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工龄津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工龄津贴gōng líng jīn tiē(见工龄补贴) 工龄津贴按照职工从事某项工作或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而发放的一种津贴。我国在实行结构工资制以前,为了鼓励某些工资等级低的工人长期从事本职工作或已达到本岗位最高工资等级的工人继续留在本岗位工作而在一些部门和单位(1963—1964年)曾试行过这种津贴,属于鼓励性的津贴。只要从事本职工作到达一定年限,或者工资达到最高等级,从事本职工作又达到一定年限,就应计发工龄津贴。在1985年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时,把工龄津贴作为结构工资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职工积累劳动的补偿,属于补偿性的津贴。国务院于1985年6月4日发布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规定对工龄津贴给予了规定。计发工龄津贴的工作年限,从参加革命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时开始计算,到本人离休、退休时为止,但领取工龄津贴的工作年限最多不超过40年。因此,在不同时期,工龄津贴具有不同的性质。 工龄津贴按照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逐年增大,每工作一年每月发给一定的津贴。主要体现职工的积累劳动贡献,也有调节新老职工工资关系的功能。计发工龄津贴的工作年限,从参加革命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时开始计算,到本人离、退休为止。但最多不超40年。实际中,每工作一年,每月发给0.50元的工龄津贴。 工龄津贴是在标准工资 (基本工资) 之外,另加到职工个人收入中的工资。它根据职工连续工龄计算。目前的计发办法有两种: 一种是连续工龄满一年即增发一定数额的津贴; 一种是连续工龄达到一定年限后,再逐年增发津贴。中国1985年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进行了工资改革,实行结构工资制,工龄津贴是结构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后来,部分企业也增设了职工的工龄津贴 工龄津贴 工龄津贴Working Years Subsidy按照工作人员工龄或工作年限长短确定的劳动报酬,是我国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结构工资的一部分。工龄津贴分为一般工龄津贴和特殊工龄津贴两种类型。一般工龄津贴是每个工作人员都可享受,随工作年限增加而增加一定数额。特殊工龄津贴分为两种: 教龄津贴和护士工龄津贴,是分别为了吸引和鼓励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护士长期从事本职工作,在领取一般工龄津贴外而额外发放的特殊工龄津贴。 ☚ 津贴 生存消费性津贴 ☛ 工龄津贴 工龄津贴按照职工工作年限计发的津贴。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1985年起实行的结构工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计发工龄津贴的工作年限从参加革命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时开始计算,到本人离退休时为止,但领取工龄津贴的工作年限最多不超过四十年。“文革”期间由国家统一组织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其参加工作的时间,从下乡插队之日算起,但返城后等待分配工作的时间不计工龄。1985年后,某些实行工效挂考的企业也使用自有工资基金或奖励基金在职工内部分配中试行工龄津贴。 ☚ 一次性奖励 工资性津贴 ☛ 工龄津贴 工龄津贴❶对连续工龄较长的职工发放的一种工资性津贴。1963—1964年,我国曾在部分工矿企业试点。当时规定的条件是,连续工龄满15年以上或连续工龄满10年以上,已经达到工资标准最高等级的工人,根据工龄长短,津贴标准分为每季12元、18元、27元、36元、45元等五级,一年发四次。 ☚ 津贴和补贴 教龄津贴 ☛ 工龄津贴gong ling jin tieseniority allowanc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