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岳石文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岳石文化 岳石文化我国夏代至早商时期的文化。因最先发现于山东省平度市东岳石村而得名。分布于山东全境和苏北地区。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工具主要是石器,半月形双孔石刀、带亚腰及竖向浅凹槽的石斧和三面或四面有刃的方孔石器,极有特点。青铜器出现,但只是锥、镞等小件器物。制陶器极为发达,较大型的甗、罐等器具用夹砂陶制成,泥质陶有尊形器、罐、盆、豆等。具有特点的陶器有尊簋形器、甗豆等。纹饰简单,流行弦纹和突棱,磨光黑皮陶上的多色云纹彩绘别具一格。这一文化的创造者是东方古代夷族人。它继承了山东龙山文化的一些因素。也有人称之为尹家城第二期文化。 ☚ 知识价值论 贫困文化 ☛ 岳石文化黄河下游地区东夷青铜文化。因1960年首次发掘于山东省平度市东岳石村而得名。其分布范围东至海滨,北到胶济线附近,南达苏北,西抵山东菏泽,河南杞县、鹿邑一线,大体包括今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和苏皖北部、豫东地区。主要遗址有山东省牟平照格庄、青州市郝家庄、泗水尹家城、菏泽市安邱堌堆和河南省杞县鹿台岗、夏邑清凉山、鹿邑栾台以及江苏省赣榆县下庙墩等。其年代晚于山东龙山文化而早于二里岗期商文化上层,约在前2000年~前1600年之间,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年代相当。 岳石文化 岳石文化夏代山东地区的考古文化。因平度县岳石遗址得名。196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在东岳石遗址发掘时,发现了一种不同于山东龙山文化的遗存,由于材料贫乏,当时未能从龙山文化中区别出来。后来,具有同类遗存的遗址不断发现,牟平照格庄遗址、青州郝家庄遗址、泗水尹家城遗址的发掘,均获得了比较丰富的材料,表明此类遗存具有完全不同于山东龙山文化的特征,岳石文化的命名遂即确立。岳石文化的分布以山东省为中心,南面包括江苏淮北地区,东北到达辽东半岛大连周围,西北进入河北南部,与山东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经过科学发掘的主要遗址有照格庄、郝家庄、尹家城和菏泽安丘堌堆等。后两者的地层资料证明,岳石文化处于龙山文化与早商文化二里岗上层之间。根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在公元前1900年——前1600年,处于传说的夏代纪年之内,与地层资料相符。岳石文化拥有一批独具特征的陶器。其陶系主要有夹砂褐陶和泥质黑灰陶两大类。前者陶色不纯,火候低,质软易碎。岳石文化的陶器器胎厚重,器表多素面磨光,常见纹饰有附加堆纹和弦纹,有一些刻划纹、压印纹和彩绘。夹砂陶器表面常有细道刮抹痕,泥质陶器常饰凸棱。主要器形有甗、中口罐、大口罐、尊形器、榫口鼓腹罐、舌状足三足罐、浅盘豆、碗形豆、锥足罐形鼎、矮足小鼎、舟形器、蘑菇形钮器盖、盒、折肩罐、卷沿鼓腹盆、高卷足簋等,除后两种器形外均为其它文化所不见或少见。岳石文化的石器有扁平石铲、半月形双孔石刀、斧、锛、镰、䦆等。 扁平石铲、半月形双孔石刀是岳石文化普遍使用的带特征性的石器,有一种方孔石钁也很有特色。岳石文化的房子、墓葬等遗存,目前发现很少,详细情况还不清楚。岳石文化发现了锥、镞、小刀、器片等青铜小件,是早期的青铜文化。根据岳石文化陶器的发展演变,学术界把岳石文化分为四期:第一期的年代大约相当于先商文化漳河型的早期;第二期约相当于先商文化漳河型晚期偏早阶段;第三期相当于先商文化晚期偏晚阶段;第四期相当于夏商之际,可能已跨入早商文化二里岗下层阶段。岳石文化的下限可能超过了夏代。不同地区的岳石文化存在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地方类型。有人把岳石文化分为五个类型:即鲁西南类型、尹家城类型、郝家庄类型、照格庄类型和苏北类型。岳石文化在形成自己特征的过程中,继承了山东龙山文化的一些因素,也吸收了先商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湖熟文化的某些因素,同时给予先商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湖熟文化以一定的影响。岳石文化是夏代夷人的文化,它的发现揭开了研究夏代东方、夷夏关系、夷商关系和山东地区文化史新的一页。 ☚ 邾国故城 岳寺李遗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