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gōngshānglián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简称。由全国工商界组成的人民团体。1953年11月12日在北京宣告成立。其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教育工商业者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例如:“在工商联和有经验的工商业者家属培养、带动下,她学习、工作成绩都很好。” (《光明日报》1957.10.4) 工商联 工商联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于1953年10月,是我国历史较久的人民团体之一。工商联是我国民间商会组织。成立之时,它是由各类工商业者,即国营企业、合作社、私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等联合组成,以私营企业为主体,国营经济为领导,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工商联成立之后,它在协助政府团结私营工商业者,贯彻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发展国民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有人把工商联看成是单一的资产阶级 “老板” 组织是不对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大力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在 “文化大革命” 中遭到破坏的工商联组织陆续恢复了活动。到目前为止,重建和新建的地方设置约有900余个,成员共50万人左右。几年来,工商联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力调动自己成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经营管理和生产方面的特长和同海外的广泛社会联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成功地开展了经济咨询服务和工商专业培训工作,协助政府安排大批知识青年劳动就业,帮助一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改进技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他们以智力支援小城镇、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开发作出了贡献; 他们开展对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国外侨胞工商经济界人士的联络工作,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作出了贡献。 在新时期,工商联作为民间商会组织,仍需长期存在。这首先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步分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和适量发展,市场经济与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供销横向经济联系和合作日益扩大,就需要有一个非官方、非行政的具有协调、沟通功能和统一战线性质的民间商会组织,为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提供经济信息、经营管理和技艺咨询、融通资金、疏通流通渠道等方面的服务,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代表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联恰恰具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知识、经验和人才的优势,并且已在全国范围形成了自己的组织网络,是一个能够适应上述客观要求的现成组织。其次,是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的需要。工商联港、澳、台以及国外工商经济界人士、社团之间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和联系,是我国开展对外联络,促进中外经济技术交往、合作,协调交往过程中的关系的重要民间渠道之一,具有特殊的为其他组织所不能完全替代的作用。 ☚ 落实统战政策的意义 人物安排 ☛ 工商联gong shang lianassoci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