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qiàn植物名。其實稱芡實,又稱鷄頭米,可供食用或入藥。張衡《東京賦》:“戲鼈蜃與龜魚,供蝸螷與菱芡。” 芡读音q·ian(ˋ),为i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巨险切,上,琰韵。 ❶也叫“鸡头”,是一种一年生的水草。全株有刺,叶浮水面圆形似荷叶。 上一条: 欠 下一条: 歉 芡tɕ‘i 44做菜烧汤时芡粉勾对: 在蛋汤里打~。《说文》: “芡,鸡头也,从草,欠声。” 张舜徽云: “芡亦一年生水草,花茎及叶皆有刺。叶似莲叶,夏白花梗出水面,顶生一花,色紫,昼开暮合,花后结刺球,内含圆子数十,曰芡实,其仁可食。所以又名鸡头者,盖以刺球有似于鸟头之多毛前锐耳。” 芡实做粉用来勾汁,故曰芡,今多用马铃薯淀粉勾芡。 芡kieng213[k′iεŋ]勾芡,在烹饪时加入淀粉或蛋使汤汁浓稠 ⊳等汤滚慢介~里去(等汤烧开之后再勾芡)。 芡qiè <绥德>从洋芋、绿豆等中提取出来的淀粉。 芡ㄑㄧㄢˋqiàn二2465①名水生植物名。古方言。《方言》第三:「䓈、~,鸡头也。北燕谓之䓈,青、徐、淮、泗之间谓之~,南楚江、湘之间谓之鸡头。」②名芡粉。⑴中原官话。河南原阳、渑池、兰考、虞城、鲁山。青海西宁。陕西商县:菜里再勾些~。⑵晋语。内蒙临河〖 〗。河南新乡、安阳延津、获嘉、沁阳。陕西北部。   芡qiàn❶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刺,叶大而圆,浮在水面上,开紫色花,花托形状像鸡头,种子叫芡实或鸡头米,可以吃,也可做药材。 ❷用芡实粉或其他淀粉调成的稠汁,做菜做汤时使用 △ 勾~。 芡❶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中,茎叶都有刺。种仁可食,也可制淀粉。也叫“鸡头”:~实︱~粉。 ❷做菜时用淀粉调成的浓汁:沟~。 芡qiàn❶ 一种生长在水里的植物,种子可食用。 【提示】又称“鸡头”、“老鸡头”。 ❷ 烹调菜肴时,用芡粉或淀粉调和成的汁:芡汁│勾芡。 芡雞頭也。《周禮·天官·籩人》: “加籩之實,蔆芡、栗、脯。” 鄭玄注: “芡,雞頭也。”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其他 > 芡 芡 qiàn 亦稱“雞頭”、“雞𢋊”、“䓈”、“鴈頭”、“烏頭”。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葉大如荷,皺而有刺。其葉俗稱雞頭盤,其莖長至丈余,中亦有孔有絲。莖嫩者名蒍蒍,亦名䓈菜,可供蔬食。莖上五六月開紫花,花苞形似雞冠,因稱雞頭。種子名芡實,若石榴嵌置雞頭内,皮青黑,肉白色,供食用,亦可入藥。《吕氏春秋·恃君》:“夏日則食菱芡。”《莊子·徐无鬼》:“藥也,其實,堇也,桔梗也,雞𢋊也,豕零也,是時爲帝者也,何可勝言。”王先謙集解引司馬云:“〔雞𢋊〕,即雞頭,一名芡。”《方言》第三:“䓈,芡,雞頭也。北燕謂之䓈;青徐淮泗之間謂之芡;南楚江湘之間謂之雞頭,或謂之鴈頭,或謂之烏頭。”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六·芡實》。 
芡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果 > 雞頭 > 芡 芡 qiàn 芡*qiànDCCD ❶植物名。又称“鸡头”。一年生草本,生于水池中。叶圆形,浮于水面,全株有刺,夏季开紫色花。种子球形,即芡实,可食用,也可入药。 ❷做菜时用芡粉(芡实粉或其他淀粉)调成的汁:勾~。 芡cordon euryale睡莲科(Nymphaea-ceae)芡属中的栽培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作一年生栽培。学名Euryale ferox Salisb.,别名鸡头、水底黄蜂,古名卵菱。染色体数2n=2x=58。食用成熟种子的种仁,称芡米。每100克鲜种仁约含水分63.4克、蛋白质4.4克、碳水化合物32克、磷110毫克及少量维生素,可生食或加糖煮食。每100克干种仁含蛋白质9.8~11.8克、碳水化合物75克左右、磷86~264毫克,可作菜作汤料。茎、根富含淀粉,可作饲料、绿肥。干种仁、茎、根均可入药,有健脾等功效。 原产东南亚。中国自古栽培,在《周礼·天官》中叫菠芡。宋代广东肇庆种植芡,称“肇实”。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多分布于湖泊、池塘、滩地。以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省栽培面积大。 植物学性状 须根长达90~120厘米。茎短缩,组织呈海绵状。叶着生在短缩茎上,初生叶线状,以后为箭形,随幼苗发育逐渐过渡为圆形叶,直径6~9厘米。长成的圆形叶直径约为35厘米。叶柄细弱,不能直立,漂浮水面。分无刺变种和有刺变种。前者为栽培种,称南芡,叶面绿色无刺,具光泽,偶有瘤状突起,叶背紫红,网状脉突起,着生尖硬的刺; 后者为野生种,称北芡,叶面、叶背和叶柄都有刺。

芡 芡叶脉内有空气通道,连接叶柄和地下根茎,行气体交换。植株具5~6片圆叶时开花、结实。花梗从短缩茎的苞叶中抽出,花紫或白色,萼片4,花瓣24;雄蕊与内层瓣基部相连,柱头圆盘状;子房下位,14~18室。每株先后开花18~20朵。每株长10多片大叶,当果实成熟时新叶片停止抽生,老叶陆续枯黄,最后保持4~5枚。果实圆球形或长圆形,顶端有宿存突出的花萼,形似鸡头。北芡果实着生密刺; 南芡无刺而密被绒毛,果实比北芡大,果皮薄,种子粒大。嫩果果柄较硬,成熟时果柄、果壳变软。含种子160~200粒,种子圆形,外有薄膜状的假种皮,有红色斑纹,种壳厚而硬,嫩时桔红色,质松易碎,成熟时棕红至黑褐色,坚硬难碎。种子直径1~1.5厘米,种仁白色。 生长发育 芡的生育周期约180~200天。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❶发芽期:种子发芽始温15℃,经15~20天长成具有箭形叶的小苗。种子覆土不宜过深,保持田间水层1.5厘米左右。 ❷幼苗期: 从箭形叶过渡到有刺的圆形叶。适温20~28℃,田间水层加深至30厘米,逐步增施肥料和注意防除杂草。 ❸旺盛生长期: 绿叶面积迅速增大,根系生长旺盛。要求气温稍高,肥水充足。水层30~60厘米。注意防虫害和追肥,勿使水层淹没植株,以免影响开花结果。 ❹开花结果期: 植株停止抽生新叶,花梗抽出,开花后花器官弯入水中发育果实。适温25~30℃,低于15℃种子不能完全成熟。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可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一般在4月上旬前后。播前浸种,撒播于平整的塘或湖泊泥面上,再灌进浅水。育苗移栽时,种子需浸种催芽。幼苗具2~3枚小叶时行假植,4枚圆叶,叶面直径20~25厘米时定植。定植以泥盖过根部为宜。早熟种每亩栽150株左右,晚熟种100~120株。定植后保持水层深6~10厘米,以后逐步加深至30厘米。 施肥以基肥为主,根据植株的生长势决定追肥量:叶片大而厚,颜色深绿,有水泡状突起者表示肥料过多,应控制施肥; 新叶皱纹密,不开展者为缺肥,应及时追肥。 采收分一次采收和多次采收两种。有刺种一般在果实成熟盛期一次采收,无刺种可多次采收。果柄变软、果实显红色而光滑是成熟标志,采收种子费时费工,但芡米质量高。留种者,一般在第3至第4次采收时,选充分成熟、充实、大小适中的柿形果实留种。收后装入蒲包,在水下贮存。芡gordon euryaleEuryale ferox Salisb.,又称鸡头、水底黄蜂、卵菱。睡莲科,芡属。原产东南亚,中国自古栽培。多年生草本。须根系。茎短缩,组织呈海绵状。叶生于短缩茎上,叶由线状、箭形过渡到圆叶;叶柄细弱。花梗从苞叶中抽出,花紫色或白色。浆果球形或长圆形,形似鸡头。分为无刺和有刺两种。无刺种即栽培种,称南芡,果实大、皮脆、种子大;有刺种即野生种,称北芡。果实小、皮厚,种子小。每果含种子多粒,种子近圆形。2n=2x=58。喜温暖水温,不耐干旱和霜冻。用种子繁殖,春季直播或育苗移栽,秋季收获。一般有刺种一次采收,无刺种多次采收。成熟的果实留种,装入蒲包,在水下贮存。食用的种仁,称芡米。可生食、加糖煮食或作菜、作汤料。茎、根富含淀粉。种仁、茎、根入药,有健脾等功效。 
芡 芡qiàn ❶ {植} (草本植物) Gorgon euryale ❷ (做菜时用芡粉调成的汁) sauce made of the seed powder of Gorgon euryale or starch ◆芡粉 the seed powder of Gorgon euryale; any starch used in cooking; 芡实 Gorgon fruit; {中药} Semen Euryales; Gorgon euryale seed 芡dressing △芡qiàn7画 艹部 (1) 水生草本植物,又名鸡头。种子为球形,供食用,又可入药。 (2) 做菜时用芡粉(芡实粉或其他淀粉)调成的汁: 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