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
音乐术语。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所采用的音阶符号,也被昆曲的南北曲所采用。工尺音阶,由产生于隋唐的“燕乐半字谱”经宋代的“俗字谱”逐渐演变而成。它以上、尺、工等字作为音阶符号,习惯上统称“工尺”,用工尺所记的曲谱,叫“工尺谱”。工尺音阶从低音到高音写作:、、 、、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仩、伬、仜(相当于西乐12345671234567123),其高八度音各加“亻”旁为标记,低八度音除合、四、一代替六、五、乙外,均在最后一划带撇表示。它是音名、唱名合一的音阶符号,唱名与本字音有不同,注音如次:凡(音犯之上声)、工(音公)、仜(音拱)、(音共之平声)、尺(音尺)、伬(音采)、(音猜)、上(音尚)、仩(音赏之去声)、乙(音夷)、四(音时)、五(音忤)、合(音乎)、六(音柳)。其唱名高八度揭高,低八度抑低,皆读如笛管所发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