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巧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巧果1010旧俗农历七月七日用面粉制作长方形小面片,再油炸而成的一种糕点。吴语。上海〖 〗。浙江杭州〖〗。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茶食部 > 茶點糖果 > 巧果
巧果  qiǎoguǒ

亦稱“苧結”。舊俗七夕時用麵和糖等製成片狀,而後用油炸脆,供乞巧用的食品,故稱巧果。清·顧禄《清嘉録·巧果》:“七夕前,市上已賣巧果,有以麵白和糖,綰作苧結之形,油氽令脆者,俗呼爲苧結。”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七夕》:“街市賣巧果,人家設宴,兒女對銀河拜,咸爲乞巧。”

巧果

133 巧果

汉族妇女节令糕点,又称“乞巧果子”。七月七日,妇女们用面粉或米粉做的油炸、炉烤的各种形状的糕点,如模拟牛郎织女笑脸的圆饼“笑靥儿”、模拟织女织布梭的梭形饼、模拟牛郎的牛拐子的三角形面饼……。

☚ 粽子   社饭 ☛
巧果

巧果

节令食品。又名“乞巧果子”。是对农历七月七日“七夕”节一类花色节日美点的统称。渊源于古代七夕节的“乞巧”活动。乞巧,为世间妇女向天上的织女乞求天工之巧的简称。相传,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相聚之夜,是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院中以乞巧(《荆楚岁时记》)。人间巧女用面、糖、油等制成各种面食,如模拟神话中仙女与牛郎相会时脸上泛起的笑靥而制成的“笑靥儿”,模拟那颗传说是织女布梭的小星而制成的梭形面果等,于七夕节那天,陈放自家庭院几案上,请天上织女品评世间杰作,以乞得织女传授女红的天工之技。因此,这些果子便名之为“乞巧果子”,即“巧果”。唐宋时,巧果作为节日美点已在民间广为制售。巧果款式极多,用料上有麦面和米面之异,制法上有炉烤和油炸之分,形式上有圆饼形和梭子形之别。以麦面做的叫面巧。以糯米粉制的叫粉巧。至今仍是江南七夕节的传统美点。

☚ 槐叶冷淘   月饼 ☛

巧果

全称“七巧果子”。以麦粉或米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类花色干点的统称。因源于中国古代“七夕”节(农历7月7日)的“乞巧”活动而得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