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工厂管理委员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工厂管理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前后,国营、公营工厂企业普遍实行的领导制度,也是当时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工厂管理委员会由厂长,工会主席、工程师及生产中其他行政负责人和在职工代表会议上所选出的职工代表组成。厂长、付厂长、总工程师和工会主席为当然成员。它是在上级机关领导下的工厂企业的统一领导机关,由厂长担任主席。职工代表会议在工厂管理委员会领导下、传达和讨论工厂的决定,生产计划和经验总结,以便更多地吸收群众的建议和批评。1948年8月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总结解放区工厂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工厂企业化、管理民主化的原则。大会决议规定:在各工厂企业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讨论并决定有关工厂或企业管理和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在五百人以上的大工厂,由各部门职工代表组成工厂代表会议。1949年5月华北解放区首先召开了第一届职工代表会议,做出了《关于在国营工厂企业中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与职工代表会议的决定》,制定了《关于在国营、公营工厂企业中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与工厂职工代表会议的实施条例》,由华北人民政府公布实行。为了推动工厂管理民主化,1950年2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向全国发出《关于国营公营工厂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的指示》指出,企业要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实行工厂管理民主化,使工人亲身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而改变劳动态度,发挥其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民主管理方面,实行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制度,比“三人团”和职工大会,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发展。一方面职工群众有自己选出的代表直接参加工厂管理委员会对企业进行领导;另一方面有了职工代表会议这种新的组织形式。

工厂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内部设立的协助行政领导经营管理决策的机构。早在1934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颁布的《苏维埃国有工厂管理条例》就规定,在国有工厂中设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建国后,工厂管理委员会制度在企业中得到普遍推行。工厂管理委员会由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和由全体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相当于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一的职工代表组成。主要任务是: 制定各种生产经营计划; 设置和调整管理机构; 建立、修改和废除规章制度。管理委员会的决议,以厂长命令的形式发布。

工厂管理委员会

工厂管理委员会

我国建国前后在国营、公营工厂企业中建立的一种民主管理制度。由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有关负责人及职工代表组成。厂长任主任。其任务是根据上级领导机关规定的生产计划及指示,结合本厂实际,讨论、决定企业生产计划、劳动组织、人事任免、工资福利、管理制度等重大问题。该制度始于1946年5月 《中共中央关于工矿企业政策的指示》 的颁布。1948年9月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定》给予了重新肯定。1950年开始在国营工业企业普遍实行这一制度。后因各种原因在一段时间里“工厂管理委员会”又在各企业中消失。1978年以来,一些企业又逐渐恢复了“工厂管理委员会”。1986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规定了企业要设立管理委员会。

☚ 职工代表大会   领导科学 ☛

工厂管理委员会

factory management committe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