张养之令侄女患汛愆, 饮食渐减。 (周《王氏医案》 序) 译文 张养之贤侄女患月经延迟,饮食逐渐减少。 (líng灵) 吕贞切,来母清韵,开口三等,平声。 【令】使 例1 黄帝问曰: “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 ·咳论》) 译文 黄帝问道: “为什么肺使人咳嗽?”岐伯答道: “五脏六腑有病都可使人咳嗽,不只有肺病使人咳嗽。” 例2 肺主声,故令耳闻声。(《难经·四十难》) 译文 肺主管声音,故使人耳听到声音。 按 《说文· 卩部》: “令,发号也。”本义是发布命令。由于发布命令有役使他人执行义,故可引申为使、让。《诗·大雅·韩奕》: “庆既令居。”《释文》: “令,力呈反,使也。”《战国策·西周策》: “令天皆知君之重吾得 (德) 也。”古人认为“天人合一”,由人为的发布命令可引申为自然界的时令。《礼记·月令》孔颖达疏: “名为月令者,以其记十二月政之所行也。” 由发布命令可引申为执行命令的人——长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 假借作形容词有“善”义。《书·太甲》: “今王嗣有令绪。”孔安国 《传》: “令,善也。”引申为人的敬称,世俗称谓有令郎、令兄、令妹、令侄、令尊之说。 ☚ 蹶 泥 ☛ 令ream
令song-poem;short lyric 令lìng官:如令尹、令史、令正等。长官:中央机构中的主官有的称令,如尚书令,中书令等。大县的长官称令:《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县令简称令:《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十一月,诏劳赐河东守、令、掾以下。""凤凰、黄龙所见亭部无出二年租赋。加赐男子爵,人二级;先见者帛二十匹,近者三匹,太守三十匹,令、长十五匹,丞、尉半之。" 令古代帝王对臣下发布的诏令或文告。《国语·楚语上》载楚大夫申叔时曰:“教之《令》,使访物官。”韦昭注:“令,谓先王之官法、时令也。” 令为汉代法令,萧何所定,约三百余篇。 令官名。战国始有,为县的行政长官。初设时地位高于郡守。随着郡县制的推行,郡守高于县令成为定制。秦汉时万户以上县设令,万户以下县设长。后代沿称县令。明清时称知县。又,中央最高机构及中级机构的主官亦往往称令,如尚书令、中书令等,汉代九卿属官中亦多有令。明清只于宗人府设宗人令或宗令。 令lìng❶ 令出法随|令人齿冷|令人发指|令人喷饭|令人捧腹|令人神往|令人作呕|令闻嘉誉|令行禁止
❷ 朝令夕改|奉令承教|奉令惟谨|号令如山|军令如山|利令智昏|三令五申|行令猜枚|欲令智昏
❸ 法出令随|巧言令色|威重令行
❹ 猜拳行令|发号施令|三申五令|下逐客令 令令,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其下从卩,“卩”即屈膝之人,其上是倒置之“口”。合體表示給衆人下達命令。卜辭“令”“命”一字,“命”是“令”的分化字。銘文或用命令、任命、賞賜、壽命等義,或用作人名,或通 “鈐”。 楚簡帛文作  ,沿襲古體,或增二短横爲飾筆。或增“口”“攴”爲意符表明行爲,形聲兼會意。秦簡牘文作  ,古隸典型。 令lìng (甲)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符号“亼”,下面是“人”,像跪在那里听命。从亼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为发布命令。通假义很多,可读第二声(姓氏)、第三声(量词,“一令纸”)、第四声(时令)。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ling 阳平:零(零售) 龄(年龄) 铃(铃铛) 玲(玲珑) 聆(聆听) 羚(羚羊) 囹(囹圄) 瓴(高屋建瓴) 苓(茯苓,中药名) 伶(伶仃) 翎(泛指鸟羽) 蛉(螟蛉) 泠(水名) 舲(“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屈原《涉江》) 上声:领(领导) 岭(山岭) 去声:呤(嘌呤) lin 阴平:拎(用手提着) 阳平:邻(邻居) lěng 冷(寒冷) 相关链接 “亼”也可以看成是大屋顶,表室内。
126.趣談“令”字在古代“令”和“命”是一個字,後來分化爲二字,“令”是發號施令,而“命”是接受指令。因此,令是“指使”,命是“照辦”,老天爺叫你做什麼,也只好聽天由命,命該如此,宿命論就是這樣産生的。
令 甲骨文; 金文; 篆lìng,lǐng,líng[亽(像人張口發號令,省去人體,意符)+卩(像人跽跪形,意符)→令(《説文》:“令,發號也。從亼卪。”令,像一人發號令,另一人恭聽。1.lìng,會意爲令〈命令〉。引申爲“使”,如:侯寶林的相聲令人發笑。時節〈夏令〉。因爲時節像“命令”一樣,不可以違背。美好〈令名〉。敬辞,用于称对方的親屬〈令尊、令郎〉。2.lǐng,紙張計量單位,原張的紙五百張爲一令;3.líng,令狐,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一帶。)] 《詩經·邶風·凱風》:“母氏聖善,我無令人。”(親娘德高又賢慧,生我兄弟無所爲。) 《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説:“當官的,本身正,不下命令,百姓也會照做,自身不正,雖然下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令令(5画) ❶líng ❷lǐng ❸lìng
 【提示】第三笔是侧点,旧字形是横; 第四笔是横撇,旧字形是横折钩; 第五笔是点,旧字形是竖。 *令líng5画 人部 【令狐】 1. 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yī)县一带。 2. 复姓。 另见lǐng(249页);lìng(249页)。
*令lǐng5画 人部 [英ream]量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买了五~纸。 另见líng(247页);lìng(249页)。
*令lìng5画 人部 (1) 上级对下级发指示: 挟天子以~诸侯|~你团即刻行动。 (2) 上级对下级所发的指示: 口~|发号施~|~行禁止。 (3) 使: ~人发指|利~智昏。 (4) 酒令,喝酒时分输赢的游戏: 猜拳行~。 (5) 古代官名: 县~|中书~。 (6) 时节;季节: 节~|秋~。 (7) 〈书〉美好: ~名|~德。 (8) 敬辞,对别人亲友的敬称: ~尊|~堂|~爱|~兄。 (9) 小令,短的词调或散曲中不成套的曲: 如梦~|十六字~。 另见líng(247页);lǐng(249页)。 令 ☚ 卩 𠨘 ☛ 令lìng甲骨文和金文象人(跪坐,等于现在坐着)在屋宇下(亽)发号施令。小篆和汉隶作“卩”仍略象形,后来作“”就不象了。义是命令,就是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如:明令规定|法令。古代官名,如:县令。转为动词,使,使得。如:令人起敬|令人兴奋。古代又有美好,美义。如:令名。旧时敬称。如:令兄|令尊(称人的父亲)。又指时令,时节。如:夏令|月令。假借为译音字,原张的纸500张为一令。读上声lǐng。 令★常◎常
表意,甲骨文、金文上象木铎形,下象跪跽着的人形,上古习俗,部落首领发布命令时先摇动木铎,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令”。(一说与“命”本为一字,后分化。)本义读lìnɡ,向人发号施令,引申为命令、上级对下级发出指示、上级所发出的命令或指示、使、让等,假借为时令,时节,又假借为美好,由此引申为敬辞,用于称对方的亲属;又读línɡ,用于“令狐”,复姓;又读lǐnɡ,假借为量词,原张的纸500张为1令。 【辨析】 ❶以“令”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línɡ:零、铃、玲、龄、伶、囹、苓、柃、聆、蛉、翎、羚∣lǐnɡ:领、岭∣līn:拎∣lín:邻∣lián:怜∣lěnɡ:冷∣mìnɡ:命。 ❷在台湾,“令”的人下是横,不是点。 ❸令/命 见283页“命”。令 (lìng)从亼、卩。 【按】令,《説文》:“發號也。徐鍇曰:號令者,集而爲之節制。”令的意思是發號施令。 令 甲 金 篆 隶lìng【析形】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像倒过来的口,下从跪坐的人,口以发令,人似听命。小篆字形讹变,以为从亼。 【释义】《说文》:“发号也。”本义指发出命令让人执行。引申为使,让。“令”古书中有美好义;又引申为敬辞,多用于称对方的家属或亲属,如令郎(您的儿子),令尊(您的父亲)等。[军令状]原为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惩;现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命、令为一字分化。命是在令字基础上加口旁而成。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Oracle,the upper part of the character is shaped like a reversed mouth,and the lower part like a person on his knees.Orders are given from the mouth and taken by other persons. 【original meaning】Giving orders. 令 ☚ 只 冊 ☛ 0000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