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房明刘宗弼、清毕沅室名。崆峒,山名。所在非一。元刘勋《隐居通义·骈俪三》:“崆峒对耸,章贡交流。”明王祎为刘宗弼作《崆峒山房记》:“崆峒山在赣郡城南二十里,按《寰宇记》一名崆山……虽名崆山,而出物倍他山也……刘君宗弼世家郡城西十里,其曾大父苍崖先生,乃迁城中孝义里,尝建精舍曰‘登云’,聚书其中,集师友与子弟而讲学焉。逮其大父伯父皆世以儒学名。至宗弼益以其学自奋,擢至正辛卯进士第,有元赣人之第进士,实自宗弼始。宗弼之居,南望崆峒,近在目睫,故读书之室因名曰‘崆峒山房’。及出而仕……所至即以向之名书室者为所居之扁焉,曰:‘吾以志乡土之思也。’”(见《王忠文集》卷一一) [附目]金杨世昌、明傅涛并作有《崆峒问道图》。 毕沅1730—1797字纕蘅,一字秋帆,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县)人。清代学者。乾隆二十五年进士,累官至湖广总督,卒于任所。著有《经训堂诗文集》(或称《灵岩山人诗文集》)。另有《续资治通鉴》等。 索引:毕沅,纕蘅、秋帆,灵岩山人、弇山;经训堂、灵岩山馆、崆峒山房、终南仙馆、嵩阳吟馆、听雨楼、丛桂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